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成為了通信、科技領域當之無愧的“熱點王”但是誰被“冷落”了

2018年,5G的熱度開始迅速提升。當年開始,我國展開了5G基站建設,並在全國十多個城市開始進行5G測試和試運營。到了2019年,隨著各國紛紛宣佈開啟5G商用,5G的熱度再次攀升,成為了通信、科技領域當之無愧的“熱點王”。相比之下,人工智能似乎都要稍遜一籌。

  如今,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個季度。目前,中國的5G產業發展和5G基站建設仍然在有序推進中,預計接下來還會進一步提速。那麼,在5G“風頭正盛”的情況下,人工智能的發展是不是會被“冷落”呢?這種擔憂顯然是不必要的。


5G成為了通信、科技領域當之無愧的“熱點王”但是誰被“冷落”了


市場增長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服務、終端等方面不斷實現商業化落地,整體市場規模也處於快速增長的趨勢中。進入2019年以來,即使是5G網絡突然走紅,但是對於人工智能市場來說,這更是一個利好因素而非競爭對手。因此,業內人士對於人工智能市場接下來的增長都保持積極看法。

  據統計機構預測數據顯示,從2017年人工智能開始大爆發到2025年間,這9年裡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複合增長率有望達到30%。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突破6萬億美元。此外,到2022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保守預計將達到95億美元以上,樂觀來看有望超過百億美元。

  因此,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市場的增長趨勢仍然是積極的,更是迅速的。不管是5G還是人工智能,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基礎設施,兩者的規模化商用都將為各領域帶來強勁驅動力,兩者的融合將產生“1+1>2”的效果,從而為各自的市場擴張帶來新的刺激。所以,人工智能不僅不會被“冷落”,而且還會繼續蓬勃向上,為社會、經濟發展創造更多可能。


5G成為了通信、科技領域當之無愧的“熱點王”但是誰被“冷落”了


政策力挺

  近兩年來,國家針對5G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體現出對5G發展的高度重視。但是相同的,國家及各地政府對於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也沒有忽視。無論是中央各部委,還是全國各省區市及各地市都陸續出臺了不少支持人工智能產業落地的政策文件。

  國家層面,2019年3月,中央深改委發佈《關於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2019年6月,科技部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2019年8月,科技部發布《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指引》;2020年3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

  地方層面,上海、深圳、北京、浙江、江蘇、重慶、山東、黑龍江、湖南等省市相繼發佈了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計劃或五年計劃等各類政策,對於促進本地區人工智能產業全面落地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政策支撐體系。預計接下來,國家和地方政府都會繼續聚焦人工智能產業與技術發展,推動人工智能人才、基礎理論等各環節要素取得顯著進步。


5G成為了通信、科技領域當之無愧的“熱點王”但是誰被“冷落”了


應用擴張

  人工智能作為“基礎設施”技術,與5G網絡其實有著很高的相似性,就是能夠為幾乎所有行業提供基礎支撐,推動各行業各領域的變革發展。因此,自人工智能技術持續走向落地以來,其應用領域就在不斷延伸的過程中,對許多行業的影響力和滲透度都在逐步提升。

  2019年以來,雖然5G網絡異軍突起,搶走了人工智能不少風頭,但是這無礙於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的繼續成長。相反,5G網絡的商用反而為人工智能在更多領域的實現深入應用提供了幫助。在不少行業中,“人工智能+5G”正成為新的風潮。

  例如,在醫療、教育、農業等領域,人工智能展現出了強大的應用優勢。與此同時,5G也展現出了充分的應用價值。現如今,在上述領域中,5G的部署正快速推進,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也在不斷加深。另外,在交通、工業、政務、零售等諸多領域,人工智能的存在感也越來越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