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一個新養豬場的成功要素有哪些?

學習養殖技術、瞭解最新行情,在線諮詢養殖難題和老師零距離交流,請點擊右上角

關注↗豬大夫在線。

設計一個新養豬場的成功要素有哪些?

建設一個新的豬場,在設計時就要充分考慮豬場建設、氣候條件變化、豬場選址、飼料配方和法律法規方向的問題,這樣才能在建設時儘可能減少變數。

在規劃設計一個新的大型養豬場的初期,需要考慮建設規劃的各個方面,而其中最讓人關心的一個問題則是:能確保豬場建設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麼?

這個問題與建造養豬場密切相關,然而,筆者卻很難給出一個完整的、綜合各個方面的答案。在諸多因素當中,適當的建設和氣候系統是至關重要的。近幾十年來,大多數養豬場在規劃設計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我們驚訝地發現,即便在一些新建的農場中,也有很多方面做得差強人意,儘管可以將其歸結為預算不足,但建造時的妥協可能會對養殖生產造成一定的不良後果。本文我們將對此進行深入的討論。

1、亞洲的氣候條件變化多端

亞洲氣候多變,經歷著各種自然條件變化。冬天北部寒冷乾燥,夏天南部炎熱潮溼;有些區域還會出現嚴重的暴風雨和颱風,這些都會影響對豬舍建設和氣候系統的選擇。

新建的農場規模越來越大,而合格的員工卻越來越難找;即便是選用高性能遺傳基因的品種,也可能會對極端的氣候條件比較敏感;在炎熱的季節,採食量、生育能力、飼料轉化率和熱應激等因素都會受到影響,而理想的豬舍建設和氣候系統則可以緩解這些生產變動因素。保暖良好的豬舍建設和完善管理的通風系統有助於節約熱能並改善豬舍內的空氣質量。

2、保暖效果差或者漏風

如果豬舍保暖效果差或者漏風,在最好的情況下能保持溫度穩定,但常常出現的情況是空氣流通性差、有害氣體增加、溼度加大,進而增加發生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一般情況下,保暖效果差或者漏風的豬舍內的冷卻系統也不能很好地發揮功效。

要知道,豬生長的各個階段對溫度的需求較為嚴格,最高溫和最低溫的差值相當小,這就是所謂的熱中性域,在這個溫度範圍內豬才能表現出最佳的生產性能,而這也是我們要努力實現的目標。  

在設計農場時,必須要對農場所在地的氣候條件進行詳細的分析總結,並利用這些信息設計出最優的農場規劃和室內佈局。

眾所周知,生產成本中佔比例最高的一項就是飼料成本。應當不斷探求有效的飼養策略,尋找提高利用率或減少浪費的方法,改進配方或飼養技術來節約飼料成本,即便是微小的提高,也能帶來顯著的利潤改善。

在新的豬場中配備可追溯性設備,新技術和自動化也變得很重要。信息技術有助於快速收集準確的數據信息,幫助經營者有效地做出經營決策,因此對員工的任職資格要求也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大。

3、有關汙染、排放和氣味的法規

畜牧行業的快速發展必然會推動相應立法的產生,立法內容包括汙染、排放、氣味、資源和動物福利等。這些立法的內容可能很快就會實施,因此在設計豬場時,要將這些因素考慮在內。

以上內容只是在設計階段需要重點考慮的幾個方面,在設計過程中要儘量考慮周全,並儘可能地減少變數。(資料來源:養豬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