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國陝西省榆林的毛烏素沙漠上了熱搜,因為它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然後很多網友說將我國其他沙漠也加快治理,比如塔克拉瑪干沙漠等,讓它們也恢復綠色,那這樣可行嗎?
首先,我們從毛烏素沙漠說起。
毛烏素沙漠,又稱鄂爾多斯沙地,位於陝西、內蒙古兩省區交界,是中國的四大沙地之一,總面積4.22萬平方公里。
魏晉南北朝時期,這裡還是一片水草肥美的大草原。由於不加節制的開墾和戰亂的衝擊,唐朝時期,毛烏素變成了一塊小沙地。
千百年過去,因為不合理的利用開發,沙地一點一點擴大,草皮被一點一點無情吞噬,毛烏素最終變成了一片沙漠。
在新中國成立前近百年,流沙已越過長城南侵50多公里。解放初期,榆林市林木覆蓋率只有0.9%,流沙吞沒農田牧場120萬畝,6個城鎮、412個村莊被風沙侵襲壓埋。榆林每年因水土流失輸入黃河泥沙高達5.3億噸,佔中上游入黃泥沙量的三分之一。
這一切都是因為人類的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才讓原本是綠洲毛烏素變成了沙漠。
我國乾溼地區主要是根據年降水量和年蒸發量的大小關係來劃分的,即年降水量〉年蒸發量,則該地區為溼潤和半溼潤區,而年蒸發量〉年降水量,則該地區為乾旱和半乾旱地區。而溼潤半溼潤區和乾旱半乾旱區的劃分主要是根據年降水量,即:
1、800mm年等降水量線。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南為溼潤區,以北為半溼潤區;
2、400mm年等降水量線。以大興安嶺-長城為界,向西南,經青藏高原到岡底斯山脈,劃分半溼潤區和半乾旱區;
3、200mm年等降水量線。以內蒙古中部-賀蘭山-祁連山經青藏高原為界,劃分半乾旱區和乾旱區。
由上面的兩幅圖中國降水量分佈圖和中國乾溼區分佈圖,我們可以看出毛烏素沙漠的降水量介於200mm-400mm之間,乾溼區類型屬於半乾旱區。所以,毛烏素沙漠原本是草地也不難理解了,因為該地的降水量能夠滿足牧草的生長。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同樣,在乾旱、半乾旱等生態脆弱地區的植被破壞容易,恢復就難了。
我國為了治理荒漠化,先後啟動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等國家重點工程,經過一代又一代治沙英雄們70多年的辛苦努力,2020年4月22日,陝西省林業局公佈,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至此毛烏素沙漠將要恢復到曾經的綠色。
那我國其他地區的沙漠可以像毛烏素沙漠一樣成為綠洲嗎?
我們知道決定一個地區是森林還是草地的主導因素是乾溼度,只要足夠多的水分才能滿足森林的生長。比如,我國新疆天山北坡山腰有茂密的林帶,而在林帶以上和以下均是牧場,歸根結底是由於來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溼潤氣流在天山的北坡迎風坡即山腰的位置,氣溫下降,凝雲致雨導致降水量多的緣故。
所以我國乾旱區的大部分沙漠的治理效果,很難和毛烏素沙漠一樣,畢竟自然環境不一樣,尤其是降水量就差了一大截。就算要治理,那花費的資金和時間恐怕要比毛烏素沙漠要大上好多倍。
這時候,有人可能還會提出疑問,那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胡楊林怎麼解釋,還有沙漠公路兩旁的植被怎麼解釋。
首先我們說胡楊林,那都是沿著塔里木河分佈的,如果河道斷流或改道,那麼胡楊林也將會消失,所以近些年我國都大力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態補水,維持這一"沙漠守護神"的生存。
還有沙漠公路兩旁的綠化帶植被必須人工養護,比如每隔一段距離都有一個井房,通過抽取地下水,採用滴灌技術維持沙漠公路防護林的生存。如果沒有這人工維護,恐怕這些植被在乾旱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會很快死去。
我們常說"存在即真理",沙漠作為地球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地球上在人類誕生之前就存在,也有其有利的一面,例如,沙漠吸熱,反射陽光,可以降低全球氣溫;沙漠在地球上溼氣的交換中充當著重要角色;沙塵暴所攜帶的鹼性沙塵,大大減少了北方的酸雨;沙塵也是降雨形成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亞馬孫熱帶雨林生長存在也得益於沙塵暴,是其養分來源之一;沙漠中生活著很多隻有沙漠才有的動植物等。
當然我們經常聽到的都是沙漠不利的一面,具體我就不在這兒贅述。所以,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默認沙漠成了生態系統崩潰的代名詞,一看到沙漠就要想盡一切辦法加以"治理"。其實沙漠並不可怕,地球上不可能只有森林、草原,因為大自然是講究生態平衡的。
沙漠的種類可分為:熱帶、亞熱帶沙漠和溫帶沙漠兩種。世界上的沙漠主要分佈在南北迴歸線附近、大洲西海岸及大陸腹地,一般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乾燥信風的控制、受寒流的影響等形成。氣候特點:終年乾旱炎熱、酷暑難耐、晝夜溫差大、多強風、植被稀少、蒸發量大於降水量、降水在50毫米以下,最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但是如果由於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導致大量植被遭到破壞,土地沙漠化擴張,對地球生態會造成很大的干擾,進而威脅到沙漠周邊人們的生產生活。所以不管"人進沙退"還是"沙進人退",只要遵循自然規律,人類因地制宜的處理沙漠化問題,這樣人與自然才能夠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