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樣教育孩子的,開學立規矩(一)

孩子9月份揹著小書包開開心心上小學了,每天送到學校門口,

孩子看到同班同學,就頭也不回地往學校衝。

看著他歡欣雀躍地和同學打招呼,興高采烈和同學勾肩搭背,

感慨良多。

我是這樣教育孩子的,開學立規矩(一)

他喜歡學校,太好了。

他找到了新的夥伴,太好了。

孩子終將與我慢慢與我分別。

他以後需要的友情,愛情,是我做為媽媽怎麼也給不了的。

不禁有些傷感。

傷感之餘,覺得這孩子也太不懂規矩了。

幼兒園的時候還會揮著小手跟媽媽告別呢。

他忘記和媽媽說:媽媽再見了。

所以,我們約定好:爸爸媽媽等親人送我上學,分別時,我會說:“爸爸媽媽再見”。

第二天分別的時候,我提醒孩子。

孩子邊走邊說這句話,說是說了,就是頭也不回地。

我提出建議:這不行,你看著媽媽的眼睛說才行。

如果你重視一個人,說話的時候就要大方真誠看著對方的眼睛,

對方會覺得你很有禮貌,會感覺到自己被重視。

再來一遍!

經過幾天的特意訓練,孩子慢慢習慣了。

放學回到家裡,孩子偶爾一脫了鞋子,衝回房間,一句話不說。

這可不行呢。

我提出新的要求:放學回家後,我會主動和家裡人打招呼,如:媽媽我回來了。

《弟子規》有云:出必告 反必面。

意思是出門時要告訴父母長輩自己要去何處,省的父母長輩牽掛。

返回家後要向家人報告自己已經平安歸來,多謝父母長輩對自己的掛念。

《弟子規》雖然有許多封建糟粕,但是這一句卻是言之有理。

在這方面,我覺得日語的幾句「挨拶」真是很有人文味道。

日本人出門之前會說:行って來ます。

意思是我走了。

這是動詞“去”和“來”這兩個動詞連起來表達的。

直接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我去去就回來”,

也就是說:不管我走到了哪裡,最終都會回到家裡的。

而送的家人會說:行ってっらしゃい。

意思是:請走好。

這也是去”和“來”這兩個動詞的組合。

只不過是比較尊敬的請求而已,大概的意思請求對方一定要平安回到家裡。

我是這樣教育孩子的,開學立規矩(一)

當回到家裡,會跟家人說:ただいま!

意思是:我回來了。

家裡人會說:お帰り!

意思是:你回來啦!

有問有答,互相關心,這才是家人相處的第一道。

我們從小就是這麼被教育的,回家要問候,出門要打招呼。

我們無法去理解有的人回到家裡,面對自己最親的人一言不發,零交流。

那麼家裡就是冷冰冰的,冷漠的,沒有家的溫暖。

這又不是住旅館!

做了別人的媳婦,我像在我孃家被教育的一樣,出門入門主動跟公婆打招呼。

有人說這是形式主義,太虛假。

而我卻想說:如果你從心裡認定這是對的,這是正常的,那麼這件事就是有力量的。

對方也會感受到溫度。

生活中這樣小小的規矩還有很多。

比如今天不回家吃飯,要跟家裡掌廚的人提前打招呼,

說明自己今天不回家吃飯,不用安排自己的伙食,或者是讓家人先吃。

推己及人,因為家裡現在是我做飯。

煮一餐飯很辛苦。

買菜費一番心思,要考慮營養,考慮每個人的口味,還要考慮預算。

洗,切,配料,煎炒煮,更需要花費很多時間。

一餐飯有可能20分鐘就吃完了,煮飯的人可能要花1個小時甚至更多。

如果飯菜都煮好了,有家裡人臨時說不回來吃,那是很失落的一件事。

他為什麼不回來吃呢?是不是嫌棄我做的不好吃。

這麼一大桌的飯菜,吃不完,倒掉可惜,剩下來隔夜吃也不健康。

所以,當你能考慮對方,顧慮對方的感受,設身處地想著對方的感受,

你肯定會提前跟家裡人打招呼說:今晚不回家吃。

你有把對方放在心裡。

家裡的溫暖,家裡的牽掛就是這麼來的。

家庭和諧,一家人有說有笑,經常交流是人的幸福感的源泉之一。

現在我自己也有了孩子,

幼兒園的時候可能沒有很明確立規矩,教育孩子必須要怎麼做,

但是現在已經是一年級了,規矩是要立的,那麼就從這些簡單的事情做起吧。

現在孩子回來了,我煮好飯,不會擺碗筷,都會等著孩子擺碗筷,

讓孩子去叫其他的家人一起吃飯,讓孩子有“參與感”。

這樣,一家人其樂融融一起吃一頓有溫度的飯,

這就是“儀式感”,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感謝父母對我的教育,我認為這些小小的規矩很有用,

人的相處很多在於細節,教育也不是什麼大道理,教育在於點點滴滴。

言傳身教,把家人放在心裡,考慮家人的感受就是最好的教育。

這些“老規矩”,給孩子立起來。

我是這樣教育孩子的,開學立規矩(一)

我家住在二十一樓,家有2019小一生一枚,歡迎交流,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