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准备评判或讨论教育时,请先了解: 学生想什么!

学生想什么

当你准备评判或讨论教育时,请先了解: 学生想什么!

让我们先看几个调查吧:

2005年5月28日,中国新闻网上公布“中学生心中十大英雄”是毛泽东、父母、周恩来、雷锋、刘翔、成龙、任长霞、刘胡兰、董存瑞、杨利伟。

据《华商报》报道,共青团西安市委学校与少年工作不久前对西安市13个区县,39所中学(含中专、中技)195个班初一至高三的中学,就思想学习、消费、情感、家庭伦理等方面做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显示,西安市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偏低,许多中学生的价值取向明显具有讲求“实用”,讲求回报的功利化倾向,在“努力学习主要是为了什么?”问题中,被调查者在4个备选答案中,回答“实现自我价值”和“考一个好大学”的分别占了40、4%和32、55%,只有19、31%的人认同“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被调查者对“如果有人在大街上需要救助,你会怎样?”回答中,有高达21、64%的人选择了“与自己无关”和“心里同情但自己不要去”。

2005年12月,某市第70中学的高一(8)班的43名学生制作了500份调查问卷,对如何看待“天下兴旺,匹夫有责”这个问题,有30名认为国家观念可淡化,136名认为个人自由无须强求,229名认为应该热爱国家,只有105名学生认为热爱祖国是基本的道德准则。(2006年1月23日中青报)

某位教师对他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主动帮助干家务的仅占15%,去商店要大人陪同者占45%,乘车主动让座者占18%;57%的学生对自己在学校、家庭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地位、责任很不明确。

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竟然有8、75%的学生认为:对社会对他人的奉献只是一种手段,索取是真正的目的;48、8%的学生认为生活第一需要是金钱;59、18%的学生主张择业首要考虑的因素是经济收入。

06年3月3日《参考消息》上《四国高中生学生态度调查》结果是“中美韩学生关心未来,日本学生重视现在。”美中韩学生希望成为“学习好的学生”的意识较强,而日本高中生最向往的是成为“班级里最受欢迎的人”。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的重要事情是搞好学习的,在中国学生中占75、8%,在美国学生中占74、3%,在韩国学生中占73、8%,而在日本学生中则只占33、2%。回答“希望升入理想大学”的韩国学生占78、0%,中国学生占76、4%,美国学生占53、8%,而日本学生只占29、3%,对于“是否愿意为升入大学而努力学习”这个问题,64、1%的中国学生、61、2%的韩国学生、30、2%的美国学生回答说“非常愿意”,但只有25、8%的日本学生这样回答。对于“希望成为哪类学生”的问题,美中韩学生回答“希望成为学习好的学生”的比例为67、4%至83、3%,而48、4%的日本学生回答“希望成为班级里最受欢迎的人”。调查结果显示,日本高中生最关心的依次为漫画和电视剧等、大众文化、手机和短信、时尚和购物等。50%左右的美中韩学生表示关心家人,而日本学生的这一比例只有32、4%。

以上这几个调查比较一下,不禁有几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其一、“学生心目中的十大英雄”是毛泽东、父母、周恩来、雷锋、刘翔、成龙、任长霞、刘胡兰、董存瑞、杨利伟,但另一方面的调查却显示学生的责任意识偏低,爱国意识薄弱,但是学生心目中的英雄中哪个不是责任感强,有强烈的爱国意识的呢?这一点说明了什么?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其二、中美韩日四国高中生学习态度调查,我们中国的学生着眼于未来,但同时又有调查说学生讲求“实用”,功利化倾向严重,这不也是一个矛盾吗?日本学生重视现在,认为“即使学习好也不见得有好的未来”,那可否说中国学生关心未来,认为学习好才会有很好的未来呢?

其三、无论是在“学生心目中的十大英雄”中还是在学生最关心的对象上,父母均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这一点又说明了什么呢?但同时青少年犯罪愈来愈严重,其中不乏对自己亲人的犯罪,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为什么要伤害自己最关心的父母呢?

