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全體免疫”的國家現在怎樣了?大數據可不理想,不妨瞭解下

提出“全體免疫”的國家現在怎樣了?大數據顯示可不理想,不妨瞭解下

此次新冠肺炎,我首次聽說了“全體免疫”這個詞彙,最先是英國的呼聲。他們在疫情暴發初期,不知道是出於安撫民眾,還是出於醫療資源緊缺的原因,提出了“全體免疫”這個“方案”。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對此有了初步瞭解,今天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提出“全體免疫”的國家現在怎樣了?大數據可不理想,不妨瞭解下


什麼是全體免疫力?

全體免疫力是指人群或動物群體對傳染的抵抗力。因為病毒依靠人體為媒介傳播,而當人體被病毒感染之後,不會馬上表現出病症,存在一定的潛伏期,而在這個時間內,有一部分人體內會產生抗體,從而病情就會好轉(當然一部分人也會因此而死去)。而產生了抗體之後的人,就不會再被病毒傳染,當大部分人都感染之後產生了抗體,那麼病毒就難以再通過人體為媒介來進行傳播。從而傳播能力就會逐漸減弱,對其他一些沒有被感染,而且沒有抗體的人就會形成一種保護。


提出“全體免疫”的國家現在怎樣了?大數據可不理想,不妨瞭解下


簡單來理解,就是你體內沒有產生抗體,而你周圍的人都經過一輪感染之後帶有了抗體,那麼病毒就就無法通過他們來滲透向你進行傳播,他們對於你來說就好比一層鎧甲,可以幫助你預防病毒。病毒無法寄生於與人體,從而就會逐漸減弱,最終消亡。

提倡全體免疫力的國家現在怎麼樣了?

英國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朗斯,在3月13日接受英國天空電視臺採訪時說到了“群體免疫”這一理論,他當時還表示約60%的英國人將感染新冠病毒,以使社會對未來的疫情具有“群體免疫”。


提出“全體免疫”的國家現在怎樣了?大數據可不理想,不妨瞭解下


今天特地留意了一下大數據的疫情統計情況,發現一個異常現象。那就是各個國家的新增病例有所放緩,其中治癒病例都也明顯高於死亡病例,其中包括一些比例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然而英國的統計數據有點讓人懷疑。今天早上的確診數據108692例,排在第六位;而死亡病例為14576例,排在第五位;治癒病列僅為1918例,排在第22位。

說實話我是真希望是數據顯示錯誤了,治癒病例遠遠落後於一些發展中國家。據報道他們的首相也被感染了。作為一個發達國家,這樣的成績有點讓人感覺到匪夷所思,難道他們都還在期待自己身體產生抗體?太累了,還是不瞎猜了,繼續關注!


提出“全體免疫”的國家現在怎樣了?大數據可不理想,不妨瞭解下


鍾南山院士談全體免疫

對於“全體免疫”,鍾南山院士也曾對媒體表示,在過去醫療條件非常落後,人們沒有辦法,所以才被迫“全體免疫”。而現在的醫療條件這麼好,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疫情為何不用?鍾老還表示,在所有的選擇中,生命永遠應該是擺在首位的,保證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在討論經濟或者其他。全體免疫無異於“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


提出“全體免疫”的國家現在怎樣了?大數據可不理想,不妨瞭解下


我國疫情何時可以清零?何時可以摘下口罩?

對於這個問題,鍾老也曾對媒體表示,“作為一種傳染病,是不太可能清零的,目前不會,再過幾年說清零我們也不相信,否則就不叫傳染病了;我們只要防止出現大範圍的爆發,就表示疫情控制了。”這是中老的原話。

近日我們的另一位抗疫英雄,李蘭娟院士帶領她的團隊回到原住地,在面對媒體時的一個舉動讓很多人都鬆了一口氣,只見李蘭娟院士脫下了口罩,高喊:“我們勝利了。”


提出“全體免疫”的國家現在怎樣了?大數據可不理想,不妨瞭解下

對於國際疫情鍾南老也表示積極看好,他表示:“在未來幾天內,海外疫情可能進入平臺期。”這樣的話出自鍾老之口,分量還是很高的。國內的疫情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輸入型病例還是存在的。因此對於我們是否可以摘掉口罩這個問題,我們依然表示要謹慎。


提出“全體免疫”的國家現在怎樣了?大數據可不理想,不妨瞭解下

但我們想說的是,越是到最後關頭,我們越是要注意,一來疫苗還沒有完全適用於臨床,再就是外來輸入病例每天都還有新增加。

李蘭娟院士所“勝利了”,我想更多的是指,此次武漢之行“勝利了”,而並非全國先的完全勝利。所以對於一些人口流動性較大的一線城市,尤其是外籍人士出入比較頻繁的地區,還是要做好的積極的預防措施。不要過早地放鬆警惕,保護好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