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也好,瘋子也罷。

我很慚愧在這本書才讀到65%的時候就急於去表達一些觀點,這在我看來是對作者的不尊重。然而本人記性著實不好,就權當是一小部分讀書筆記吧。據我長時間的觀察來看,似乎在洗澡的時候大腦最是活躍,總是能冒出些新點子。而最苦惱的莫過於上滿沐浴露渾身溼噠噠不能及時把這些想法記錄下來,待洗完澡後已經忘記大半。大概是因為腦子裡的水已經被吹乾了的緣故。

關於《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有書友表示,能夠一口氣看完整本書而不受其影響的,大多是天性樂觀、內心強大的存在;還有一部分人中途棄書,品讀過程中感到恐懼不安、思慮過度、不能自已。我相信能夠一口氣看完整本書的應該不在少數,而會因為內容感到恐懼不安和焦慮的,有的可能是因為某些案例產生共鳴,有的則是反覆研究其中的理論和觀點而鑽進了牛角尖。不管怎樣,讀一本書,有所思考,能夠從中得到一些幫助,即有所得。對於那些深入研究探其究竟的讀者,我們是否更應該抱有敬佩之意。

天才與瘋子有太多共性,比如異於常人的執著,或者說是偏執,比如嚴密思維和理論體系。他們能夠做到邏輯自洽(此處暫不討論邏輯是否科學),知識淵博,聰明過人。

我因為種種原因,看書總是斷斷續續,好在閱讀習慣不曾停止。目前為止還沒有為其中某些知識、觀點和思維感到恐懼和焦慮。可能是因為好奇和好玩,只是把每一個案例當做故事來看;也可能是因為閱歷太淺,無法真正理解主角和作者所表達意思;甚至一度我嘗試說服自己,是我不夠聰明。

但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對自己的無知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這個世界信息量太大了,一切又是如此的瞬息萬變。高銘越是往前探索,越是追尋那個答案,越感到迷惑。他不止一次地問自己,究竟什麼才是真實。我們的世界,我們看到的聽到的一切,也許並不是我們感知到的模樣,甚至它並不存在。

慶幸的是,作者在每一個篇章中,雖然有時候提出疑問,但更多時候他站在陳述客觀情況的角度,而不做過多評價。這是作為一部訪談手記最基本原則,也是作者尊重大眾的體現。一方面不以個人主觀去影響大眾的思考和體悟,一方面也是考慮當下時代和社會的接受度問題。我們應該敬佩他的勇氣,在很多層面上。

我總是很容易妥協於自己的淺嘗輒止,不因過度追根究底的思慮而徒增煩惱,並自詡豁達。這大體也是我能把《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這本書看下去的原因,有種似懂非懂的享受,時而略帶停留和思索,時而似是而非地共鳴,卻不再往下深入探尋半分。但是這本書讓我看到了提問和思考的重要性。一次令人回味的談話,依託於豐富的知識儲備,更需要提出好問題。一個好的問題,常常能撥雲見日,以四兩撥千斤。特別是當你面對的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普通人時。

許多讀者呼籲理解萬歲,希望社會能夠以更大的包容度接納這些與我們不一樣的人群。是的,這個群體本身,以及他們之中的許多觀點和認知都值得關注,但需要留意的是,無論他們如何聰明過人,如何毅力非凡,若是因為極端、破壞秩序而造成傷害,都將是文明所無法接受的。

聰明不聰明,其實不是第一位重要的,第一位重要的是自己要能夠承擔自己的聰明和才華,否則都是一紙空談。

天才也好,瘋子也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