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裡曹操是個大奸臣,別被騙了,快看正史裡曹操是怎樣的人

相信大家都看過《三國演義》,在這本書裡,劉備被描寫成了很正義的形象。理所應當,劉備的一幫手下也都被描寫成了十分英勇,足智多謀的角色。當然,有正面人物就要有反派人物,反派人物就是曹操。曹操被描寫成了一個十分奸詐的人,不僅辦事處處不得民心,而且許多仙人也都看不慣曹操的所作所為。但是,正史上曹操完全不是這樣的,我們可以通過下面幾個例子看一下,曹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演義裡曹操是個大奸臣,別被騙了,快看正史裡曹操是怎樣的人

演義裡曹操是一個十分奸詐的人

《後漢書》記載,南陽的名士許劭評論曹操為: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三國志》則記載,許劭對曹操的評價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這兩個為正史的記載,可以看來,南陽的許劭對曹操的評價是十分中肯的。但是,在三國演義裡,這句話就變了樣子,變成了: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顯然,一出場就給曹操戴上了奸雄的帽子。

演義裡曹操是個大奸臣,別被騙了,快看正史裡曹操是怎樣的人

亂世之奸雄

我們看一下曹操起初為官時做的事情。《魏書》記載,曹操在擔任洛陽北部尉期間,有一個很得勢的宦官的叔叔在半夜瞎溜達。曹操得知後,立馬將其抓了起來,並且用五色大棒直接將其活活打死。從此,洛陽的軍民無論職位高低,都不敢在宵禁期間違令出門。這裡可以看出,曹操為官十分正直。

演義裡曹操是個大奸臣,別被騙了,快看正史裡曹操是怎樣的人

曹操為官十分正直

再看,《魏書》還記載,公元180年,大將軍竇武密謀殺宦官,但是事情洩露反被宦官所殺。曹操因這件事向漢靈帝多次諫言。雖然這些諫言偶有成效,但是仍不能改變東漢朝廷日益腐敗的局面。公元184年,曹操因平定黃巾之亂被任命為濟南相。濟南一帶的各縣長吏由於都依仗著權貴,向來做事肆無忌憚,經常貪贓枉法。曹操到任後,立馬處置了這些官員,一時間一郡清平。天下紛亂時期,有人曾密謀廢除漢靈帝,要曹操加入,曹操得知後,果斷拒絕了。

演義裡曹操是個大奸臣,別被騙了,快看正史裡曹操是怎樣的人

曹操為濟南相

《三國志》記載,董卓亂政期間,曹操由於不滿董卓有違臣道的做法,辭官回家。回到家鄉後,曹操即“散家財,募義兵”,並且提倡天下諸侯聯軍討伐董卓。但是,各諸侯組成聯軍之後,並不是爭相前去保衛皇帝安全,而是一個個都在觀望。曹操看不下去,單獨領著士兵向西推進,不料因人數差距,曹操被擊敗,還受了傷,若不是部將曹洪捨命相救,曹操也就死了。這次以後,曹操徹底看清了,漢朝已經不行了,各諸侯都不願前去救駕,都想著擁兵自重。

演義裡曹操是個大奸臣,別被騙了,快看正史裡曹操是怎樣的人

十八路諸侯討董

《後漢書》和《世說新語》還記載了一件事。公元193年,曹操率軍進攻袁術,將其打敗,乘勝追擊。但是這時候陶謙率軍進攻了曹操的後方任城,曹操率兵撤退。當年秋天,曹操父親在投奔曹操的路上,陶謙派出騎兵截殺,當即就殺了曹操的父親和兄弟。曹操因此率領大軍進攻陶謙,後來被部下陳宮反叛,兗州危機,曹操回撤。這個和《三國演義》上差別很大,演義上寫道是陶謙的部下發生了叛亂,殺害了曹操和父親,陶謙和這件事關係不大,整體上都在寫曹操理虧。

演義裡曹操是個大奸臣,別被騙了,快看正史裡曹操是怎樣的人

曹操是個忠臣

以小編的觀點來看,《三國演義》這個小說,完全就是因為劇情的需要才把曹操刻畫成了一個十分奸詐的人物。實際上,從上看出,曹操為官期間,十分的盡職盡責,不僅為官清廉,還十分的政治。在對朝廷方面,先是搶著報效朝廷,但是十八路諸侯討董後,曹操認識到天下已經被各諸侯瓜分完了。這也是後來曹操盡心竭力發展壯大的原因,曹操為漢臣,直到死,都沒有篡位自立。從這幾點來看,曹操無疑是漢朝最大的忠臣,劉備與之完全不能相比。

以上屬於小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觀點,歡迎留言評論。

參考文獻:《三國志》《世說新語》《魏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