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久了,看什麼都不像愛情

單身久了,看什麼都不像愛情

最近看了一則新聞,就中國而言,單身人口就達到2.4億人,95後年輕人也開始步入相親行列了;

20%母胎單身;

80%戀愛經歷不超過兩次;

95後平均空窗時間超過兩年;

婚姻也不再是“七年之癢”兩年甚至幾個月就分奔東西的;

從戀愛到結婚僅僅也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在這個數據信息時代,人們的需求層次更高了,女人實現經濟獨立,不需要依靠男人,男人先立業再成家,畢竟房子車子就是無形的壓力;

為什麼選擇單身

“沒找到合適的”“沒遇到讓自己怦然心動的人”“因為心累了”

“一個人習慣了”“沒錢,不能穩定生活”“害怕去改變”“交際圈太小”

其實總而言之在心理層次上來說:沒有戀愛經歷的怕被傷害,抱著對愛情的美好幻想卻在現實裡四處碰壁。有戀愛經歷的被傷害過後心累了,投入太多“成本”也無太多精力去經歷了。

在外在因素來說:長相,經濟基礎,交際圈等等;被這些不安定的因素圍繞著的我們自然而然選擇或被選擇單身。

也許是聽過看過太多身邊人的戀愛經歷也好,婚姻生活也好,太多糟糕的例子,慢慢的我們也會這扇門關上,我們不敢去踏入那個世界,也開始同意“婚姻是座墳墓”這句話,並且深信不疑。

例子A:女方與男方結束戀愛旅程,步入婚姻殿堂時,雙方為彩禮無法統一而大打出手。

例子B:女方嫁給一個有前科的人,幻想著那個人能改過自新,重頭再來,後來,確實“重頭再來”了,吸毒,賭博,家暴樣樣不落。

例子C:雙方戀愛幾年,分分合合,訂婚後因為男方喝酒吵架後打了女方一巴掌,女方便要取消訂婚,但還是拗不過男方痛哭流涕的懺悔,各種寫保證書,還是結婚了,但是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甚至無數次,懷孕也無法倖免的家暴。

例子D:大齡男女迫於年齡與家人的壓力,為了結婚而結婚,婚後女方極端神經質孤僻的性格逐漸露出來,多次離家出走,甚至是把洗潔精倒入丈夫的碗中。

等等太多糟糕的例子了,為什麼不選擇離婚,有人說不想孩子受苦,有人說得過且過吧,這麼大年齡了,工作也不行,不想有其他汙點。

有人說再忍忍吧,也許會改變。當然這些也不是不可能發生,只不過機率是如此的小。

在看過了這麼多故事,理所當然的就開始接受單身才是最好的選擇了。

但是,美好生活還是再向我們招手啊

慶幸的是,在現實的打壓下,我們還是有短暫性的抱有美好幻想的,加油,朋友們,只要我們理智一點,勇敢一點。就會找到合適的人,即使碰到不合適的,受到傷害就不要猶豫去保護自己。因為世界那麼大,總有一天會遇到不管年齡,地域的人。等到那時候我們再慢慢付出。慢慢去愛。

戳一戳關注公眾號:凌晨六點的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