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外企佈局中國疫後機器人市場 為站穩腳跟展開競爭

日媒稱,在新冠病毒在全球擴散的背景下,工業機器人的存在感提高。機器人廠商著眼於今後經濟活動的恢復,計劃推銷和供應主力產品。為了維持工廠的運轉,自動化和省人化需求再次受到關注。瑞士的重型電機設備廠商ABB以及日本的川崎重工業和安川電機等廠商,均為了在全球最大市場中國站穩腳跟而佈局。著眼“後新冠危機”的主導權之爭在水面下展開。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4月23日報道,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引進數量在2016年超過日本,位居世界之首。2018年中國引進了65萬臺,增至2013年的5倍。近來受中美貿易戰影響,中國對工業機器人的引進受到衝擊。新冠病毒也造成較大打擊,不過從中長期來看,機器人需求有望提高。

ABB的工業機器人及離散自動化事業部總裁安世銘表示:“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生產一線的工業機器人化正在推進中,存在擴大空間,今後也考慮增產。”

ABB正在上海新建工廠,預定於2021年投產。這是ABB在中國的第三家工廠。預計該工廠將成為配備“由機器人生產機器人”工序的最尖端工廠。ABB並未透露產能,不過據業內相關人士表示,計劃年產9萬臺。從單獨一家工廠的產能來看,這是前所未有的規模。

日本的大型工業機器人廠商也在採取行動。川崎重工業2019年秋季在重慶新設了最尖端的川崎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應用研發中心,以擴大工業機器人的用途。該公司還考慮在當地生產可以做複雜動作的多關節機器人。川崎重工業社長金花芳則認為“會出現新的機器人需求”,要在逆風環境下精心制定增長戰略。

安川電機2018年在江蘇省建成了第三家工廠,將當地年產能提高五成,達到1.8萬臺。安川電機機器人事業部部長小川昌寬表示:“地產地消的模式穩定下來。比起僅在日本生產,在當地生產能夠更加細緻地應對客戶需求。”

計劃在日本國內生產機器人的發那科也決定在中國擴充基地。該公司與中國企業共同成立的合資企業在重慶等地設立了技術支援基地,此外還將在上海市設立可進行交付前系統構建等的工廠。

當前,由於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影響,企業的設備投資停滯。但由於此次這樣的局面,從中長期來看,有助於自動化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大幅實現增長。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數據顯示,中國每1萬名製造業員工擁有140臺工業機器人,約為日本的三分之一,開拓需求的空間很大。

報道稱,要想抓住疫情結束後中國需求快速恢復的機會,各家企業都不能鬆懈。

日媒:外企佈局中國疫後機器人市場 為站穩腳跟展開競爭

資料圖片:ABB機器人未來工廠奠基儀式在上海舉行(2019年9月12日攝)。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