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是機會還是陷阱,家電廚衛企業與商家一定要理性的看待!

李錦波‖撰稿

一場意想不到的疫情,讓直播帶貨衝上了市場風口,現在這股熱潮呈現了愈演愈烈的勢頭,羅永浩首場直播交易額就超過了1.1億、薇婭直播賣出4000萬、年僅23歲的快手主播蛋蛋更是一舉創下單場4.8億銷售金額,現在連政府官員中的市長、縣長、鎮長們,也開始了通過直播帶貨為本地農副特產做直播銷售推廣。

直播帶貨是機會還是陷阱,家電廚衛企業與商家一定要理性的看待!

直播帶貨這樣的銷售模式現在也幾乎覆蓋了所有行業,‘人人皆渠道’的網紅經濟下的新零售帶貨效應,讓直播間成為各行各業企業品牌快速變現的首選平臺,在波波老師近來走訪的幾個家電廚衛企業中,也在圍繞直播帶貨這種新銷售模式要不要立即跟進、如何跟進在開展調研,都在為全網直播帶貨的試水做準備。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直播帶貨已經是馬雲說的新零售中的營銷模式之一,但直播帶貨具有兩面性,它有如一把雙刃劍,舞好了能夠‘強身健體’,舞不好可能就會‘傷身’,甚至危害到企業品牌的‘要害與生命’,尤其是資金、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品牌在選擇這條路時應該慎之又慎。

從以往直播帶貨的效果與流程看,要做好直播帶貨應該離不開這‘四維’要素:1.海量的粉絲,2.專業的運作團隊,3.一定的資金實力,4.有性價比的產品與品牌認知;如果沒有海量的粉絲,可以通過網紅自帶流量去解決,當然聘請網紅的費用成本非常高,現在知名的網紅的費用都是百萬起步,如果網紅不紅導致粉絲不夠,還可以花巨資金去平臺做引流,只是引流需要的資金實力現在越來越高了。

直播帶貨是機會還是陷阱,家電廚衛企業與商家一定要理性的看待!


直播帶貨是機會還是陷阱,家電廚衛企業與商家一定要理性的看待!

還有直播帶貨這個整套流程需要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裡面的角色很多,像平臺、電商公司、直播機構、資源整合者、網紅、粉絲等,個人或者幾個人的小團隊,很難讓這個產業鏈條順暢的運轉起來,所以專業的運作團隊非常重要,在很多還不能夠提前設定與預估的前提下,聘請這樣專業的運作團隊費用也是非常高昂,一般的中小品牌企業根本承擔不起。

有性價比的產品現在不難找到,但有消費者認知的品牌很少,我們知道,直播帶貨中如果消費者面對的是一個完全不瞭解熟悉的品牌與產品,銷售的轉化率是不會理想的,活動產生的直接銷售會大打折扣,目前廚衛電器行業因為沒有經歷過大洗牌,能夠建立消費者認知的品牌企業非常少,目前僅頭部一線品牌企業才可以稱得上有一定的品牌認知,大部分二、三、四線品牌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都無法實現品牌認知,如果貿然開展直播帶貨活動,實際的銷售效果應該是可以想象的的。

對具備上面這四維要素的品牌企業,可以肯定直播帶貨是機會是蜜糖,是最好、最快變現新零售營銷模式,像家電空調行業中的頭部企業中格力、美的,就已經開始全面對接直播帶貨這種新零售模式工具了,格力董明珠就號召9萬名員工開個人網店,打造個人IP開展全員營銷,美的空調重點推行‘百萬主播計劃’,快速落地直播帶貨這一新的商業模式。

直播帶貨是機會還是陷阱,家電廚衛企業與商家一定要理性的看待!


直播帶貨是機會還是陷阱,家電廚衛企業與商家一定要理性的看待!

對不具備上面這四維要素的二、三、四線品牌企業,可以肯定的說直播帶貨是‘砒霜’,是引導企業品牌帶向一個不知道深淺的‘陷阱’中去,如果二、三、四線品牌企業在沉迷於‘既不叫好又不叫座’的直播帶貨,浪費消耗寶貴的時間和有限的資源與資金,而沒有去幫扶當下最需要扶植的線下實體店商業合作伙伴,品牌企業的命運、線下實體店商業合作伙伴在疫情後的命運,具有非常大的危險性。

可以說“銷服一體化”服務化營銷,是當下最適合二、三、四線品牌企業與線下實體店商家的新零售商業模式,今天我們市場的各行各業也都在向服務領域在轉型,市場也正從過去的‘先銷售後服務’,轉變為今天的‘先服務後銷售’的商業模式,在今天諸多營銷技巧與方法中,唯有服務才能夠真實的產生並建立用戶口碑,實現用戶主動轉介紹,從而實現客戶裂變,服務成為產生口碑、轉介紹、裂變等核心要素的唯一;

市場是公平的,對家電廚衛中小企業在關上‘直播帶貨’這張門的同時,也開啟了一張‘銷服一體化’服務化營銷的生門,同理在對家電廚衛中小企業在關上了‘精裝房’這張門的同時,也開啟了一張‘汰舊換新’的市場生門。

直播帶貨是機會還是陷阱,家電廚衛企業與商家一定要理性的看待!


直播帶貨是機會還是陷阱,家電廚衛企業與商家一定要理性的看待!

西方哲言云:你的財富永遠與你的認知成正比;對‘直播帶貨’與‘銷服一體化’這兩個新零售營銷模式的選擇,是決定了疫情後的市場環境中能否‘活下去’核心根本!一定要理性的對待‘直播帶貨’這一新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