宁夏一个13岁的女孩子因为担心要交10万元择校费而服毒自杀身亡。在她给父母的短短的100多字的遗书里,“我是个差生”“我死了可以帮您节省10万元”这些字眼难道仅是在告诉我们她的心理素质差吗?

社会各界大多认为大学生自杀是因为缺少责任感,而事实上更多的是因为缺少爱、缺少关心,一个人如果内心当中感觉不到丝毫关心和爱,对他要求责任是不是很可笑?人的责任感是怎么来的?

1996年3月,大三下学期开学的第一天,22岁的他服药自杀了,他的遗书中这样写道:“我的死跟任何人没有关系,这是我自己的决定,人没有选择生的权利,但可以选择死。而我选择了它,选择了死亡……”他为什么选择死亡?没有人知道,人们只知道他是个优秀的学生孝顺的儿子。

我们是如何看待的呢?

记得曾在《读者》上读过一篇文章,一位富翁死后留给家里很多钱。女儿在上大学觉得应给自己上学用,儿子在和人合伙做生意,缺少资金,需要这笔钱,母亲也有其想法,但最后还是决定给儿子用了。结果儿子的合伙人得了钱之后失踪了,儿子被骗。女儿知道后对哥哥气极了,不停地指责哥哥,母亲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对女儿说:“孩子,无论你哥做错了什么,他始终是你哥哥。”母亲的言外之意也是在告诉女儿真情远比钱财更值得珍惜,如今我们对学生的态度,不也应该如此吗?像女儿那样是因为真正关心哥哥吗?

一直以来,无论是教育者还是父母均对学生上网持否定态度,但是他们对学生为什么上网吧却知之甚少,把自己对学生不放心表现为对学生的关心,而这种关心客观上也加剧了学生向其所担心的方向发展的速度。

我们看一看学生对网吧的描述:“可以释放自己内心的孤独,能够使自己内心舒畅(如果生活学习中学生真正被从内心上给予关心,学生还需要在网上寻找吗?);可以交很多朋友,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如果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学生能正常的人际交往及正常的身心需要能够满足,还需要借助网络吗?);可以最先了解最新的消息;可以与好朋友保持联系;……”。在老师们的调查中,75%以上的孩子们都给了网吧完全正面的评价,也有孩子认为上网有利有弊。

因为我们对现实社会的恐惧,我们认为学生小,对社会知之甚少,所以对学生不放心,把自己的忧虑转换给学生。所以在我们关心学生的人眼中,学生自身的东西也就不存在了,我们对学生的关心是建立在我们对学生自身的所思所想一无所知的基础之上的,即便是知道一些,也不是站在理解和接受的一面看,而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他的所思所想是错误的,不可取,而自己是为他好,自己才能为他负责,应该听自己的放弃他自己所思所想的。

无论是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在思想感情上,学生接受的是对自己的无能和软弱的教育,也即是让自己承认自己是错误的,自己的思考和决定是不可行的,是不利于自身成长与发展的,所以学生应相信他之外的人,比如父母、教师等等,尤其是知识。

一直以来我们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教育对学生内心挫败感的建造,所以学生越没问题,就意味着学生越软弱,而不是相反。我们害怕问题,是因为我们都没把问题当成是了解事实的机会,而宁愿维护自欺欺人的“无问题”场面。

学生的成长是学生丧失自己的过程,也是学生把弱当成强去看待的过程。

学生自出生以后就被身边人以成年人的标准要求、看待,尤其是父母只允许学生按其自己意愿去做自己认为可以做的事,否则父母就会生气,所以自小学生的挫败感就已经有基础了。

上学以后,老师更是加剧了挫败感,因为一进入学校,学生自己被塑造的千篇一律,只允许顺从,不允许有不同意见,老师怎么安排,学生就要怎么做。学生对自己负责就表现为对老师负责,所以学生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不允许的,只能想老师让他想的东西,只能做老师让他做的事,其他的都是被批判和指责的,是不正确的。

