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关乎蜀汉未来,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和马超?

相信经常看《三国演义》

或者对《三国志》有所了解的朋友肯定知道夷陵之战,这是蜀汉创立者刘备亲自指挥的最后一场战争,也是蜀汉政权建立以来最大最惨烈的一场战争。夷陵之战被后世学者称之为关乎蜀汉未来的战争,因为赢了,刘备就能趁机夺取孙权的大部分领土,但输了就会将之前攒下的老本赔个干净。

夷陵之战关乎蜀汉未来,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和马超?

作为后世之人我们自然是知道刘备战败了,而且是被首次担任东吴大都督陆逊用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净。此战失败后刘备退守白帝城,并在这里完成了向诸葛亮托孤的蜀汉政权交替。但今天我们不说这些,就只是聊聊作为这么重要的一场战争,身为主帅的刘备不会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可他为什么还是不选择带上诸葛亮与马超呢?毕竟这二人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

夷陵之战关乎蜀汉未来,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和马超?

对于这件事儿笔者有这么几个看法,可以和大家一起聊聊。

其一,为何不带诸葛亮

相比为何不带马超来说,不带诸葛亮是最为大众所不解的。因为看过三国(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对于刘备的重要性,比荀彧陈琳郭嘉等加起来对曹操的重要性还要大。但笔者说句实话,刘备自然知道诸葛亮对自己的重要性,所以他才不会带诸葛亮上阵,有疑惑的朋友先不要着急,听笔者慢慢说。

夷陵之战关乎蜀汉未来,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和马超?

首先,夷陵之战发生在蜀汉新立之初,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家,蜀汉的建立几乎完全是搭建在刘备的个人威信之下,假如说刘备出了意外这个国家会顷刻间土崩瓦解(历史也证明了这句话)。因此,刘备必须派一个可靠的人来镇守国内,不然万一有人在他出兵的时候,在他背后捅刀子那可就麻烦了。

而这个人在当时的蜀汉来说只能是诸葛亮,因为张飞要负责跟他会和一同讨伐东吴(路上被范强张达所杀),而魏延当时资历不足,其他也就没谁了。

夷陵之战关乎蜀汉未来,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和马超?

其次,蜀汉新立的地盘都只是勉强镇守,哪怕刘备在的时候各地也是经常掀起叛乱,而这些仅靠武将镇压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必须得文臣来安抚,而这个也只能由诸葛亮来做。

最后,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几乎是倾国而出,虽然没有史料上说的那么夸张(几十万)但五六万大军还是有的,而蜀汉地盘狭小,所以大军的粮草补给也非常困难,因而这些也得有一个可靠人来负责,没有意外,还是得诸葛亮来。

因此,不是刘备不带诸葛亮,而是他实在带不了,因为当时蜀汉内部没了诸葛亮与刘备根本就动不了(也不排除诸葛亮不想和兄弟交手的这种腹黑理由)。

夷陵之战关乎蜀汉未来,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和马超?

其二,为何不带马超

马超作为后世的五虎上将当时的蜀汉巅峰武将,对于刘备来说自然是非常有用的,但说句实话,以当时的情况来说,马超也不是不想带,而是带不了,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马超是降将,而且有弑主的前科(马超的全家当年都在曹操手中,可马超却毅然决然地发动叛乱,导致全家被杀),因此马超对于刘备来说其实一直都是把双刃剑,虽然马超可以杀敌,但也可以伤己,而且当时刘备不认为自己会失败,因此就没有带马超。

夷陵之战关乎蜀汉未来,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和马超?

其次,蜀汉新立时很多武将和文臣都有自己的势力,文臣有抱团取暖,武将有自己的兵马可供使用。但这些人当中唯独不包括马超,因为马超来投奔刘备时几乎是孤家寡人,史料上甚至只说马超和马岱来了。所以可见马超在蜀汉是没有兵马的,笔者甚至想说,对于蜀汉来说,马超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象征(马超的实力在当时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马超虽然离开了凉州,但是在凉州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所以说,带不带马超其实都无所谓,因为他对于这会儿的刘备来说就是一个吉祥物(战场上你一个人再能打也不可能是千军万马的对手)。

夷陵之战关乎蜀汉未来,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和马超?

综上所述,刘备出征东吴之所以不带诸葛亮与马超,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能带(也不敢带)!因为不带,他还有赢得希望而且心也比较安。但要是带了,老巢的安全(史料没有提马超后来的事儿,但笔者估计他应该也是在某个地方做镇守将军,毕竟马超也是假节),粮草的保障都会受到影响。文章最后笔者再多嘴一句,其实带不带诸葛亮对于刘备来说可能也没有太过重要,因为在他看来,诸葛亮也就是个管内政的,军事嘛,还是算了!

参考资料:《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