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J不带B,文明你我他


昨日吃完晚饭,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和海哥去散步。

天色尚早,天气微凉,我穿了两件衣服。里面是一件米白色不规则裙摆背心裙,外面套了一件五分袖的夏装无扣外套。

过了别墅区那座两边开满黄蝉花的花桥,海哥给我拍了背影照,往左转的时候,我突然心血来潮,把外套张开来,被海哥拍到,然后给我看照片,笑嘻嘻地说我:好JBSB的样子。

回到家后,我发了个朋友圈。

一军嫂朋友评论说,海哥还能再逗比一点吗?我回复说,好粗鲁,说三句话,有两句话里夹了“他妈的”,还有一句夹了JB二字。她又回复过来说,符合符合!这群兵哥哥傻屌起来就是这个样,没毛病了。配合着擦汗、大笑的表情。

没过一会儿,另一个军嫂神评论:说J不带B,文明你我他。

我狂笑出声。第一次看到这么彪悍的句子。

记得刚认识海哥时,听着他满口的“他妈的”,我觉得好粗鲁,觉得他是在骂人,和他吵架,特别反感他说“他妈的”。后来才知道,“他妈的”已经成了他口头语,或者类似于语气助词一样,随时随地脱口而出。

我多次要求他改掉这个坏习惯。他说习惯了。直到有次才四五岁的糖果宝宝脱口而出“他妈的”,他才意识到自己说粗话对孩子的影响。虽然直到现在,他还是动不动来一句国骂,但是比起之前,还是少了很多。

古往今来,上至将相,下至走卒,说粗话的真是大有人在。比如国民党总统蒋介石的口头语“娘希匹”,小说《水浒传》里的粗汉子李逵对“鸟”情有独钟,“等什么鸟人?”“嘴里淡出个鸟来!”。电视剧《亮剑》李云龙的口头语“你他娘的”。这是比较直白的粗话。

古代人骂人是带着诗意的。比如“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客尝”,翻译成现代话就是两字“婊子”;还有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夫子,骂起人来也是别有一番风趣“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再往上,还有《诗经》里那首著名的《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这个骂得也是蛮畅快淋漓。

我们国家地大人多,各地骂人口头语都不同。粤语里最经典的是“丢你老母”,四川人喜欢说“狗日的”“瓜娃子”“龟儿子”,湖南有部分地区的人说“猪嬲的”,桂林人说“哈卵”,北京人骂“傻逼”“牛逼”。说到这,先聊一个小插曲。

有次糖果宝宝周末回来,吃饭的时候,一家三口边吃边聊。糖果宝宝讲了一个什么词,我不记得了,反正是用词不当。我就跟她说,如果不完全了解一个词的意思,千万不要用它,不然,会引起笑话的。我讲了一个网上看到的段子:有一个外国人,初来中国,对中文很入迷,常常听到他的中国朋友说谁谁牛逼的话,他就问是什么意思。他的中国朋友说,在中文里“逼”是很厉害的意思。有一次,他的一个中国朋友家宴,请他做客,饭菜是他中国朋友妈妈做的,于是他就对中国朋友说,你妈逼。

海哥和糖果宝宝听了,狂笑不已。

说到西方人,西方人也是很多骂人的词的。看美国大片,最常见的有“shit”“fuck you”“bitch”。当然还有一些其他骂人的话,只是我不太了解。

有一次,我看一个女作家游记,说她带孩子在国外出游的孩子交了几个外国小朋友,最先学会的就是骂人的话,但是孩子并不知道它的意思。

可见,号称文明的西方国家,也是粗话多多的。

说回海哥,海哥在外面还是很注意口头语的,一面对他的战友,面对我,就很随意了,随时来一句“国骂”。有时候听着他和战友聊天,粗话连篇的时候,就想笑,那是他最本真的模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