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步步驚心》到《清平樂》,葉祖新用了10年丨專訪

採寫:新京報記者 張坤玉

從《步步驚心》到《清平樂》,曾經率真單純的十阿哥如今成了隱忍剋制的張茂則。作為兩個角色的扮演者,在葉祖新看來,是那些曾經看似“不那麼簡單、容易”的人生經歷,讓他如今能更好地理解角色。

從《步步驚心》到《清平樂》,葉祖新用了10年丨專訪

藝人供圖

他說,至今還記得進《清平樂》劇組拍的第一場戲,是他給小內侍們講課,小懷吉犯了錯,他在旁邊聽著他挨訓。

“那場戲我一句臺詞都沒有,但因為是第一場戲,我和導演說稍微等我一下,我就一個人站在那兒,閉著眼睛大概十幾秒,感受這個人物、感受周圍的氣氛。”

背臺詞全靠爛筆頭

最初接到邀約,葉祖新猶豫過,“張茂則畢竟是一個內侍,我有一些拿不準。”葉祖新跟導演說能不能先看看劇本,當天晚上他就把拿到手的五集劇本都看完了,又去網上查了很多關於張茂則的資料,“看完我跟導演說:我一定要演!”

“拿到完整的劇本後,說實話第一遍我沒太看懂,因為裡面有大量的文言文,劇中很多臺詞都是直接從史書上摘錄下來的,甚至很多字我都不認識,要拿著字典挨個兒去查。”

開拍之前,葉祖新一遍遍地看劇本,琢磨臺詞的意思,都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他就在家抄寫臺詞,以便能記得更牢固些。”不僅要背下來,還要去理解,只有理解了臺詞的意思,才能讓這些話說得更順暢。”

從《步步驚心》到《清平樂》,葉祖新用了10年丨專訪

《清平樂》劇照

張茂則於葉祖新而言,完全不同於以往,“我以前所有的角色,都是搖頭晃腦、表情豐富的王爺、富家子弟,一個個都是昂首挺胸的。”作為帝后身側的內侍,張茂則舉手投足,都要符合規矩和情理。

“如果有外臣在,我都會站在官家身後,低頭看著地,聽他們說話。只有我和官家兩個人的時候,因為我倆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我是他最親近和信賴的人,才會正常地去對話。”

當“背景板”得有體力

《清平樂》葉祖新拍了半年,他飾演的內侍張茂則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戲份,還有很多劇情雖然跟他關係不大,但需要他在官家後面當背景。“我發現演內侍這種角色,真的很需要體力,有時劇情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要站在官家身後。”

葉祖新記得有一場戲是上朝,大臣們激烈討論著一件事,那場戲拍了三天,他就在官家身後站了三天。“是真累呀!”葉祖新笑著說 ,“但是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一直看王凱演戲,看他如何處理的,那也是一種享受。”

從《步步驚心》到《清平樂》,葉祖新用了10年丨專訪

其實,拍攝前期葉祖新的心一直沒有放下來。“直到王凱進組我們拍第一場對手戲,導演什麼都沒說,就讓我倆先演,我們演完,導演說了兩個字:舒服。當時我心一下就踏實了,我覺得我找到茂則的感覺了。”

他說,他最喜歡自己的一場戲,是張茂則上吊後,官家來探望他,他向官家吐露心聲,“我們談了彼此間的隔閡,那場戲一直打到我心眼裡,演得我心潮澎湃。”

葉祖新一直覺得王凱的戲演得好,演得舒服,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皇太后薨逝後,王凱飾演的宋仁宗獨自坐在大殿上,側頭問了一句:大娘娘覺得呢?拍攝那天,葉祖新也在現場,他就在旁邊一直看著,後來他還跟王凱探討了這場戲的處理,“我問他那場戲為什麼那麼演,他說他覺得應該那樣演,當時我在一旁看,覺得情緒是不是應該再多一點,王凱說每個人理解的不同。現在播出來再去看,他的處理、他對於人物的理解都那麼到位。”

皇后是一道光,茂則就是一道影子

前幾天,茂則、官家、皇后的關係輪番登上熱搜,茂則對曹皇后的感情也成了大家討論的熱點,在葉祖新看來,如果曹皇后是一道光,那麼茂則就是一道影子,是一直追隨她的保護者和陪伴者。

“但他的守護和陪伴是有分寸的,張茂則是一個懷有大愛的人,當然他對皇后肯定是有私心的,因為皇后那麼優秀,進入皇宮後又那麼孤獨。他更希望官家和皇后能夠好好在一起,只有他欣賞的人過得好,他才能更好地去陪伴。”

從《步步驚心》到《清平樂》,葉祖新用了10年丨專訪

如今的自己才能演好茂則的隱忍

“《清平樂》剛開播的時候,很多人都沒看出來張茂則是我演的。”

說起過去的這十年,葉祖新突然停頓了一下,語氣中充滿了感慨,“這些年其實真的挺不容易的。”《步步驚心》播出後,葉祖新被更多觀眾熟知,那幾年找他的都是古裝劇,“有點把我拍懵了。心想:我就這樣了?”

從《步步驚心》到《清平樂》,葉祖新用了10年丨專訪

《步步驚心》中飾演十阿哥。

從《步步驚心》到《清平樂》,葉祖新用了10年丨專訪

《鐵在燒》中飾演丁丑娃。

後來,機緣巧合下,他接演了主旋律電視劇《鐵在燒》,在劇中飾演丁丑娃,打破了其以往的熒屏形象,“拍完之後,我發現原來我還可以這樣。這種讓我興奮的角色,即使拍完後很久都會一直留在心裡。”此後,葉祖新嘗試了很多新的角色類型,但都沒有太大的反響,“我不想再去拍那種搞笑的,或者和以前相似的角色,也因此,來找我的戲少了。”

他曾焦慮過、自省過,是不是自己走錯了?直到這兩年,心態慢慢平和,“我現在覺得生活是對演員最好的歷練。”也正是這兩年轉變了心態,讓葉祖新堅定一路走下去的信心,“年紀大了,以前那種角色也不會找我了,我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從《步步驚心》到《清平樂》,葉祖新用了10年丨專訪

本文為新京報Fun娛樂(ID:yuleyidian)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從《步步驚心》到《清平樂》,葉祖新用了10年丨專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