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延庆:永载中华纯孝文化史册的上高人

易延庆:永载中华纯孝文化史册的上高人

易延庆,字瑞世,号余庆。宋代人(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三月生)。千春北乡钦仁团(今江西省上高县田心镇人)。

易延庆,唐状元——易重之曾孙,南唐雄州刺史易赟之子。宜春上高易氏族谱记载:重公生璠公,璠公生赟公,赟公居筠州(今上高)生延庆公。

易延庆:永载中华纯孝文化史册的上高人

延庆公自幼聪慧,涉猎经史子集,尤长声律,长慈顺,以德行称。显德四年(公元957年),周师克淮南,赟归朝,授道州刺史;以父荫为奉礼郎,亦授大名府兵曹参军,后为大理评事、大理寺丞,屡知临清县,再改知端州。

宋乾德末(约公元968年),赟卒。延庆公居丧结庐于墓侧,手植松柏数百株,旦出守墓,夕归伺母。未几,有紫芝生于墓之西北;翌年,又产玉芝十八茎。葩萼扶苏,远近从观者以百计。能文者赠之诗赋歌谣,或有绘而为图。翰林徐公铉、谏议薛公映,俱作有诗,颂扬其孝感。本州将表其事,延庆恳辞。逢父生日,延庆公五鼓往拜,乃设酒铺肴如父生时,奉养尽恭。至暮而返,告母曰:父似今日喜欢矣!

服阙,未几,会诏下,采天下忠孝之士,与选。延庆以母疾固辞,不赴,未仕。至太宗朝复诏,擢大理寺丞。居官所得秋毫,均置母处,酌可受者受之。凡人有馈物,必先告母曰此自何人为何事送来,问母可否?母曰可受即受之;母曰否,即重宝皆不受也。

历数年,母卒,以葬辞官,后藁殡数年,尝司建安市征,及母葬有期,私归营葬,掩塘而返。知军扈继升,言其擅去职,坐免所居官,复庐墓侧数年。母平生嗜栗,延庆乃植二栗树于墓侧,后长而连理枝生。苏公易简、朱公台符,俱有赞颂褒美。

尚夜行,无一人侍,值虎盛,闻山中有声曰:“孝子来,避一时!” 延庆公以孝行感召天地,当时朝野文人士大夫均称其为纯孝先生,宋太宗也倍受感动,加封延庆公为“纯孝先生”,后旌赐其坊曰“纯孝之门”。延庆公也成为天下皆知的大孝子。“孝”文化流传千古,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文化。

后来,延庆公出任知端州。

现南昌、九江、抚州、萍乡、吉安、宜春、上高等地易氏族谱记载,延庆公之子:开、迁、兴、音、立、纶为各地开基祖,其堂号以:纯孝堂、玉芝堂、紫芝堂、瑞芝堂、植栗堂命名。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四川、重庆、广东、福建、广西、云南、贵州、陕西、台湾等地,凡涉上述堂号的易氏族人,均由江西、湖南迁徙而去的延庆公后裔。

易延庆:永载中华纯孝文化史册的上高人

后记:

此文根据

1、《宋史》第456卷•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孝义篇《易延庆传》

2、江西省宜春《袁州府志》

3、宜春《上高县志》

4、各省、市、县、地方《易氏族谱》

上高田心延庆公后裔:

易秋根 收录整理

2019.11.29

易延庆:永载中华纯孝文化史册的上高人

易秋根近照

编后记


“纯孝先生”的纯孝精神的感召下,千百年来,上高大地乃至全国各地,相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孝子孝媳,脍炙人口的经典事迹。

现在,“延庆纯孝”巨型大理石浮雕树立在上高县锦阳广场上。

易延庆:永载中华纯孝文化史册的上高人

易延庆:永载中华纯孝文化史册的上高人

易延庆:永载中华纯孝文化史册的上高人

易延庆:永载中华纯孝文化史册的上高人

锦阳广场巨型浮


易延庆:永载中华纯孝文化史册的上高人

关注上高飞微信公众号,阅读上高故事。

相关阅读:

1、上高人文历史星空摘星:状元在上高

2、上高人文星空撷星:刘伯温学艺上高

3、上高人文星空撷星:苏辙笔下的上高

4、【上高人文】上高县第一位榜眼:郑秉恬

5、【人文历史】上高进士之首:易重状元

6、【上高会战】磻村易氏祠堂曾是上高会战的临时学校?还是宣讲机构?

7、【上高人物】黄懋材:近代中国外交家、地理科考学家

9、【上高人文】孝感天地的“纯孝先生”易延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