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邊讀書邊思考?該思考什麼?

heruilive


當我看到這個問題,心裡不由一震,這不是讀書人應該關心的話題嗎?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不由想起上世紀八十年代讀書的印記。那時,我正讀初三,遇到語文吳老師。吳老師上課的時候,不喜歡大聲朗讀,也不喜歡齊讀,而是叫學生默讀或者輕輕地讀。他要求學生靜下心來一邊讀一邊思考,然後說出讀懂了什麼,有什麼感受?並叫人回答。因為有的學生不認真讀,沒有靜心讀,往往就答非所問,但是吳老師要求十分嚴格,回答不對的,重新讀,直到令人滿意為止。我今天的讀書習慣也就是在那時候開始形成的。

待我考取師範學校以後,我對讀書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週末別人是遊山玩水,而我則是泡在學校圖書館裡,廢寢忘食地讀書,有時睡覺以後還想起書中的故事情節。為什麼那時候我愛讀書,尤其是愛看小說,如我國四大名著以及瓊瑤寫的小說,大概是那時沒有電視看的緣故吧。為什麼喜歡到圖書館看書讀書,因為那裡清靜,沒有人打擾,可以讓我享受到讀書的快樂。讀到情節感人至深的地方,有時心情很愉悅,有時還流下眼淚。證明我已經身臨其境。當我拿到一本書時,並沒有急著看內容簡介,而是先從書名中想象一下,會發生什麼。一邊讀一邊想象,後邊會發生什麼。小說讀多了,有時我的想象竟然與作者寫的不謀而合。

那時我最喜歡讀《西遊記》和《三國演義》,後來讀的範圍越來越廣,還讀了許多中外當代名著。

讀書最重要的是理解,不思考怎麼能理解呢?就像孔子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諺語說:讀書不思考猶如啃樹皮。讀小說,就要的是要了解人物的個性,思想,為人做事。讀著讀著,有時遇到一些好詞好句,我還用筆記本記下來。如果有什麼感受也寫下來。讀完師範下來,已經寫下了幾本讀書筆記。同學們稱我是“讀書大王”。不過,我有個小小建議:好讀書不如讀好書。讀思想健康的書。

在師範讀書最大的進步就是開始寫作文得到語文老師的表揚。老師說我的作文寫得好,除了會運用一些好詞好句之外,表達還清新自然,深度也與眾不同。這可能是與我多讀書有關。

畢業以後,回來參加工作就沒有多少時間讀書了。讀書時間多被一些雜事佔據了。不過,只要有時間,我仍然是讀讀好書,看看報紙,看看新聞,練練隨筆。

做老師的我,家裡沒有什麼重要的東西,有的只是大大小小,厚厚薄薄的一些書籍。收廢品的商人,每次到我家,幾乎是空手而歸。我不斷地藏書,也不斷地買書。書櫃裡,偶爾來了幾位新朋友。

總之,現在讀書的機會更多了,手機、電視、電腦、書報,處處都有,但是養成一個良好的讀書習慣是最好不過了。語言只是葉子,行動才是果實。

以上是永遠中國人驕傲個人的讀書經歷,也是個人的讀書心得,希望能幫助到你,更希望得到你的關注哦~


鄉村蠟燭


一邊讀,一邊思考,你做得到嗎?其實,讀書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讀的時候也許根本不需要去思考,但是,腦海裡已經形成認識。


第7感


邊讀書邊思考,是一個人思想和思維方式超越了大多數凡人所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

人的喜怒哀樂是常態,不需要具備看透這個世界的紛繁複雜,尤其在哲學和政治上。社會需要平凡的人去支撐,一旦讓他們學會了思考,社會的性質就會變化。

讀書是要分幾個階段的。專業的閱讀,寬泛的閱讀和思考性閱讀。

大部分人讀書都在前兩個階段,而思考性的閱讀是要有知識上的積累而且有分辨力,對書的類型也有要求。

說個例子吧,二戰時期德國法西斯殺害了600萬猶太人,而兇手都是德國的平常的人,大部分都是善良的。為什麼會這樣?

有些書或者電影會說,人必須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知道善惡才能避免這種災難。這是一種書上的觀點。而其他的書會有其他的觀點,有些科學家和某些領域的學者用更加殘酷的方式同樣參入了屠殺的行列,難道他們也沒有思考的能力嗎?當然還有其他更令你好奇的說法。

所以你不能以一本書的結論去判定結果,你得去找書和資料加以判斷和思考。這也是挺有趣的一件事。能以上帝的角度全方位的看問題,這種人基本上就是智者,當然這種能力也是逐漸培養出來的。

有思考能力不是你喜歡看書就能有的,它是一種技能是主動的探索能力,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這也是大眾容易混淆這個問題的原因。

思考最大的缺點是你會越來越孤獨,痛苦。眾人皆醉你獨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