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iPhone11 Pro還是Pro Max?這是個問題

我們先來想一個問題,對iPhone11 Pro和iPhone11 Pro Max這兩款產品來說,哪部產品表現了Apple目前的最高水平?

我覺得是iPhone 11 Pro。

如果說不是iPhone 11,還好理解,一看就知道iPhone 11是在Pro的基礎上“人為”縮水的。

那為什麼不是價格更貴的Pro Max而是Pro?

我在《iPhone11 Pro還是Pro Max?一分鐘瞭解所有區別》一文中已說明兩者“所有”區別就是屏幕大小,以及因屏幕大小引發的體積、重量和電池使用時間的不同。除此之外,兩者再沒有任何不同之處。

所以你可以逆向思維一下,把更多功能濃縮到更小體積才是數碼廠商實力的體現,至於“做大”,可能也就是找個大點的盒子套上就OK了。

有了iPhone 11 Pro,Max就是放個更大屏幕以及更大電池的問題——這幾乎不是問題。就像我們去快餐店吃牛肉飯,默認是“中碗”,如果你選擇“大碗”,也不過是多點肉多點米飯而已,而米飯和肉的品質是一樣的。

理解這個道理了,那麼有個問題就解決了——不要因為“貴”而去選擇Max。因為這兩款手機不存在一分錢一分貨的問題,都是頂級的好貨,甚至都不存在誰“更好”,而只是誰更“適合”你。

有的朋友很喜歡“性價比”這個詞。但既然是要在Pro和Pro Max做出選擇,就不要談“性價比”。因為你再怎麼用,最常用的也就是微信,幾百元買的安卓手機一樣用,我們花10倍的價格肯定是得不到10倍於低端機的功能的。所以要“性價比”就別考慮iPhone。

但有些朋友依然想“掂量”下同容量的Pro和Pro Max差價這900元人民幣,是否值得換來更大屏幕和更多電池使用時間呢?

這就看自己的需要了。

有的朋友就想,既然“因人而異”,自己選自己的就好了,還需要討論嗎?

需要。因為即使是“蘿蔔白菜更有所好”,那也需要知道蘿蔔白菜各自的好處,我們買之前把利弊都分析透了,再去選擇,做到心裡有數,錢也花的明白。

說到錢,不少“不差錢”的網友可能覺得八九千都掏了,再多掏900元能怎麼樣?肯定是買Max嘍。

並不都是這樣。八九千元對部分人來說可能已經是上限了,已經勉強自己了,再多900元,就好比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可能會引發選購手機之外的問題,買新手機本來是高興的事情,最後悲劇了就得不償失了。

另一方面,即使不差錢,也要考慮自己適合“小”還是“大”。

現在手機能代替的東西越來越多,出門上街可以不帶其他任何東西,帶部手機就夠了。既然是隨身之物,體積和重量就不能忽視了。

女生還好說,人手一個包,手機大點無所謂,但有些男生是空手出門,能裝手機的就是褲兜或者大衣兜而已,手機太大、太重可能會帶來尷尬,如果再套個保護殼,體積和重量都進一步增加,更會加重這個問題。手拿著吧,容易脫手摔了,也容易隨手擱哪兒就丟了。(我真的是在考慮極其現實的問題啊)

所以從這方面考慮,既然功能和性能完全一樣,為啥不選擇小巧一點的?

你可能不放心電池使用時間問題。看看下圖,18小時的視頻和65小時的音頻可以不用看,要看就看最耗電的在線視頻方面,甚至可以延伸為瀏覽網頁(或閱讀新聞app)和網絡遊戲場景,11小時 Vs. 12小時,也就多10%都不到。說句白話就是——要夠用就都夠用,要不夠用就都不夠用。

買iPhone11 Pro還是Pro Max?這是個問題

何況Pro畢竟比Pro Max便宜,何樂而不為?

但對另一部分手機重度用戶來說,每天全靠手機獲取新聞、知識,學習甚至工作、生活都要依賴手機,顯然Max更大的屏幕是你需要的,甚至6.3寸也是不夠的。

還有一部分用戶,既不在意屏幕大小,也不在意電池容量(剛才說了,在意也沒有用,多不了太多,也少不了太多),而在意存儲容量。

這本不是選擇iPhone Pro還是Max的相關問題,可是很多人想到了高容量的Pro和低容量的Max價格相當吧,花同樣的錢,我為什麼不買更大容量的?

