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當基層的領路人

戰“疫”興村 盡顯英雄本色

文 / 芳 原


翁牛特旗紫城街道的北門外村,是一個土地肥沃、歷史悠久的城郊村,這裡緊鄰繁華的城區,交通便利,農副產業發達,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生態宜居村。在這次疫情狙擊戰中,全體村民在村黨支部書記王奇、村委會主任胡秀民的帶領下,同心抗“疫”共守家園,那種高度服從的精神,體現著超強的凝聚力。難能可貴的集體觀念,為北門外村譜寫出抗“疫”的讚歌。今天在這裡,咱們就來說說這兩名令村民折服的 “村官”

一、 守土有責

甘當基層的領路人


突如其來的疫情,驅散了節日的氣氛。全國各地,幾乎在同一時間,拉響了疫情防抗的警報。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下午,村黨支部書記王奇和村主任胡秀民緊急的組織召開了村委會班子成員及黨組成員擴大會議,會議上,王奇書記向大家通報了全國疫情防控的形勢。宣讀了旗委、旗政府《關於嚴格做好新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並解讀了文件的指示精神。並就紫城街道黨工委街道辦《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告》的文件精神,向大家做了充分的說明,讓大家進一步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胡秀民主任在會上給大家做了動員講話,分析當前村裡的形勢,議定封閉管理的方案。同時為大家細化了具體分工。自那時起,他倆就好似《封神榜》裡的哼哈二將,率領黨員、幹部和群眾志願者,衝上疫情防控的前線,擔起了守鄉護土的重任。嚴峻的疫情,每天都在更新的病情數據,都在無情地消耗著人們的心理承受。每一位村民都在為終日值守在外面的他們揪著心,同時也被他們那種臨危不懼、堅守崗位的精神深深的感動著。他們叮囑村民都不要外出,安居家中躲避風險。自己卻奔走在村裡巡視檢查,宣傳督導,摸底排查。他們雖然沒有超強的體魄,卻有著勇敢的擔當,在大災大難面前,舍小家為大家,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用實際行動,展現著新時代農村黨員幹部的精神風貌。

二、守土盡責

甘當基層的領路人


“在這次疫情防控戰中,大家要用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完成自己的每一項工作任務,一定要把各自分包的片區管嚴、管好、管緊、管細。必須把外出返鄉人員的排查工作做到家、做到位,要組不漏戶、戶不漏人,詳細的登記造冊,最後彙總我這裡簽字上報。”王奇書記每天都不厭其煩的明確著“兩委”班子的責任,把每一位責任人的防控任務跟進做細,使疫情防控工作得以穩步推進。非常的時期,重要的工作崗位,使他的活動範圍不斷擴大,接觸的人員在不斷的增多,他明白自己所要面臨的是一種怎樣的情況,為了不給家人帶來麻煩,更為了方便開展工作,他到村衛生室借來一張床,自己搬到村部來吃住,餓了吃碗泡麵,困了就睡一會,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勞累,完全是把自己豁出去了,全天候的巡崗查哨忙個不停。封閉的時間久了,一些不安分的村民就開始鬧情緒說閒話,個別防護意識差的村民甚至還想要聚眾玩牌、攢夥喝酒,走家串戶、聚堆嘮嗑的現象漸漸的有所抬頭,他稍有察覺,馬上調整了工作思路,通過掛宣傳條幅、立公告牌、人為喊話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並迅速啟用方便快捷的手機微信功能,組建村民工作群,大量輸送防控信息和防控常識,使村民們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在村民中樹立遵紀守法的先進典型,讓大家看到榜樣就在身邊,及時發揮正能量的作用,穩定了村民,凝聚了人心。

胡秀民主任更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全身心的投入在防控疫情的工作當中。親自帶隊排查湖北返鄉人員和密切接觸人員,走街串巷出門入戶,所經歷的風險自不必細說,就單單清理垃圾一項工作,就牽扯了他太多的精力。這次疫情分管的轄區面積大,居住人口較多分佈情況複雜,又是新春正月,致使生活垃圾的產生量非常大,剛清完最後一個垃圾存放點,第一個垃圾存放點就又該清理了,幾天就是一個輪迴。垃圾清理工作是防控中的重點項目,而且是又髒又累,潛在著太多的風險,安排別人去嗎?怎忍心讓他人去涉險呢。乾脆就自己帶著剷車前去清理,忙裡忙外的吃不好飯睡不好覺,認真細緻的清理,不放過任何一條街道,不遺漏任何一個死角,一天到晚是疲憊的不行,但是他毫無懈怠,毫無怨言。

