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學專列”讓青年追夢之路更安全舒暢

“復學專列”讓青年追夢之路更安全舒暢

“復學專列”讓青年追夢之路更安全舒暢

“復學專列”讓青年追夢之路更安全舒暢

漫畫:蔣悅

在經歷“超長假期”後,隨著“復課模式”逐步開啟,無數高校學生開始陸續返回校園。據媒體報道,山東、四川、廣西、甘肅、新疆等地的鐵路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先後開行了多趟“復學專列”,讓我們彷彿看到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中國,正隨著人流、車流變得更加繁榮富強,也讓我們切實感受到新時代青年在中華大地的追夢之路正變得更安全舒暢。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們蝸居在家太久了。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以武漢為主戰場的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大家都盼著早日返校復課。登上去遠方復學的專列、搭乘返回校園的包車、回到親切熟悉的校園,青年風華正茂、朝氣蓬勃,洋溢著向上的青春氣息。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社會的生氣正在逐步恢復,被打斷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正在漸次迴歸。從他們身上,我們也能強烈感受到當代青年是有遠大理想的一代,是很好學上進的一代,也是能夠擔當大任的一代。

“復學專列”提升高校學生出行安全指數。疫情發生後,教育部門提出“停課不停學”,積極開辦網課、開展在線教學,不過各地學習效果和教學進度都不盡相同。為確保高校學生及時安全返校,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秩序,鐵路部門量身定製“復學專列”,滿足返校學生的出行安全、快速、有序。比如說,在各個車站為學生提供專人聯絡、專窗取票、專用通道、專區候車、專人引導等“五專服務”;在運行列車上配備應急藥箱、體溫計、聽診器等應急醫用器材和藥品……對於廣大青年而言,一趟趟安全溫馨的“復學專列”,既打通了他們復學之路上的“堵點”,也及時補上了出行難的“斷點”,各項貼心舉措更是切實增強了大家疫情下出行的安全感。

“復學專列”彰顯鐵路部門深厚為民情懷。追夢之路,有幾多安全,就有幾多艱辛。讓青年追夢之路更安全舒暢,是無數奮鬥者的期待,也是不少奮鬥者的目標。要把數百成千名高校學生從老家運抵學校,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除了我們看到車站的引導人員、列車上的乘務人員在平凡崗位奮鬥外,背後還有火車駕駛人員、車輛檢修人員、運行調度人員等一大批“幕後英雄”在盡職盡責守護,以及鐵路部門和各地政府、高校的精準對接。如此用心用情的付出,看似普通尋常,實則是鐵路人將濃濃為民深情化為了實際行動,把溫情和熱情融入了服務細節。對於鐵路部門來說,一趟趟飛速馳騁的“復學專列”,不僅詮釋出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初心,更讓無數青年感受到了國家惠民政策的溫暖。

“復學專列”凝聚民族偉大復興磅礴力量。當青年追夢之路更安全舒暢,他們奔跑的速度就會更快,圓夢的機會就會更多。現在的高校學生大多都是二十歲左右,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時,很多人還不到五十歲。民族復興,既是當代青年責無旁貸的大使命,也是建功立業的大舞臺。對於國家民族而言,一趟趟駛向未來的“復學專列”,能夠助力更多的學生儘快返校,讓更多的青年有學上、有書讀,讓他們既做國家發展的見證者、受益者,又做民族復興的參與者、推動者,還能使整個社會煥發出明媚的青春色彩、動人的青春活力,更能激勵他們把個人青春夢想融入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壯闊奮鬥之中。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穿越大江南北,馳騁城市鄉村,一趟趟開往春天的“復學專列”,正讓無數高校學生的返校之路變得更加安全溫馨,也使廣大青年的追夢奮鬥之路變得更加舒適通暢。面向未來,生逢其時、重任在肩的廣大青年,一定會接過、接好時代“接力棒”,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擔負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奏響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文章來源】南方雜誌黨建頻道

【作者】王玉星

【責任編輯】劉家業 林琳

【文字校對】華成民

【統籌】林若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