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令狐沖(下)

上文鏈接 談談令狐沖(上)

其次則是華山內訌事件,請注意,華山在嶽不群的治理下,大體上可以說是團結穩定的,之所以會出內訌,那還是因為令狐沖。他無意中造成的既成事實,成為了這一事件直接的導火索或催化劑,直到把自己弄出了華山門外。他無意中遇見了風清揚,風看他很順眼(都是頑童嘛),於是傳了他獨孤九劍,大禍就此住下。

令狐沖是不知道華山劍宗氣宗內鬥的事件的,由於這兩派曾經爭奪過華山的統治權,因此,兩派之爭在華山是極其敏感的政治話題,平常是和諧再和諧的話題。結果嶽不群的大弟子,居然精通劍宗絕學,雖然他打退了來逼嶽不群讓位的劍宗後人(左冷禪的損招),保住了嶽不群的位子,但是,目睹了全過程的嶽不群,卻在心裡產生恐慌,他一定會想:”你想幹什麼?你想造反嗎?”如果說眼前逼宮的劍宗後人是自己的政敵,那麼令狐沖就是逼宮政敵的2.0版。事實上,隨著令狐沖的表現一天天耀眼,他對自己的威脅也就越大,令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他眼中的政敵,勢必除去他。因此,令狐沖最後被華山掃地出門,是個政治問題,而不是道德問題,道德只是權利的潤滑劑,體制的遮羞布罷了。

談談令狐沖(下)

來,介紹一下,令狐沖他岳父

之後因保護盈盈,救援向問天,狸貓換太子救出任我行,最後乾脆幫任我行殺了東方不敗,而捲入日月神教的奪權問題。這一系列事件,使得他自己最終陷入了更加複雜的政治漩渦中。五嶽劍派作為撫養你培養你的體制內組織,你背叛他就是不孝;日月神教的教主是你岳父,教主千金是你老婆,你背叛他們也是不道德。而這兩派水火不容(都想當老大),他們的鬥爭還把少林和武當給捲進去了,意圖拉攏令狐沖。可以說,令狐沖誤打誤撞成了這一干繫到武林所有名門正派存亡的關鍵鬥爭的核心人物,而他的態度,真的配不上核心人物這個稱呼,相反,他很無奈,他一直很無奈。

比如救援林平之,是師傅叫我去的,結果就遇到一幫年輕人砍一對老夫婦,就去幫幫忙,順帶記下了遺言,按說這遺言我也帶給了他兒子,結果又被罰去思過。遇到個好玩的老頭,為了保命(田伯光)多學了幾招,按說也幫師傅處理了不少麻煩,怎麼就成了大逆不道欺世盜名之輩了?好吧,女友跑了(前任),師傅不鳥我了,我自己玩,看到一幫人欺負一個波斯佬(向問天),就去搭把手,結果馬上又糊里糊塗被鎖在牢裡,好不容易逃出來,又看見一幫大老爺們欺負一幫女尼,於是上去搭把手,途中偷閒見了一下師傅,結果又被栽贓,還被前任女友痛罵,只好再去救尼姑(不然沒理由脫身)。救完了尼姑,又去救女友(新的),鬧了個亂七八糟,按說已經不指望名門正派鳥我了,卻又成了一派掌門,還是尼姑幫的。好吧,當了就好好當,憋屈自己我也認了。結果岳父要我幫忙殺人妖,師傅要我幫忙殺小人,然後兩個老人家自己較上勁,對我又拉又打,中間又加上兩個老頭來使壞(方丈和沖虛道長),被他們拉過來趕過去,最後莫名其妙都消停了,於是我跑了,帶著女友終於過上安生日子了(真真正正不容易啊),你當兄弟我容易嗎?

談談令狐沖(下)

縱觀令狐沖的事蹟,他一直都是一個被誤解,被利用,被口誅筆伐的人。也是一個被欣賞,被尊重,被愛戴仰慕的人。敬他愛他的人,和恨他罵他的人,其實看重的都是一樣東西,就是令狐沖的個性。令狐沖是個不上道的人,他的行事風格,就是一個普通俠客的行為準則。既然為國為民離他很遙遠而且很累,那他就只對他看到的事情負責。比如他不喜歡男人欺負女人,不喜歡少的欺負老的,不喜歡小人做壞事,不喜歡人多欺負人少,所以他要管閒事,因為他喜歡(好賤的理由)。個人好惡,天地良心,俠氣道義,快意恩仇是我的信仰;嗜酒好賭,廣結朋友,四海為家,路見不平拔刀助,三教九流皆我愛,是我追求的生活。我就是一匹馬,想要肆意狂奔,我就是一隻鷹,想要縱橫四海。我要活得精彩,活得有趣,活出我自己的風采,為了這個理想,我不懼任何的困難。

