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請才子吃飯,才子輕挪了一下凳子,皇帝大喜:重用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在大家的印象裡,朱元璋可謂譭譽參半,不好的一面是他嗜殺成性,尤其是誅殺功臣方面,比如明朝初期的“洪武四大案”,前後牽扯到數十萬,有數萬人被殺,對朱元璋造成的影響非常不好。朱元璋好的一面則是愛民如子,體貼百姓,嚴懲貪官汙吏,任人唯賢,大舉提拔有才能的人為官。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件朱元璋選拔人才方面的事情。

皇帝請才子吃飯,才子輕挪了一下凳子,皇帝大喜:重用

明朝建立後,社會處於極其不穩定的狀態,由於常年戰火不斷,人民流離失所,田地荒廢,為了儘快恢復發展和生產,朱元璋多次下令從全國各地招攬治國人才,時任內閣大學士的大臣揭樞向朱元璋推薦了一位人才,此人名叫方孝孺。

方孝孺,浙江寧海人,他天生聰慧,勤奮好學,飽讀詩書,眼睛炯炯有神,是當地有名的神童。方孝孺長得稍微大了一些後,拜在大文豪宋濂門下,跟著宋濂學習,因其悟性高,再加上勤奮,他的才學堪稱宋濂門下第一位,他的師兄弟中還沒有人能夠超過他的。方孝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是一位虔誠的儒學文人,他的理想就是讓天下百姓過上太平的日子。朱元璋聽說方孝孺是宋濂的門下,就決定召見方孝孺。

皇帝請才子吃飯,才子輕挪了一下凳子,皇帝大喜:重用

城府極深的朱元璋還沒有見到方孝孺前,就已經想了一道考題,考考方孝孺。他自己先不接見方孝孺,而是讓太子朱標負責接見。畢竟堂堂一國之君直接召見一位年輕人,有失天子的威嚴。太子朱標聽從父親朱元璋的安排,特意安排了一桌酒席,宴請方孝孺,值得一提的是,朱標特意讓下人安排酒席的時候,把桌子旁的幾個凳子全部斜著放,也就是說放的七零八散,不整齊的那種,以此考驗方孝孺的品行。

皇帝請才子吃飯,才子輕挪了一下凳子,皇帝大喜:重用

方孝孺來到飯桌前,下人讓其先稍等片刻,太子馬上就到。而方孝孺等待期間,發現板凳太亂,於是他把幾條凳子規整一下,擺放的整整齊齊。過了一會,朱標來了,和方孝孺邊吃邊聊,方孝孺舉止大方,談吐之間已經透漏出他是一位有著淵博知識的儒學家,這讓朱標非常滿意。事後,朱元璋問朱標方孝孺此人如何?朱標說方孝孺博學多才,而且品行端正,他把飯桌前的幾條凳子都擺放的整整齊齊,不難看出他是一位有教養、品行端正的人才,朱元璋大喜,然後說:不錯,此人可以重用,我百年之後,朕要讓他好好輔佐你。

皇帝請才子吃飯,才子輕挪了一下凳子,皇帝大喜:重用

朱標問:現在不用嗎?朱元璋答道:他現在還太年輕,讓他多接受一些挫折,磨礪一下他的意志。1398年,朱元璋駕崩,臨終遺言有一條便是:對方孝孺委以重任,輔佐皇太孫朱允炆。建文帝即位後,重用方孝孺,國家大事,建文帝都會請教方孝孺,方孝孺成為建文帝的左膀右臂。

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城後,讓方孝孺起草登基詔書,方孝孺誓死不從,朱棣對其進行殘忍迫害,方孝孺強忍著疼痛,始終不肯屈服,最後被朱棣處死,妻子鄭氏以及2個兒子和2個女兒紛紛自殺而死。朱元璋果然沒有看錯人,方孝孺為天下讀書人做了表率,詮釋了什麼叫守節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