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賞析歷代書法作品,探解古人技法奧妙。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漢碑中的上乘之作——《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下面先來了解一下此碑。

《尹宙碑》全稱《漢豫州從事尹宙碑》,又名《尹宙碑額》。東漢熹平六年(177年)四月立。高192釐米,寬89.6釐米,14行,行27字。額篆書“漢豫州從事尹公銘”8字,僅存“從、銘”二字,存河南鄢陵縣孔廟。今廟已改為鄢陵縣初級中學,此碑位於中學操場。

清代書法家王澍《虛舟題跋》中評其書雲:

“漢人隸書,每碑各自一格,莫有同者,大約多以古勁方拙為尚,獨《尹宙碑》筆法圓健,於楷為近。”

清代書法家、文學家、金石學家翁方剛《兩漢金石記》說:

“《尹宙碑》字較諸碑稍大,而沖和有度,正與《孔宙碑》可同玩之。”

康有為酷愛此碑,在其《廣藝舟雙楫》中雲:

“《尹宙》風華豔逸,與《韓敕》《楊孟文》《曹全碑》同家,皆漢分中妙品。”

《尹宙碑》是漢隸高峰期的碑刻,古代書家給予較高的評價:“無一字不生動,無一字不規矩”,筆法圓鍵,與楷相近,書法風格工整中透出灑脫,統一中又富於變化,行筆一波三折,有金石之氣,結體顧盼有神,若群鶴起舞,堪稱漢碑中的上承之作。

下面開始對《尹宙碑》的基本點畫做詳細的分析,僅供參考。

一、橫

長橫又有帶有燕尾與不帶燕尾之分,我們先來看一下帶有燕尾的長橫。

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其、三、吾、興

上圖所示是我挑選的較具代表性的圓起筆的燕尾長橫。

起筆較輕,用圓轉筆法,但又能因字而異,如上圖中“三”字最後一橫畫,因其畫身較短,整體相對較厚重,粗細變化不是很明顯。

中間略細,有粗到細再到粗,逐漸平滑過渡。向下略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橫分俯仰中的“俯勢”。

收筆燕尾處,又有輕重之別,像上圖中“其”、“三”燕尾相對較飽滿,“吾”、“興”又不重按,較靈動。燕尾又有方圓的變化。

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章、其、世、宣、言、吉

上圖是較具代表性的以方筆起筆為主的燕尾長橫。

我們可以看出,在起筆的角度來說,基本上有兩種,分別是取平勢和向右下斜的態勢。在用筆方法上也可細分為兩種,一種是向右上逆鋒再向右下折;另一種是平逆,快速平回,如上圖“言”字就是用此法。

看上圖中的“世”字一長橫,起筆後,頸部細,與其它略有不同,可謂是一波三折十分明顯。

“吉”字一長橫起筆出方圓兼備。

下面看一下不帶燕尾的長橫:

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春、子、君

在起收筆上有方起圓收、圓起圓收、圓起方收這麼幾種變化,多取平、俯之勢,臨帖時注意觀察。

二、豎

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羊、其、甫、位、郡、相

豎畫收筆多為圓收,基本上有輕頓和提筆自然迴帶兩種。看上圖中“其”字左右兩豎,左豎起筆用圓筆,右豎用方筆,一方一圓,不顯雷同,且兩豎取向背之勢。“甫”字一豎特點十分明顯,頭向左彎,用轉法,兩頭粗,中間細。注意類似“位”“郡”這樣字的兩個豎彎度的方向。“相”字豎與它畫相接處略細,起筆方,收筆圓。

下面我們再看一下豎畫的向背變化:

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東、相、川

“東”字左右兩豎取向勢。“相”字左右兩豎取背勢。“川”字三豎中間直,左右兩豎取背勢。

三、撇

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史、春、秦

看上圖例字中豎長撇,起筆有方圓變化;先豎後撇,前半部分直中帶彎;筆畫中間較細;收筆略重,用回鋒,呈方形。

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金、會、命

人字頭撇的特點。起收筆有方圓的變化,收筆都用回鋒。畫身帶有一定弧度。“金”“會”兩撇粗細變化不是很明顯;“命”字一撇兩頭重,中間細,粗細變化相對明顯一些。在整體上來看,也有粗細的變化,如“命”字此撇就較細瘦。

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位、優

單人旁短撇的特點。在點畫形態上看,有兩種,一種是輕起筆重收筆,如上圖中的“位”字,一種是重起筆輕收筆,如上圖中“優”字。

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劣、多

斜出鋒撇,如上圖所示。起筆後略提筆行筆,然後再逐漸按筆加粗,最後逐漸提筆向左出鋒。上圖中“多”字在同一方向連續出現了兩個撇畫,為了取得變化,在筆畫的姿態上又有所區別,上撇在出鋒前筆畫較渾厚,而下撇提筆運行的較長。

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上圖中的這種撇在形體上是比較特殊的,增加了一個彎頭,此類型的撇在此碑中使用不多。在起筆上看,第一個有字採用了圓筆,第二個有字採用了方筆,起筆有方圓的變化。彎頭處第一個直一些,第二個圓轉一些,有彎直的變化。

四、捺

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文、氏、夏

上圖例字分別代表了三種彎曲不同的斜捺。“文”字斜捺向上彎,“氏”字斜捺向下彎,“夏”字斜捺先向上後向下彎,因字而異,因字立形,在臨摹的時候注意總結,靈活運用。

起筆多為圓起,行筆略提筆,注意它的粗細變化,至燕尾處按筆最重。從燕尾上來看又姿態多變,如“文”字燕尾厚重,“氏”字燕尾修長,“夏”字燕尾短而輕且出鋒向上的斜度更大一些。

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東、天、春

我們在來看上圖中例字中的斜捺,它們又代表了一類。由細到粗,直中略帶彎度,向右伸展。燕尾又有方圓的變化,如“東”字燕尾方剛,“天”“春”燕尾圓潤飽滿。從燕尾出鋒的方向上來看也有平一些,有的向上斜度大一些。

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之、從、是

平捺。雖然稱為平捺,但從角度上來看,有的比較平,有的又以斜取勢。起筆多用方筆,行筆注意頸部略細。燕尾有方圓、長短的變化。

五、點

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主、言、論、社

平點。似短橫的寫法,雖然較短,但也有粗細變化,如“言”“社”字上平點,由粗到細的變化;“論”兩頭略細中間略粗的變化。也有方圓的變化,如“言”字起筆方整,“論”起筆圓潤。也有仰平俯的變化,如“主”“言”取平勢,“論”取俯勢,“社”略帶仰勢。

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京、家、離、疾、宰、卒、弈、文

上頂點的變化那就更多了,在長短、粗細、方圓、斜正、角度上可以說是各種變化,靈巧多變,增添了不少藝術風采。

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羊、從

上兩點。上兩點取向勢,相呼應。“羊”字上兩點在起筆上很明顯的看出左圓右方。“從”字上兩點一小一大,左右顧盼。

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其、漢、貞

下兩點。下兩點取背勢,起筆輕收筆中,收筆有方圓變化。

淺析隸書《尹宙碑》的基本點畫特徵

弈、為

橫四點。“弈”字橫四點上合下開,左右兩點取背勢非常明顯。“為”字橫四點高低、疏密錯落分佈,向右上的斜勢較為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