這個問題蘋果可能早就想在了前頭,從下圖可以看出,同容量的Pro Max的定價是在同容量和高一檔容量的Pro之間,並沒有“相同價格”一說……所以嚴格來說,不存在同價格是選擇大容量還是大屏幕的取捨問題。

買iPhone11 Pro還是Pro Max?這是個問題

而且,我對在意容量的朋友也要友情提醒下。容量不是問題,也不該是問題。

容量大可以保存更多的照片,更多的微信聊天記錄,安裝更多的app(尤其是大型遊戲),為什麼不是問題?

打個比方。我們買衣櫃。衣櫃越大當然好,可以裝更多的衣服,但一方面你的房子有多大?另一方面,你的衣服有多少?是不是得找一個平衡點?

對大部分人來說,64GB已經是平衡點了。有錢當然可以買512GB,但我還要提醒大家的是,單純擴大本機容量是沒有多大意義的,而且會帶來風險。

什麼風險?數據丟失。

對iPhone用戶來說,丟失手機,固然不會造成個人隱私的洩露——顯然不少人也是衝著iPhone的安全性去買的。

但自己的數據固然沒有洩露,不是也丟失了嗎?那些充滿了回憶的照片,那些微信上重要的對話,可能還有單機遊戲的進度?

怎麼辦?放在雲上。無論是使用方便但是免費容量不夠用的iCloud,還是麻煩點但比較大碗實惠的各種國內雲盤。

既然有了雲,本地是64G還是256G也就無所謂了吧?所以如果你有多出的錢,可以考慮擴容網盤,而不是單純的去擴大本地容量。

有些朋友會納悶:既然數據丟失有風險,難道小容量丟失風險比大容量手機要小?

往往是這樣的。

設想一下,64GB不夠用,你就會定期把他轉移到其他地方,總之不會隨身帶著。而那些選擇容量大版本的朋友,本身就依賴本機容量,所以就越會把所有重要的數據都集中在手機上,萬一手機丟失,損失就大。當然,丟失手機這個概率也許不大,畢竟你是個謹慎的人——但一旦發生,這個後果你是絕對不願意承受的。小概率事件的致命性往往在此。

總結一下:

1)對一天中大量時間耗在閱覽手機屏幕的用戶(瀏覽新聞、看視頻、打遊戲),選Max為宜

2)對更多隻是拿手機當工具(支付、隨身聽、相機)的朋友,且在意體積重量,可以不選Max,因為性能功能完全一樣,還能省900元(相同容量下)。

3)所有用戶都不必在意兩者在電池使用時間方面的差異,以及同價格下高容量Pro和大屏幕Max之間的取捨問題。

最後的最後,我發現一個耐人尋味的事情。看下圖

買iPhone11 Pro還是Pro Max?這是個問題

這張圖你可能已經不陌生了,iPhone 11 Pro和iPhone 11 Pro Max的“三圍”和“體重”。那麼,你有沒有繼續算一下“密度”呢?好了,不用拿計算器,我告訴你,兩者“密度”幾乎相等!

我真的很難想象在屏幕和電池都是矩形,而各種芯片大小卻是相同的情況,兩者是怎麼保持密度相等的,iPhone真的沒有你看上去那麼簡單。

我甚至想找一些其他品牌有沒有類似的案例,我發現大部分品牌甚至都不敢這麼設計產品——

同一產品,只有屏幕和電池容量不同,其他都相同的,沒有。很多帶+,帶Plus的,一定會在大屏版上多一點功能(比如多個攝像頭之類的)或者在小屏版上縮減功能,生怕大屏賣不出去。很多唱衰蘋果的朋友,總拿銷量說事兒。要知道,蘋果以前每年就一兩部手機,這兩年也就是每年兩部半(Pro和Pro Max真的不能算是兩部,也就是1.5部)在賣,能賣成這樣已經是奇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