在学校,最常见的是老师高高在上,学生低低在下。老师说一就要是一,那些坚持自己独自思考的学生在班里也是很难立足的。

高一诗歌鉴赏,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意象。记得一语文老师按照教案讲了《篱笆那边》之后,有几个学生举手站起,教师同意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的理解,每个人说的都与老师所讲的不同,但是老师听了以后,直接说他们想的是错误的,老师讲的才是正确的,但又讲不出学生错在哪儿,并且这也违背了朦胧诗的鉴赏意义性的特点。

这样学生以后还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吗?学生以后认为自己想的都是不正确的,那学生还会为自己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而高兴吗?这也是学生烦恼的一个根源。学生一旦有自己的想法就认为自己不好进而自己责怪自己。

学生看到家里有事,无法安心学习,总想为家里做点什么,于是学生向自己的父母说了,父母不告诉他家里发生什么事了,并且认为他是学生对解决事情没帮助,所以不让他过问家里的事。

这看似是对学生的关心,实际上都是在戗害学生。

首先让学生知道自己什么都是不能做的,除了学习自己什么都不行;另外,学生只应该学习,其他什么事都不应过问;其三、家里为了自己好不让我过问,我如果学习不好怎对得起家里等等。之后社会上说学生没责任心、缺乏爱心,从此看也不是偶然的。就是因为学生太有爱心了,才有了以后让人们认为没爱心;就是因为学生的责任心太强,才使学生以后的责任心变弱了,而这个结果是以学生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无奈为前提的。

有一位班主任让学生写周记,写学生自己心事等等。一开始学生把自己内心所思所想写出来了,结果写出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一个个被叫进办公室,被教育,结果以后的周记,学生都没有问题了,班主任认为是自己的教育见效了。而事实上,是班主任已经让周记成为形式,成为学生要应付的一个任务。

有一学生遇到一题不会做去问老师,教师一看题目第一句就是“这题很简单啊,你真的不会做?好,那我来给你讲!……”。

其他不用多说,这是教育中很常见的情形,我们也都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就是帮学生解决问题吗?事实上都不是像我们所想的这么简单。

首先,“这题很简单”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这么简单的题人人都会做,而实际上学生之所以来问并不是因为简单,而是因为难,这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心理?原来我连这么简单的都不会,我实在是太笨了,时间若久了,学生就会在内心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并且如果老师的态度不好的话,他以后不会再敢问他人问题了,这等于是让学生承认自己无能,加重学生的自卑心理。

其次、“你真的不会吗?”言外之意是你应该会做的,怎么还来问。这等于是在怀疑学生,好像学生来问是故意似的,这句话比上句话对学生的伤害更大,因为它直接是对学生的怀疑,是对学生的不信任,这是对学生人格的否定。所以等于是对学生自身的怀疑和否定。这种伤害只有学生自己心理才知道,并且还无法向他人说,因为老师讲的是事实,自己的确是不会吗。

最后,“好,那我来给你讲”,经前面一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是在什么前提下老师才为学生解答的,让学生承认自己无助,无能为力,对自己产生否定,然后再给学生讲,这就是说学生不能相信自己,而应相信老师,因为只有老师才能帮助他解决他不会的问题。

由上可见,学生的学习问题在现实的生活、学习中并不是简单的学习问题本身它关于学生自身的尊严、以及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等等。由于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本身才使学生受到的身心双重伤害及学生内心遭受的折磨长期以来被忽略掉了。

因此学生要不想让自己这么痛苦,只有一方面放弃自己,按外在的要求要求自己,不管它是否适合自己,另一方面,放弃自己所思所想,只是为了能活着,向外寻求内心的安稳与快乐。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命运!这句话对学生更是适合,放弃了自己的思路,本以为能走出他人所以为的出路,结果是自己没有出路,同样关心自己的人忽略的细节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

因此,学生想什么也就不言而喻,学生想的为不是自己的自己,因为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成为自己,而自己的不是自己也将要学生自己承担,先是承受自己内心的折磨,后是承受外在的批评、指责等等。

学生想什么?学生已不敢想了,因此学生敢随便想。

不敢想,是因为学生不能有自己的所思所想。

敢随便想,是因只要不是自己的所思所想,其他的都可以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