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微信、QQ、EM、打卡......在家辦公,先回哪一個?

在家辦公簡直是對專注力和效率的挑戰!

在線辦公的大家過得還好嗎?事還多嗎?會還開嗎?網還卡嗎?對接的同事還能找著人嗎?

曾經我以為,工作就是度日如年,是一天的痛苦乘以365天。

在線辦公後我發現,同樣的工作,有不同的鬧心。

釘釘、微信、QQ、EM、打卡......在家辦公,先回哪一個?

2020年,突如其來地,大家實現了在家辦公!

小M真實的一天是:

○郵箱裡全是未讀郵件。

○微信上全是小紅點。

○釘釘上全是留言。

○那個小企鵝也一直在閃。

……

要開會,要彙報,要協同,可能還要洗頭......

釘釘、微信、QQ、EM、打卡......在家辦公,先回哪一個?

於是,為了讓大家工作起來不要太“南”,小M為大家整理了一份簡單且很有用的攻略:


01 儀式感、儀式感

既然上班,該洗頭就洗頭,作為當代人的社交基本禮儀,還是要遵守。


釘釘、微信、QQ、EM、打卡......在家辦公,先回哪一個?

相信我,當你穿上睡衣懶洋洋地起來挪到電腦前時,你的思維方式、做事方式、考慮問題的深度和在辦公室裡是不一樣的。

另外,離開家裡的舒適區,比如沙發、懶人椅、床——這都不是好的工作場所。

因為按小M的經驗,這麼舒服的地方,一旦躺上去就會不想起來。

另外,這麼躺著,時間長了對頸椎和腰椎都不太好。

所以,找個能讓你筆直坐起來的桌椅就好,周圍不要有和工作無關的雜物,儘量讓自己保持專注。

02 制定嚴格的作息規律

在家上班很容易懶散,最初一段時間,小M經常睡到十點,起來邊吃中飯邊工作。

要是家裡有娃的,只能一邊看著娃放飛自我,一邊工作。

釘釘、微信、QQ、EM、打卡......在家辦公,先回哪一個?

甚至有一次小M給合作方打電話,都能聽到屏幕那頭打遊戲的聲音。

這的確沒啥效率。

所以,儘量保持和以前上班時一致的作息時間,不然真正返工的時候你還要再經歷一次“痛苦”。

03 縮短在微信上打字的篇幅

能用一句話說明白,就不要寫成論文。

要發的文字裡哪些是廢話,哪些是真正有用的信息,發出去之前自己要清楚。

降低別人的理解成本。

04 養成在心裡寫大綱的習慣

在線辦公很多時候都需要用文字來溝通,比起面對面說話,你就有了非常多溝通前的緩衝時間。

所以,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在心裡打好草稿,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樣做”的邏輯去組織語言,做到每一次出口都能言之有物。

05 在工作時間,讓別人隨時找得到

在家辦公時怎麼體現責任心呢?

那就是在工作時間,是不是能做到有求必應,有應必答。

釘釘、微信、QQ、EM、打卡......在家辦公,先回哪一個?


06 每一件事情都確認響應時間

在線辦公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同事之間的回覆響應時間不確定。

當你有一項週期很短的工作要做時,一定要確保在規定的時間得到上級的確認或同事的回覆。

所以在項目溝通時,結尾一定要加上截止的回覆時間,比如“以上內容請在下午3點前回復確認”。

07 開會前把準備工作做到位

如果開會,那麼在會前需要閱讀的資料、項目背景文件、客戶反饋郵件等,提前用一個文件全部整理出來。

注意是一個文件,而不是一堆文件噼裡啪啦丟出來。

保證開會前一小時所有參會者都收到文件,理解工作目前的情況、進度和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釘釘、微信、QQ、EM、打卡......在家辦公,先回哪一個?

08 高效處理各種社交軟件留言

如何利用各種工作社交軟件提高效率呢?

我們是要先排出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等優先級嗎?

No!

平野友朗在《高效郵件工作法》一書中提到了這樣的觀點:在處理郵件等社交軟件時,不排優先級!


釘釘、微信、QQ、EM、打卡......在家辦公,先回哪一個?

小M第一次看到也覺得很驚訝,但是讀完這本書還是很認同作者的方法。

作者根據對大量商務人士的觀察發現,越是高效工作的人, 寫/回覆郵件越不會排工作優先級。

也就是:與其排出優先級, 不如省下時間著手處理眼前的工作, 反而更能迅速完成工作。

高效能人士不會給需要回復的郵件排優先級, 而是淡定地按照收件順序對收件箱裡的郵件進行回覆, 並立刻著手處理相關的工作。

例如, 你打開的第一封郵件的內容是“請修改網站資料”,大約需要10 分鐘的時間。這時, 如果你手頭剛好有別的工作, 可能會回覆“收到, 我會在XX點之前處理, 請您稍等”。

但是高效能人士會先處理這件事。

不是說回覆“XX點之前處理”不對, 只是“之後有時間了再處理”這種想法,是拖延的思維, 有些危險。

從儘快完成工作的角度考慮, 瞭解郵件內容後立刻著手處理更有效率。

• 優先處理哪項工作好呢?

• 應該先回復誰的郵件呢?

• 把哪封郵件推後回覆呢?

考慮這些問題就是浪費時間,有這個工夫,把手頭的工作一件一件做完不是更好嗎?

其實,處理郵件是處理工作的一個縮影,高效能人士的一個特徵就是桌子整潔,他們從來不會在辦公桌上亂堆放東西。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看到桌子上的資料、電腦上貼的便籤以及日曆本上的記錄等, 會發現“哎? 給XX的資料還沒有做!” “啊! 要調整跟XX開會的時間” ……

一旦被這些事情綁架,別說專心工作了,就連專心寫個郵件都很難做到。

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 要儘量排除會影響工作的因素。忘掉工作的繁簡, 不去管對方是誰, 從整體考慮工作安排。能做到這些, 不僅郵件的處理速度就會逐漸加快,工作的效率也會大幅度提高。

當然,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利用“高效郵件工作法”提高效率,事半功倍,小M推薦你閱讀這本上架新書。


釘釘、微信、QQ、EM、打卡......在家辦公,先回哪一個?

推薦閱讀

釘釘、微信、QQ、EM、打卡......在家辦公,先回哪一個?

平野友朗 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