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感觉能听懂,自己做题就蒙圈?背后的原因是?

很多家长疑惑:

询问孩子当天的听课情况,他说的都听懂了,但是回家做作业,一问三不知。

看他平时明明很努力,但学习上就是不开窍。

“上课能听懂,做题就蒙圈”,这是很多孩子的通病。

如果孩子出现上述情况,家长务必重视起来,孩子所说的“懂”,是真的懂了吗?为什么懂了,还不会做题呢?

下面我们来分析具体原因:

1

自主思考能力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就要学会多动脑,勤思考。

学习强调主观能动性,要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不是一味依赖老师解决问题。

有些孩子看似上课聚精会神,但只是在机械的听讲,不动笔,不懂脑,没有走心,一节课下来只记住了老师所讲的表面的知识,对重点要掌握的重难点只是一扫而过。

孩子依赖于老师的指导,跟着老师的思路才可以做出题,没了老师的引导,知识就会短路。

再者缺乏钻研精神,一道题只求会解就行了,不会探究其他解法,如此一来,题型稍微有变,就不会举一反三。


解决方法:

要养成自主思考的思考的习惯,掌握老师的解题方法,也要运用其他解法。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作业不要求快,不要敷衍,遇到难题先思考,翻阅笔记,参考书,请教老师,争取把遇到的重难点吃透。

2

听课不记笔记

学习要眼到、耳到、心到、手到,其中“手到”极为重要。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习要勤动笔,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孩子要把学习过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学识,就必须认真地学习记笔记。记笔记不仅能加深印象还能锻炼自主思考能力。课堂跟着老师的思路记笔记,更不容易走神。

孩子上课认真听课和会听课是两种不同的结果,有些认真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眼睛盯着黑板,不动笔,不走心,一节课下来看似听懂了,等第二天学了新知识,又会忘记。

孩子上课感觉能听懂,自己做题就蒙圈?背后的原因是?

会听课的孩子,往往会准备笔记本,做好笔记,一方面加深记忆,一方面记录重难点,便于复习。

要让课堂效果事半功倍,记笔记是重要工作之一。

解决方法:

主要记大纲,重难点及解题方法。老师解题时,记推导思路及老师的解题技巧。

除了易错点和解题思路,要记通过课外学习记补充知识点还有自己的总结及思考。

3

不懂装懂,对学习没兴趣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天赋很重要,学习态度更重要。

有些孩子明明上课没听懂,老师问大家“听懂了没有?“,他也跟着点头。

不懂装懂的原因基本有三个,一是本身对学习没兴趣,就会抱着蒙混过关的心态学习,一节课得过且过,不在乎有没有学会。


二是胆小,不敢提问,害怕老师批评,或者觉得别人都会了自己说不会那就显得很没面子,于是也不懂装懂。

三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确实懂了怎么解题,但由于自己没有深度思考,课后自己做题又做不出来了。

解决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孩子对学习感兴趣才愿意花时间去学。兴趣的培养离不开成就感的获得,父母要多鼓励孩子解决问题,解决一个难题就给孩子一份奖励,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再者,要鼓励孩子大胆提问,课堂之上大家都是初学者,不会因为谁不会而嘲笑谁。主动思考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争取把最难的题在课堂上解决。

4

没有做好复习工作

要真正弄懂知识点,并且加深对重难点的记忆,不仅是听老师讲课那么简单,还要做好复习工作。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习若没有回头看的习惯就容易学过即忘,以至于看到题目不会做会产生恐惧,不愿解题。

对课本的基本知识、定理、定律熟练程度不够,成绩也就自然不能提高。

没有及时复习的习惯,对知识点的认知和印象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所以当时就算听懂了,遗漏了复习这个环节,本来已经学会的内容也可能忘记了。

解决方法:

养成复习的习惯,每次做题前,要先翻阅课本,课堂笔记复习当天和学过的内容。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复习哪个学科的内容,复习多长时间,如何检验学习成果等,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家长也要对孩子的教育严抓紧管,发现孩子有“上课都会,做题蒙圈”的现象,要与老师做好沟通,对症下药。

要让孩子知道,学习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不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要真正把知识学会学透,只有自己真正领会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