Covid-19病毒冲击就业前景 强国内现金短缺的群体寻求更多债务

当前国内的消费贷款需求正在回升,尤其是在较不富裕的人群中,这凸显出一个群体,有人说这个群体可能需要在冠状病毒引发的经济低迷期间获得更多支持。


Covid-19病毒冲击就业前景 强国内现金短缺的群体寻求更多债务


这种疾病的官方名称为Covid-19,于去年年底在中国城市武汉出现。该病毒已在全球迅速传播,导致超过18.3万人死亡,其中包括中国的4600多人。

虽然冠状病毒在中国的爆发已经陷入停滞,但中国仍在努力从持续数周的国内和出口市场关闭带来的经济冲击中恢复过来。

官方和第三方数据显示,中国最贫困的家庭受到的冲击最大。今年第一季度,农村地区的房价涨幅高于城市。但随着必需品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上升,支出下降的幅度较小。对于仍有工作的农民工来说,他们的平均月薪下降了近8%,降至525美元左右。经济学家估计,到3月底,仍有数千万人没有重返工作岗位。

经济压力导致了对贷款的更大需求,尽管人们能否真正获得贷款还不太清楚。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他们这样做,风险水平将会上升。

今年第一季度对中国家庭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年收入在5万元(合7142美元)以下的最贫困家庭的消费贷款需求最高。西南财经大学(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研究中心(Survey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Household Finance)的最新报告显示,相应的指数从去年第四季度的100跃升至110.5。

这项研究是在2月21日至3月10日,也就是病毒在中国传播的末期进行的,通过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Ant Financial)运营的移动支付应用支付宝(Alipay)对30,688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

最贫困的地区也面临着最大的贷款挑战,该指数为90.5,低于前一季度的100。调查显示,受访者越富有,获得贷款的能力就越强,对于年收入30万元(合42,857美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来说,获得贷款比贷款需求更容易。

另一项针对中国年轻消费者的研究发现,在冠状病毒爆发后,近三分之二的人对使用信用卡和分期付款购物计划进行支付感到更加积极。据乐新金融科技称,受访者认为信用产品是抵消流感对个人财务影响的一种有效方式。乐新金融科技的分期付款购物网站开展了这项调查。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大中华区数字金融服务研究主管、分析师刘伯博(Liu孟)表示,冠状病毒正在改变支付方式。他指出,由于预算压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可能会使用金融科技产品“现在购买,以后付款”。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它们必须考虑向那些需要贷款的人发放更多贷款的更高风险。

咨询公司奥纬咨询(Oliver Wyman)金融与风险及公共政策实务部门负责人钱航(Hang Qian,音译)说,由于不确定性增加,财务状况较好的消费者目前会减少借款,而对于财务状况较差的消费者而言,消费在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会更高。他预计,对于那些信贷水平较低的银行而言,不良贷款的增长速度将更快。

要求定向支付

鉴于未满足需求的规模,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表示,有关部门应实施有针对性的现金支付。上周末,由知名经济学家和金融领袖组成的“中国金融40人论坛”(China Finance 40 Forum)发表了一篇文章,建议财政部为因新冠而无法恢复工作的家庭提供3个月的现金补贴。文章说,补贴的数额将取决于家庭中老人和儿童的数量。

得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甘犁周二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如果中央政府不加大经济刺激力度,中国今年的消费可能会下降11%。这是基于对消费者支出预期的调查。

他说:“低收入家庭受到的影响最大。”“基于此,我们认为中国需要一个大规模的,基本的转移政策,或补贴政策,针对相对贫穷的人群。”

甘的建议是扩大现有的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以为人的补贴,使其覆盖那些月收入低于5000元(714美元)的人。他的计算表明,对于符合条件的家庭(占中国家庭的60%以上),大约10%的税收减免将花费至少7000亿元人民币(1000亿美元)。这将刺激至少5000亿元(714亿美元)的消费,最终预计将为GDP增长贡献1个百分点

中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没有立即回应CNBC的置评请求。

消费是冰冻的

迄今为止,中国一直拒绝向其14亿公民发放现金,这与美国和香港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些人预测,中国人会倾向于把这些钱存起来,而不是花掉。

根据Gan的数据,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的储蓄率为37.1%,而农民工的储蓄率为30.2%,农村居民的储蓄率更低,为22.5%。他说,他的分析显示,不太富裕的人会比富裕的人花更多的钱。

中央政府的政策重点是通过降低利率、税收和社会保险缴款来支持企业和防止裁员。过去几周,许多地方政府也发放了消费券,试图刺激消费。

然而,整体效果还有待观察。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周二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上周消费者行为没有改善,因为社交活动和可自由支配的消费依然低迷。”

中国政策科学学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上周早些时候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现金不应直接发放给失业人员和贫困家庭等关键群体,而不应发放代金券或地毯式支出。他还说,即使降低了融资成本,金融机构也不会盲目地向那些被认为风险更大的借款人发放贷款。

分发现金将会给已经不堪重负的政府金库增加压力。据万得金融信息数据库(Wind Financial Information database)提供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政府收入下降14.3%,而迄今为止报告的16个省市均出现了收入下降。北京的收入下降了11%。

小企业需要顾客

但据一些经济学家说,就目前而言,在病毒迫使中国大部分地区暂时关闭的大约三个月后,加大提振个人消费的力度可能会对整体经济产生更大的帮助。

北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刘向东上周早些时候接受采访时说,如果4月份消费不能恢复,那么小企业可能会破产。这是根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对他普通话讲话的翻译。

他指出,现在的问题不一定是能否获得资金,而是对未来需求的预期。“一些公司不愿意继续运营,因为如果他们继续运营,就会赔钱。”

由于冠状病毒的传播迫使人们呆在室内,第一季度的零售额下降了19%。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的降幅收窄至15.8%。

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首席研究员宗亮在数据公布前接受采访时说,他预计消费将在未来几周反弹,尤其是在5月1日开始的为期五天的劳动节前后。

他说,第二季度消费者贷款也将出现非常迅速的增长。他说,消费需求的增加将有助于挣扎中的中小企业,如果它们能再坚持一段时间的话。

中国人民银行4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个人消费贷款增加了6094亿元(约合870亿美元),2月份则罕见地净减少了3430亿元。央行表示,3月份新增贷款中,住房抵押贷款略多于一半,消费贷款为2,6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6%。

中国央行统计部门负责人阮建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可以看出,3月份个人消费贷款出现了相当明显的复苏。”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就贷款的人口统计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但中国央行没有回应。

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副经济学家吴天军表示:“一般来说,银行的消费贷款不适合穷人,因为他们的信用评级相当低。”“穷人通常从(个人对个人(p2p)借贷平台)或家庭成员那里获得消费贷款,这并不包括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月度报告中。然而,P2P和家庭借贷的规模仍是未知的,因为没有多少可信的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