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醫保,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買商業保險?

你買商業保險了嗎?

無論是與朋友聊天,還是與客戶溝通。

總有人認為有醫保,根本就用不上商業保險!

但是,你真的瞭解醫保嗎?

我們通過一張圖,來具體瞭解下醫保。


有了醫保,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買商業保險?


醫保是一種實報實銷的保險,在具體的理解以及使用時有很多的細節。

首先,醫保有一定的起付線,並不是花了多少錢都能報銷的。

一般情況下,醫保的起付線在300-1800元。

也就是超過這一部分的起付線才能夠申請報銷。

其次,醫保還有一個封頂線,一般是10-30萬元。

也就是如果醫療費用超過封頂線,那麼抱歉,就報銷到這了。

說到這,你是不是認為花費在這中間的部分就可以報銷了?

還是太天真!


有了醫保,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買商業保險?


花費超過起付線,低於封頂線中間的這一部分還要再仔細區分。

因為醫保的報銷比例有限,一般的報銷比例在50%-70%之間。

剩下的一部分,就需要我們自己掏錢了。

除此之外,還有報銷藥品的問題。

雖然醫保報銷的藥品也挺多的,但是大部分是甲類藥品。

而在治療時,我們很可能會用到一些需要自費的乙類、丙類或者是特效藥,這一部分醫保是不能報銷的!

總的來說,醫保確實是國家給我們的福利。

但是從圖上我們也能看出來,其實醫保能給我們的報銷是有限的。

一旦我們罹患的疾病比較特殊,治療費用很容易就超過了封頂線,那麼僅有醫保的保障遠遠不夠。

或者我們的治療藥物中,需要很多特效藥、乙類藥品,醫保對我們的幫助也非常小。

那麼上圖呈現的,需要我們個人付費的部分,是否有些產品可以幫助我們轉移風險呢?

我把轉移風險和費用的方法,放在了下圖。

有了醫保,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買商業保險?


首先,沒有達到起付線的部分,想要報銷可以購買一份門診醫療險。

一般這類保險,沒有免賠額,小額花費都可以報銷。

其次,醫保報銷比例以外的部分,可以用住院津貼來解決。

再次,對於一些自費項目或者藥品,可以選擇購買類似於百萬醫療險,或者防癌醫療險以及重疾險來轉移風險。

當然,不同的保險適合的人群以及花費不同!在選擇時,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進行選擇。

商業保險的意義也就在於:可以更好的轉移我們個人在治療疾病時,所需要的費用,更好的轉移風險。

那麼在購買商業保險時,我們要怎麼買?買些什麼?

首先,無論是成年人還是老年人,意外險絕對是每個人都必備的一款保險。

對於普通成年人,我的建議是: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先買重疾險,再買商業醫療險。

對於老人,優先買老年防癌險,如果經濟條件寬裕,可以考慮中端型商業醫療保險。

重疾險主要是防大病,因為確診就賠付,保費一般要比低端醫療險高很多。

同時它有一個特點:越早買越便宜,過了50歲再買重疾險就非常非常貴了,所以建議成年人優先買重疾險。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個家庭如果有人患重病,要花的錢不僅是各種醫療費,還有病人和家人的誤工費、餐宿費等各種隱性費用。

所以,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採用重疾險+商業醫療險“雙保險”模式。

商業醫療保險可以用來看病住院報銷,重疾險可以用來彌補誤工費、交通費等隱性花費。

家庭經濟支柱最好補充定期壽險,防止因為任何原因離世,導致家庭中的房貸、車貸等貸款壓力太大,而導致家庭經濟崩塌的情況。

不過,在買保險時需要注意,每款保險的保險合同。

很多人買錯保險,最後沒有得到合理的理賠,都是因為保險合同沒看懂、沒看仔細。

但是由於保險合同的複雜性、專業性,很少有人能夠完全看懂。

專業的事還是要找專業的人。


錢耳朵保險規劃師們擁有超過五年的從業經驗,能夠從5000+的保險產品中選出高性價比的產品,幫助用戶節約30%保費。


有了醫保,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買商業保險?

2019年錢耳朵保險規劃師服務了上千家庭,為眾多家庭解決了保險困境,獲得超多用戶一致好評。

有了醫保,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買商業保險?

保險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