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貼優秀標籤,能否讓孩子變得優秀?抓住這5點其實更重要

如果有一天,世界真的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了,這個世界就真的亂了。

我們以為優秀的就真的非常優秀,我們認為差勁的就真的很差勁,這個世界失去本來的準則就不可能存在。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沒有任何一父母不是發自內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最優秀。

如果我們自己意念的都能實現,全世界的兒童醫院和兒童行為矯正機構都得歇業關門了。孩子優秀與否與給孩子是否貼優秀的標籤關係不大。

給孩子貼優秀標籤,能否讓孩子變得優秀?抓住這5點其實更重要

我本人是90後,電視劇《血色浪漫》熱播的時候,我十幾歲的樣子,被鍾躍民那一波大院孩子深深的吸引了。

他們在劇中就是別人眼中的壞孩子,打架、無所事事,都快被鄰居釘到恥辱柱上了。

他們在別人異樣的眼光裡生活了好多年,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知道他們中的好多人都成長為祖國的棟樑之才。

你以為的只是你以為的,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真正優秀的人是不會被你的觀點所左右的,而活在別人眼光裡的人,充其量也只是普通人。

給孩子貼優秀標籤,能否讓孩子變得優秀?抓住這5點其實更重要

孩子因為一時的優秀而被貼上優秀的標籤,但是這個標籤並不代表孩子永遠就是優秀的。

只有戒驕戒躁,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延續這種優秀標籤的價值才能算是優秀的孩子。

大多數孩子都會因為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頂著一時優秀的標籤在與優秀背道而馳的路上漸行漸遠。

給孩子貼優秀的標籤根本不能使孩子變的真的優秀,充其量能給孩子一份鼓勵,讓孩子多一分信心。那究竟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孩子變的更加優秀呢?

給孩子貼優秀標籤,能否讓孩子變得優秀?抓住這5點其實更重要

1、客觀看待自己的孩子

人一戴上情感的眼鏡看事物,整個世界就會大不相同,父母也不能例外。

有的人覺得孩子還是自己的親,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有的人因為恨鐵不成鋼,看見自己的孩子不論做的好壞與否,都是一肚子氣,變著法的打壓孩子的積極性。

這兩種方式都是不可取的,要識廬山真面目,須到山門外。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客觀的看待自己的孩子我認為是可取的。任何一個孩子都是有兩面性的,他有與生俱來的優點也有從孃胎帶出來的缺點。

這個不是我們所能左右的,我們要做的是坦然接受。

給孩子貼優秀標籤,能否讓孩子變得優秀?抓住這5點其實更重要

有的人和孩子相處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還不清楚孩子真正的喜好和厭惡。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沒有打破角色設定,當爸爸的永遠站在爸爸的角度看問題,做媽媽的完全站在媽媽的角度做事情,沒有與孩子交心。

當你什麼時候能和孩子一起開心的觀察七星瓢蟲,高興的和孩子一起給哈士奇帶上小丑的帽子,你就真的和孩子站在同一個角度看問題辦事情了。

你可以把自己稱作童心未泯,也可以把自己稱作推己及人。當你和孩子玩在一起的時候你才能驚奇的發現原來我的孩子的觀察力如此細緻,原來我的孩子在做事的時候有些急躁,孩子的優點和缺點一目瞭然。

2、合理的引導孩子

當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都擺在自己面前的時候,其實扛大活的時候才真正來了。

當這一切擺在你的面前的時候無疑你是蒙圈的,該怎麼處理,該拿捏到幾分都是需要火候的。

給孩子貼優秀標籤,能否讓孩子變得優秀?抓住這5點其實更重要

合理的引導分為正引導和反引導,我個人認為正引導通俗的來講就是發現孩子的長處然後加以引導使其成為優勢。

比如說孩子性格外向可以逐步引導孩子學習演講或者播音主持,使孩子的優點得到合理的利用,因勢利導。

反引導通俗來說就是通過一些和孩子本身的缺點相違背的事,使孩子在生活中自動屏蔽自己的缺點。

比如孩子做事粗心,可以引導孩子做一些磨鍊心性,容易使注意力集中的事。我小時候做事也比較粗心,我媽就讓我幫她摘菜,剛開始的時候也挺心煩的,時間久了發現自己的耐心和注意力都得到了鍛鍊。

這種引導最好是如春雨一般,潤物細無聲,在不動聲色中、在與孩子的快樂相處中巧妙的加以運用。

3、調整一個好心態

中國人追求的境界中有一種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更要做到這一點。

不要開口閉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優秀,別人家的孩子有多乖,別人家的孩子有多體諒父母。

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也只是別人家的,不是你家的,在這種反覆的嘮叨中不僅會亂了自己的陣腳,也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給孩子貼優秀標籤,能否讓孩子變得優秀?抓住這5點其實更重要

做父母也要有大將風度,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要相信自己的付出會有回報,只要給孩子的底子打好,給基礎打牢,即便在短期內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會不如別的孩子,要知道人無完人,金無足金,這些也不影響我們的孩子成為優秀的人。

要把眼光放遠一些,不要計較短期的得失,人生是場馬拉松,跑到好結尾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4、注重孩子創造力的培養

好多人沾沾自喜自己的孩子會背多少古詩,我覺得這沒有什麼讓人驚喜的。

我不是說讓孩子背古詩詞不好,只是背古詩詞只是體現了孩子模仿能力和記憶力,相對於這兩種能力,創新力是更重要的。這種創造力更多的體現在想象力和動手能力上。

給孩子貼優秀標籤,能否讓孩子變得優秀?抓住這5點其實更重要

提高孩子的想象力,拓寬孩子的想象的空間。當你指著太陽問孩子像什麼的時候,孩子不僅能回答出像皮球,還能回答出像火刺蝟等好多種事物的時候,你可以欣慰的笑一笑了。

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孩子的動手能力越強,頭腦越靈活。在保障孩子的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孩子多動手,多參加手工活動,嘗試大膽的改裝一些東西。這些會讓孩子的未來受益匪淺。

5、多聽聽孩子的心聲

多和孩子溝通,多傾聽孩子的心聲。世界上除了風聲、雨聲需要傾聽,孩子的心聲更需要傾聽。

那裡是你走入孩子世界的一座橋,那裡也是孩子力量的源泉。有的孩子比較早慧,很小的時候就明白自己要做什麼,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果你能傾聽到孩子的心聲,可以讓孩子少走彎路,在力量允許的範圍內可以多給孩子一些幫助。

給孩子貼優秀標籤,能否讓孩子變得優秀?抓住這5點其實更重要

除了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也要善於觀察孩子,九球天后潘曉婷能夠取得事業的成功得益於父親的細心觀察。

在潘曉婷第一次接觸檯球的時候,居然第一杆就把球打進了。

細心的父親感覺孩子在打檯球方面有天賦,馬上請專業老師對孩子進行輔導。千里之行積於跬步,潘曉婷第一步的邁出和父親的細心觀察是分不開的。

孩子優秀與否父母其實能做的就是正確引導,充其量只是外部因素的影響,更多的還需要孩子自己的內因起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