要說王奇和胡秀民是工作中黃金搭檔,那真是一點都不為過,他倆的強強組合,無論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具體實施中還是脫貧攻堅戰役的日常工作中,都顯現出了絕對的優勢。

三、改變村貌

甘當基層的領路人


北門外村總土地面積是5080畝,其中耕地面積4000畝,全村常住人家是1389戶,總人數5588口,這裡村民的素質參差不齊,居住狀況比較紊亂。極少數人仍具有較重的小農經濟思想,圈街佔道的事情時有發生,且大多都屬於歷史遺留問題,成為歷屆村委會班子最不願意觸及的層面。王奇和胡秀民自接任那天起,就把這件事情放在工作的檯面上,醞釀著解決的方案,等候著解決的時機。

2016年,美麗鄉村建設在北門外村全面的鋪開了,修建圍牆翻修道路,正是整改圈街佔道的最佳時機,王書記緊抓機遇毫不鬆懈,率先突破了這個令歷屆班子頭疼的老大難。

“胡主任我倆首先從一條街道入手,先去違章擴建戶家裡思想工作,該說的話都給他說透了,多數人還是比較明事理的,自己主動的就拆除了。有少數無理取鬧的釘子戶,我們是堅決的予以拆除,也起到了懲前毖後的作用。勁是沒少費,氣也沒少生,但是成效顯著啊,我倆硬生生的拓寬取直了第一條街道。有了第一條道,其它的也就順理成章了,剩下的根本就沒用我們再動手,都很自覺的就拆除了,完成的非常痛快。”這是我們第一次去北門外採訪時,王書記和劉老師說過的一段話,言語中透著滿滿的欣慰感。

“拆除的都是違建嗎?有沒有不是違建的的?”劉老師問。

“有的,不能說沒有,但是為了道路取直,改變村容村貌,這是必須的,要是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不過工作一定要做到家的。”

“到最後徵地的時候,村裡也給他們做了相應的補償,怎麼也不能和違建的同等對待吧,畢竟大家都不容易,支持咱們的工作,咱再虧著人家咋也說不過去。”

在一年的時間裡,他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全村新修的水泥路面竟然多達38.8公里,先後拆除違章擴建的房屋20餘間,村裡所有的街巷都實施了全面整改,對庭院以外的廁所、圈棚進行了集中清理整治,使街巷的整體效果大有改觀。進一步實施拓展了綠化項目,為村內各主要通道、街巷栽種了大量的景觀樹木,有云衫樹、梧桐樹、楊柳樹、果樹等等。分區域建立了垃圾存放處,為淨化街道,美化居民生活環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興建了健身文化娛樂廣場5處,讓村民們歌有場、舞有地、活動有空間,大大的豐富了村民們的業餘文化生活,村民們提高了文化休養,也就轉變了社會榮辱觀,從此,北門外村多了歌舞聲,少了叫罵聲。

“你倆真可以說是珠聯璧合啊。”劉老師打趣的說。

“在工作中我倆真是這樣,優勢互補配合默契,這是必須的,農村工作嘛,既要維護好現有的成績,又要探索發展的出路,任重道遠啊。”王書記說完,把目光投向了遠方。

是啊,維護好所取得的成果,使其持久化、常態化。繼而不斷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和整體素質,真正做到脫貧興村,還要走一段很長的發展維穩之路啊。

四、扶貧興村

甘當基層的領路人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在全國範圍內不斷的推進,紫城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嚴格按照旗委、旗政府精準識別、脫貧攻堅的各項部署要求,紮實推進著各項工作的進程。2018年4月,一支由街道幹部寧龍為第一書記兼隊長的駐村工作隊正式派駐到了北門外村。一場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戰,隨即在北門外村拉開了決勝戰役的帷幕。

“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只有落後的幹部,沒有落後的村民,只要我們心裡裝著群眾,切實的為貧困戶尋出路辦實事,班子成員齊心協力的做好幫扶工作,就一定能夠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這是王奇書記在脫貧攻堅動員會議上的一段講話。

