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成功的原因也可能是失敗的伏筆,要找到增長與安全的平衡

馮侖:成功的原因也可能是失敗的伏筆,要找到增長與安全的平衡

封面題圖|《速度與激情》

前些天,馮叔在「風馬牛地產學院」和「八點地產學院」聯合發起的直播活動《房地產的未來不止是蓋房子、賣房子》中,談到了地產行業目前面對的困境,以及解決難題的各種辦法。我們整理了其中的部分內容,分享給大家。

直播|馮侖

文字整理|風馬牛 (公眾號:馮侖風馬牛)

疫情期間,很多行業都「按了暫停鍵」,地產行業也如此。通過一些公司一季度的季報,我們可以看到,跟去年同期相比,銷售類房地產基本上都減少了 15%-20%。部分公司整個 2 月份甚至顆粒無收,雖然 3 月份恢復到去年同期的 50% 左右,但合到一起,整個一季度出現了負增長。這對地產公司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

4 月份,銷售類的住宅企業,大家認為,能恢復到 60% 到 80%。如果 5 月、6 月以後疫情過去了,或者至少是穩定住了,地產公司還要往上追,才能把銷量追回到去年同期的水平。

另一方面,即使災難過去了,也未必永遠不再來。未來,影響行業發展的各種情況還可能發生,所以,在疫情導致行業出現停頓時,除了要解決眼前的問題,我們也在做一些思考:

未來我們應該怎麼樣更好地發展,從而有能力更好地應對類似的危機?

1

成功的原因也是導致失敗的因素

在全球範圍來說,住宅類的開發公司,競爭的核心就三件事:規模、成本、速度。要想快速成長,就得利用規模優勢,控制好成本,同時實現快速週轉。過去很多住宅類房地產企業快速崛起,依靠的都在這三點。

然而,同時追求成本、規模、速度,就會面臨一個問題:如果市場需求突然發生變化,速度一下子變慢,比如這次疫情導致沒市場、沒客戶了,企業就可能發生危險。一般來說,要在規模和速度上爭勝,槓桿就會相對比較高。一旦市場突然性地快速萎縮,而槓桿沒有降下來,企業面臨的壓力就會很大。

成功的因素也是導致失敗的原因。就像一個快速跑步的運動員,突然停下來,可能會猝死。他的身體機能被調動起來了,能支持他快跑,可是一下子就停下來,會出意外。

快速成長的企業也是這樣,導致它快速成長的優勢,在環境、市場突然發生變化後,也會成為它猝死的直接原因。

所以,全世界的住宅公司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會兩難。

馮侖:成功的原因也可能是失敗的伏筆,要找到增長與安全的平衡

舉個例子來說,帕爾迪(Pulte Homes,Inc.)是美國住宅開發領域的巨頭之一,創辦於上世紀 50 年代初,50 年代末開始集中做住宅,之後一度成為美國最大的住宅開發公司,也曾是國內諸多地產公司學習的標杆。

帕爾迪在很長的一段時期裡,是一個在規模、成本、速度三個方面,競爭力都非常強,持續快速奔跑的公司。它的長期戰略分成橫向鏈條的擴張和縱向鏈條的擴張。

所謂橫向鏈條,就是把目標人群細分成首次置業人群、首次改善人群、養老健康長者,等等,按照生命不同的時段來細分,配合不同年齡的需求來豐富產品線。

縱向鏈條就是從原材料、製造業等方面不斷升級,用工業化的方法來做住宅,同時還給客戶提供金融服務,裝修服務,物業服務,等等。此外,還用多種方式不斷增加土地儲備。在美國,土地儲備分成兩種,一種跟我們一樣,買地;還有一種叫期權式儲備,付一個定金,就擁有了期權,也就是選擇權,未來幾年內如果要開發,就把剩下的錢都付了,如果不開發,時間一到,定金就被土地擁有方吃掉了。

一直以來,帕爾迪發展得都不錯。但是,在 2007 年到 2009 年之間,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危機導致很多金融服務的鏈條崩潰,同時市場急劇萎縮。在這種情況下,帕爾迪股價下跌,現金流出現短缺。而在這之前,除了銷售收入帶來的現金流,帕爾迪因為股價比較高,所以可以通過股票質押去做融資,用融資性現金流和債務現金來補充經營收入。

馮侖:成功的原因也可能是失敗的伏筆,要找到增長與安全的平衡

次貸危機發生以後,帕爾迪的銷售收入大幅度減少,但債務並沒有減下來,而且要支付土地的錢、人工的錢,其它供應鏈上的錢,企業差一點就完蛋了。

這個時候,它是怎麼做的呢?

跟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國內房企一樣,高增長的時候「買買買」,市場萎縮的時候,唯一能活下來的辦法就是「賣賣賣」。賣什麼?賣地、賣項目、房子打折也要賣,總之,盡一切可能把現金拿回來,目的就是降低槓桿、減少債務。

帕爾迪用「賣賣賣」這一招活了下來。危機過去、經濟恢復以後,再進入下一輪的發展。在這之後,帕爾迪就把「安全」視為和「增長」一樣重要的事情了。

2

住宅開發類公司的財務安全指標

帕爾迪的這段經歷,讓大家去思考,住宅開發類的公司怎樣才能夠兼顧增長需要和安全需要?通過研究發現,地產公司,尤其是從中、美兩國的這類公司,財務安全是有一定經驗數據、經驗指標的。

第一個指標是銷售額。

銷售額是淨資產的 2 到 3 倍,是安全的。也就是說,銷售額並不是越多越好。

如果公司有 100 億的淨資產,300 億的銷售額應該是安全的。如果公司淨資產 100 億,銷售額到了 500 億,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槓桿用得大,買的地多。賣的速度快,銷售額就大。不加槓桿,是做不到 3 倍以上的。

但是,如果淨資產 100 億,銷售額也是 100 億,也不好,這是效率太低。也就是說,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不緊不慢;銷售額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

馮侖:成功的原因也可能是失敗的伏筆,要找到增長與安全的平衡

第二個指標是淨負債率。

淨負債率應該在 30%-50% 之間。總資產負債率不要高於 70%。淨負債率是一個償債能力指標。如果淨負債率在 30%,一塊錢現金對應 3 毛錢的債務,這是安全的。

如果對比香港和內地的地產公司,一般來說,內地開發類房企淨負債率大部分都在 70% 左右,而香港都在 50% 以下,有一段時間,香港前 10 家公司的淨負債率都在 15% 到 30% 之間。所以對比而言,香港的公司安全性更好。

第三個指標是淨現金流。要做到淨現金流為正。

不論從國際上還是從國內來看,把這三個指標掌握好,就能夠解決快速增長和企業安全之間的平衡。

就像快速奔跑的運動員,一邊跑一邊監測心率一樣。住宅開發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也要關注這三個指標。這三個指標和增長率是配合的,那麼增長就是健康的,企業的發展也會是安全、可持續的。


圖片來自網絡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