由於這份固執和自我,他無意間破壞和干預了太多人的陰謀,使得他捲入了江湖血腥複雜的權力鬥爭難以自拔,而他始終固執地以自己的風格來處理一切問題,結果發現效果並不理想甚至適得其反,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他的被動,使得他被迫接受了很多既定事實,而他在內心裡則感到厭倦和無奈,更加堅定了他想逃離權力鬥爭爭取自我自由的決心。他不想被高官厚祿綁架,不想被道德準則綁架,不想被權力團體綁架,他只想過自己的生活,堅守自己的行為準則,他想在複雜的宏觀世界裡留下一個屬於微觀個體的私人空間,這,就是他即便付出沉重代價以後也絕不改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這樣的令狐沖,無疑是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的,也是很審美的。首先,他的武藝高強,符合讀者心中拯救世界的技術要求,而且,令狐沖的劍法精妙絕倫,常常把搏殺演繹成了暴力美學,實在令人神往;其次,他是個不愛遵守規矩的人,往往做事說話出人意料,具有很強的喜劇效果,同時,被繁文縟節折騰的麻木的讀者正好可以借令狐衝的大嘴巴抒發一下自己的不滿,令狐沖大大咧咧地替很多叛逆者出了口惡氣;再次,他的愛情故事堪稱經典,曲折動人,他的失戀讓讀者揪心,他的豔遇(女方蒙面算嗎?)令人好奇,他和盈盈的相知相戀的每一個細節,無一不在扣動著讀者的心扉,早已被令狐沖俘獲了心的讀者們,無不期望著他能走出情感陰霾,和一個更加美麗更加值得他愛的女性終成眷屬,而最後的結局也是皆大歡喜,令人難忘;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令狐沖的個人品質無可挑剔,小疵不掩大節,令在大是大非上面做的確實夠爺們,重情重義,稱得上是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有著極強的人格魅力,贏得了廣大讀者的衷心擁戴,包括金庸。

談談令狐沖(下)

主角光環之集大成者 琦玉老師

我一直好奇,為什麼金庸對令狐沖這麼有愛。具體表現在他的運氣實在是好的沒邊,且不說一出道就學到最牛的劍法,就連老婆也是人家看上他然後上杆子追他的(而且還那麼秀外慧中),n多高手屢次下狠手殺他,每次都是差點成功結果被反殺(替左冷禪們吼一句:你他媽還能更坑爹嗎??!!!)。他一倒黴,就有人疼,他一落難,就有人幫(包括金庸),還一次次莫名其妙地學到牛逼招數,真是羨煞苦逼,靚瞎狗眼(這兩句話尺度有點大,見諒見諒)。除了吸引讀者外,我覺得更多的是金先生想借令狐沖抒發自己對於政治的態度。

當然,這個話有點空,具體點的說法是,他對於傳統知識分子對於政治所保持的自己的態度。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實在是金先生對於知識分子政治態度最好的寫照。意思是說君子尊重他人意見,但不會刻意改變自己的立場去迎合他人,始終保持自己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獨立性,從而擺脫利益的枷鎖全心全意為群體而不是一些特殊的利益集團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而這種態度,只能說是一種理想狀態。在我國漫長的政治鬥爭歷史中,知識分子真正保持自己的獨立狀態,只有春秋戰國。在其後的歷史中,知識分子更多的是服務於最大的政治利益集團———皇帝,而非人民大眾。而隨著其後封建專制制度日趨嚴酷,知識分子的空間也就越來越小,他們的獨立性就更加談不上了。道德成了統治工具和鬥爭工具,法律成了維護專制統治的幫兇,公平正義與獨立自主成了舶來品,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大的悲哀。

談談令狐沖(下)

應該說,金先生對於他的這種看法是有自知之明的,惟其如此,他才會把令狐沖的堅持寫的那麼艱難。一個人,想在複雜的江湖中,做一個簡簡單單的俠客都不可得。這就是金先生對於文人從政所面臨困難的最好的寫照。但是,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令狐沖畢竟挺了過來,他的堅持也為自己贏得了笑書中相對很美好的結局,這種刻意安排(相當刻意),實質上是金先生對於令狐沖的祝福,更是他對於自己理想中文人的政治態度的守望。也許他改變不了現實,甚至這境況永遠也只是一個幻想,但是,他還是充滿希冀,不曾改變。我想,這才是金先生通過令狐沖想表達的最大的心願,也是全書,最閃現人性光芒的部分。

願世間多一些令狐沖,少一些左冷禪。

談談令狐沖(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