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土地裡“保”出一座脫貧村

新華社長春4月30日電 題:沙土地裡“保”出一座脫貧村

新華社記者薛欽峰

4月底,吉林各地迎來大田播種期。在松原市乾安縣丙字村,一片片玉米地被金黃色的秸稈覆蓋,不時能看到拖拉機從田間駛過。丙字村近年興起秸稈覆蓋還田和免耕播種的保護性耕作模式,不僅讓貧瘠的沙土地逐漸改善,也“保”出了一座脫貧村。

這幾天,村民李金玉一直在地裡忙活。只見拖拉機牽引著免耕播種機,在覆蓋著秸稈的土地上一邊行走一邊播種。李金玉介紹,去年玉米秋收後把秸稈蓋在地上,春天不翻地、不起壟,直接免耕播種,這樣就能保護土地。“地力也提高了,一公頃玉米比過去增產3000多斤。”他說。

這是丙字村為擺脫貧困增加收入而做的新嘗試。經過幾年實踐,李金玉嚐到了“甜頭”。但說起過去,種了一輩子地的李金玉皺起了眉:“以前剛播完種沒幾天,大風就把種子刮跑了,還得重新再種。一公頃玉米產量不足萬斤,村民生活很苦啊。”

丙字村位於吉林西部半乾旱區,過去這裡風沙大,土地鹽鹼化嚴重,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村。以往春耕,一些錯過了玉米最佳耕種期的村民,只能改種成熟期較短的糜子等作物,但產量低、不掙錢。土地貧瘠,交通閉塞,村民們長期僅能維持基本生存。

2015年,乾安縣農機技術推廣中心的藺向志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來到丙字村。面對一片片沙土地,藺向志開始挨家挨戶走訪村民,瞭解大家的想法。

“要是這土地能多打點糧,生活就會好很多。”那時李金玉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從事農業工作多年的藺向志意識到,要想徹底改變村子的貧困面貌,就得改變貧瘠的土地。

瞭解了村子的情況,藺向志打算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來改善土壤質量,但推廣並不順利。對於習慣了傳統耕作方式的村民來說,把秸稈全部還田後進行免耕播種還是個新鮮事,都不敢輕易嘗試。但藺向志信心十足,他鼓勵村幹部和黨員帶頭操作。

“都窮了一輩子了,要想改變就得試試。”李金玉說,自己是村裡的老黨員,2015年秋收後,帶頭把玉米秸稈還田。2016年春天,他租了免耕播種機,僱了司機,開始嘗試保護性耕作。如今,丙字村629公頃土地全部採取保護性耕作,每年帶動全村增收近200萬元。

糧食增產了,土地也值錢了。曾是貧困戶的孫德山老兩口有一公頃多耕地,過去由於糧食產量低,每年流轉土地收入只有1000多元,現在收入達4000多元。如今老兩口還養起了雞鴨,加上流轉土地,一年收入1萬多元。“我們和土地一起脫貧了。”孫德山笑著說。

去年年底,丙字村30多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這兩年,村子周邊的風沙也變小了——為進一步改善環境,藺向志正帶領村民在村子周邊種樹。“已經種了幾千棵了,村子西邊建了防風林,東邊種上了果樹,將來這些樹不僅能抵禦風沙,還能為村民創造效益。”藺向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