“我們村委會班子成員,就是要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廣大的村民謀利益,今天我在這裡表個態,無論脫貧攻堅工作難度有多大,條件有多苦,我都會一如既往的奮鬥下去的,直到勝利為止。我也時刻的在告誡著自己:想要自己富,別當村幹部,當幹部就不能怕吃虧,怕吃虧就別來當幹部。”這是胡秀民主任在會議上的一句承諾。

他倆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為確保脫貧攻堅工作的穩步推進,他倆明確分工狠抓落實,加強組織領導,深化組織保障,規範工作程序,嚴格檔案管理,調動和凝聚一切力量共同打好脫貧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他就每天早出晚歸的和駐村工作隊並肩戰鬥在一起,他們逐戶走訪貧困村民,瞭解致貧原因、尋找脫貧出路,切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和現有同條件,為每一個貧困戶量身定做幫扶標準和脫貧走向,研究制定出“先易後難”的扶貧策略。先選擇出一批脫貧決心大、具備一定條件、能扶得起的貧困戶進行幫扶,爭取讓一部分困難戶優先脫貧,走出困境。

脫貧攻堅實施在於精準,成敗在於精準,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王奇率領著班子成員,始終緊抓精準二字不鬆手,以精準為突破口實施定向扶貧,堅持因地制宜、因戶而異、因人而異,在精準分析上開動腦筋,在精準識別上很下功夫,在精準幫扶上力求實效。所有的困難戶都做到一戶一本臺賬、一戶一個計劃、一戶一套措施的工作模式,確保脫貧攻堅工作不走樣、不變形。

北門外村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法制建設而在同步實施中,實行兩條腿走路的戰略方針,雙管齊下雙優並行。他們經常深入到村民家中,與村民們面對面的交流溝通,跟村民拉家常、講政策、解難題,掌握村民的思想動態和訴求,及時加以引導或出面調解,力求把矛盾消化在萌芽狀態。從而進一步融合了與群眾的幹群關係和感情。北門外村也於2019年被旗委、旗政府授予“基層黨建優秀嘎查村”的榮譽稱號,王奇書記為此獲得全市金牌人民調解員的殊榮。村民得以安居樂業了,滿意度隨之大大的提升起來。在十月份自治區組織的脫貧攻堅工作抽樣檢查驗收中,北門外村以零問題的走訪結果,獲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績。又在十一月份的全國脫貧堅工作抽樣大檢查中,以零差錯的驗收結果順利過關。王奇因此深受街道領導和同行們的好評。

五、“拼”無止境

甘當基層的領路人


我的一位朋友曾經和我說過這樣一段話“搞基層工作,特別是農村工作,你首先要有一個好肚量,然後再有一股永不服輸的拼勁,這是一個基層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否則的話你根本就幹不好、也幹不了基層工作。”要說這個“拼”勁,書記王奇和主任胡秀民確實很有一拼,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他倆一個忙裡一個跑外,不顧疫情緊張,不顧自身安危,在千家閉門百街空巷的危急關頭,毫無畏懼的挺身而出,走在北門外村疫情防控隊伍的最前列。他們自己說:我倆就是憑著一股彪勁,拼到一起來了。

在疫情最為緊張的階段裡,王奇書記始終銜接著北門外村疫情防控的外圍工作,每天不間斷的巡視著所轄烏丹路北段的十二個防控崗點,檢查值守人員執行工作的力度,查看各個防控卡點進出人員的情況,發現問題即刻處理,決不遺留任何隱患。

北門外村的村民從武漢返鄉,被隔離在居住的生活小區裡,時間久了家裡消毒的八四消毒液和酒精都用光了,而且肉、蛋、菜均已告急。他的父母得知這個情況後焦急萬分,自己年邁體衰,根本無法為兒子送去這些生活所需,怎麼辦?無奈之下老人打電話給王奇求助,王書記毫不猶豫的答應了老人的請求。為了幫老人解難,他帶上自己的酒精和消毒液,再去拿上老人給兒子準備的菜、肉、蛋,親自給這位村民送了過去。

“你當時不害怕嗎?”我問他

“咋不怕?不怕那個是傻子。怕有啥辦法,除了我,你還能讓誰去?咱們先不要說咱是黨員、是村幹部,就是同村的村民,也不能看著不管啊。離他遠著點,謹慎的防範和保護好自己還是必須的,這首先是對自己負責,同時也是對他人負責任。”

“你所做的這一切你後悔過嗎?”

