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馬超的“悲催”一生

自古就有“前三國呂布,後三國馬超”的說法,馬超曾幾何是僅次於呂布的一代英雄。可惜後來到了清代,滿清統治者為了籠絡民心,抬高關羽的地位,提倡忠義,尊奉關羽為“關帝聖君”.....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讓我們撥開歷史的雲霧,走進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動盪歲月,來到荒草悽迷折戟沉沙的三國古戰場,去煮酒論英雄。

杏花疏影,長溝流月,多少英雄,盡入漁樵閒話。一部浩瀚的《三國演義》,稱得上英雄人物的寥寥可數,西涼錦馬超算是其中的一員。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馬超的一生跌宕起伏,就像九曲黃河水,曲折連環,暗流洶湧,堪稱一部傳奇。而馬超的經歷,又像極了紅塵中的芸芸眾生。

馬超的先祖馬援,乃東漢開國功臣,助漢光武帝劉秀平定天下的雲臺二十八將之一,官封伏波將軍,新息侯,其“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的氣概甚得後人的崇敬。孫中山先生在給蔡鍔的輓聯中寫道:“平生慷慨班都護,萬里間關馬伏波”。而馬超甚有先祖的風範,初臨戰場,就給人以驚豔的感覺,“只見一位少年將軍,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手執長槍,坐騎駿馬,從陣中飛出。原來那將即馬騰之子馬超,年方十七歲,英勇無敵。王方欺他年幼,躍馬迎敵,戰不數合,早被馬超一槍刺於馬下。馬超勒馬便回。李蒙見王方刺死,一騎馬從馬超背後趕來,馬超只做不知。馬騰在陣門下大叫:背後有人追趕,聲未絕,只見馬超已將李蒙擒於馬背之上。”如此的年少英雄,試問普天之下,能有幾人?從此馬超一戰成名,“錦馬超”的粉絲遍於羌胡,在軍中極得將士愛戴,西涼將領對馬超極為信服,一時馬超隱隱然成了西涼軍人的領袖。

後來,馬超之父馬騰和黃奎在許都密謀除掉國賊曹操,密計不成,反遭曹操所害。馬超悲憤傷心之餘,率西涼兵二十萬興兵雪恨,殺奔許都,不出十日,兵破天險潼關,用兵之神速,就連曹操也深為佩服。渭橋六戰六捷,殺得曹操丟盔棄甲,割須棄袍,魂飛魄散,心驚膽裂。如果不是勇將曹洪、許褚先後捨命相救,曹操早就命喪馬超之手,撿了一條性命的曹操驚魂未定,對部將說:馬兒不死,吾無葬地矣。詩云:潼關戰敗望風逃,孟德倉惶脫錦袍。劍割髭鬚應喪膽,馬超聲價蓋天高。從此,羌人稱馬超為“神威天將軍”,馬超的威名和事業達到頂峰。


錦馬超的“悲催”一生


可惜風雲突變,命運多舛,此後馬超中了曹操的反間計,與叔父韓遂反目成仇,西涼兵自相殘殺,曹操乘勢率大軍攻擊,西涼兵潰不成軍,馬超也遠走西羌避禍。後來馬超趁曹操南征孫權之際,東山再起,聚集殘餘的西涼兵達數萬之眾,攻打冀城,因感冀城參軍楊阜忠義,遂赦免楊阜,並將家小安頓在冀城,自己率軍攻打其他各郡,不料蕭牆禍起,那楊阜實乃陰險小人,聯合冀城各部重新叛亂,將馬超妻小全部殺害,馬超心神大亂,恨氣填胸,夏侯淵趁機率軍攻之,馬超軍隊受到兩面夾攻,無心戀戰,馬超走投無路,只好遠投漢中張魯,後輾轉投靠劉備,劉備封馬超為驃騎將軍,與魏延共同鎮守漢中,抵擋曹魏,馬超自以為終身有托,劉皇叔將來一定會任命自己為北伐先鋒,幫助自己實現誅滅曹賊,興復漢室的宏願。殊不知劉備的疑心太大,給予馬超最大的榮譽,卻不給實權。甚至打下漢中後,寧願用魏延也不用他馬超來鎮守,只是利用馬超在羌人中的威望來震懾西涼。熟讀三國的朋友都清楚馬超自投奔劉備後幾乎沒什麼太大的作為。一是劉備的山頭主義有著很大的關係,最重要的還是馬超做人的失敗,雖是英雄卻無謀略。


錦馬超的“悲催”一生


在蜀漢八年,雖然榮耀在所有人之上,卻外榮而內空,雖然其獨特的地位和作用無人比擬,卻並非他內心所要,君主的不信任,同僚的疏遠,始終讓他無法融進這個國家,像客居異鄉。憂讒畏譏,身遭劇變,他只能在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眺望故鄉,在無望的等待中流失生命。蜀漢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就死了,當時他只有四十七歲馬超死的時候給劉備寫了一篇非常簡短悽苦的奏摺:我全家都被曹操殺了,沒什麼親人,連個後代都沒有,只有個弟弟馬岱請您好好幫我照料,在地下我也就感恩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多少英雄都被雨打風吹去。青山依舊,如血的殘陽染紅了天際的晚霞,彷彿是英雄的熱血噴湧而出,耳畔又傳來那首熟悉的激盪人心、大氣磅礴的英雄之歌:我站在烈烈風中,恨不能蕩盡綿綿心痛。望蒼天,四方雲動,劍在手,問天下誰是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