“選擇一種職業不是兒戲,那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一旦選定了就要付得起責任,就要義無反顧的堅持下去,就算是為此搭上生命,也沒有什麼可後悔的,因為那是自己選擇的。”

我不知道自己當時是不是落了淚,只覺得的心裡是一種沉顛顛的感覺,沉的讓人感動。

拼工作、比勇氣,胡秀民主任也毫不遜色,他主抓村內的工作,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神經,絲毫不敢鬆懈。他擔心村民們悶得時日久了,容易出現聚眾賭博的現象,就挨家挨戶檢查勸導,耐心細緻的做村民的思想工作,給大家講解聚眾的風險和危害,不要用全家的安危換自己的一時之快。在他的勸說和主持下,村民們紛紛封存了麻將機,並且主動的把麻將牌就給胡主任,由村委會統一存放管理。

2月24日,由街道統一部署實施的、市縣區境內返鄉人員一律遣送回家自行隔離,時下正是翁旗疫情防控最為嚴峻的時期,這些人員必須由戶籍所在地領導親自監督押送。當時王書記因外面有事不在村部,胡秀民就當即請命,由他自己前去執行此項任務。大家都知道,當時的烏丹已經出現了確診病例,情況嚴峻的讓人感到疫情就在自己的身邊,莫名的恐怖,壓抑在每個人的心裡,他此行的情形,真不亞於上刀山下火海,可他卻沒有絲毫的猶豫和退縮。

“你當時害怕了嗎?”我依然是老調重彈。

“怕有用嗎?就是死都的去,北門外村民選我是幹啥的?那麼多雙眼睛在看著我呢,關鍵時刻能掉鏈子嗎?關鍵時候我不上去,讓誰上?當官就別怕死,怕死咱就別當官!你說是這個理吧”我無言以對,面對著兩個“亡命徒”,我還能說什麼呢?

六、備戰春天

天氣漸暖,春風踏破疫情的陰霾,春天款款的來到了龍鄉。

疫情防控緊鑼密鼓,春耕生產也迫在眉睫,北門外村根據紫城街道黨工委的工作部署和指示精神,村委會領導會班子組織召開了《2020年第一次春耕籌備工作會議》,會議要求大家要根據實際情況,儘快制定出新的防控措施,著手規劃新的實施方案,以便儘早的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在會上,王奇書記組織大家學習了紫城街道黨工委街道辦有關 “加強、推進疫情防控管理,逐步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指示精神。組織大家深入的討論了現階段疫情防控工作複雜性和重要性,討論了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必要性和緊迫感。周詳的分析了本村的實際情況和春季生產所存在的諸多問題,預測了今後防控工作中隨時會出現的問題和難點。他要求大家他團結一心向前看,充分做好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的戰前準備工作。不影響防控,不延誤春耕,真正做到生產防控兩不誤。

王奇書記強調“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眼下雖說疫情防控工作十分艱鉅,甚至可以說是到了防控最為關鍵階段了,可也是春耕在即,必要的生產經營也不能不搞,這是關乎百姓生產生活的大事,再難也得辦,再難要堅持。不能因為害怕疫情傳播就讓老百姓放棄必要的生產生活,只能是在防控上下功夫,在運籌中動腦筋,越是艱難,我們越是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一切著眼於大局,一切服從實際需要,沒有其他選擇,我們只能制定出更為詳實的防控計劃,制定出更為行之有效的防控方案,面向未來,逐步完善和提高村委會的執政能力,響應上級黨委的號召,安全有序的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為恢復生產鋪路,為經濟發展守門。”

村主任胡秀民在會議上做了具體分工,他強調說“該說的,王書記都已經說過了,大家一定要打起精神了,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不要出現任何閃失,因為事關廣大村民生命安全和生產大計,我們輸不起。累嗎?這麼長時間的堅持工作,誰都累,但是為了百姓,為了北門外的全體村民,我們累得其所,累的值。”

鏗鏘的話語擲地有聲,讓人們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溫暖,北門外村有這樣的“當家人”,真是幸甚啊。

融化的春雪,滋潤著孕育的生命,就讓王書記、胡主任帶領著北門外村的全體村民們,衝開疫情的瘟瘴,迎接美好春天的到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