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蕭太后述律平,她的一個決定,讓宋朝吃盡了苦頭受盡了屈辱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吳,楊妃亂唐的那些古老話。我以為在男權社會里,女人是決不會有這種大力量的,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男的負。但向來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魯迅《且介亭雜文·阿金》

周朝八百年江山,亡於褒姒一笑;西漢走向衰敗,只是因為漢成帝寵愛趙飛燕、趙合德姐妹;一位不怎麼漂亮的皇后,引起了晉代的“八王之亂”;陳圓圓導致了李自成敗退北京城,引得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傾覆了漢室江山……

這樣的記載,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少見,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比如引言中魯迅先生所列舉的。將一個國家敗亡的責任,歸咎於女人,這是中國古代的史學家最喜歡做的事情,其目的不過是讓女人為帝王頂罪,免得帝王的面子上不太好看。

在這個問題上,魯迅先生說得透徹。

將江山社稷的傾覆歸咎於女人,確乎不妥。但魯迅先生沒有說得是,在歷史上確乎有一些女人,左右了歷史的走向,影響了歷史的發展,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其對歷史發揮的作用絲毫不比男人們差,比如呂雉、武則天、劉娥、慈禧以及本文將要談到的遼國蕭太后述律平。

遼國蕭太后述律平,她的一個決定,讓宋朝吃盡了苦頭受盡了屈辱

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蕭太后述律平(圖片來自網絡)

契丹的英雄,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壯志未酬身先死”,臨了臨了了,他的手依舊堅強地指著南方,那裡是富饒的中原大地。好在,他法定的繼承者已然成年,他就是“人皇王”太子耶律倍,他還是一位作家、藏書家和畫家,他傾慕漢文化,但卻不怎麼喜歡契丹族的生活方式。阿保機還有一個兒子耶律德光,卻與太子耶律倍完全不同,他相貌雄壯、精於騎射、戰功卓著、志向遠大。

遼國蕭太后述律平,她的一個決定,讓宋朝吃盡了苦頭受盡了屈辱

“人皇王”耶律倍(圖片來自網絡)

按理說,耶律阿保機死了,皇位應該無可爭議地傳給皇太子耶律倍。但這個時候,她的母親,“地皇后”述律平站了出來,她一反祖制,導演了一出“民主選舉”的戲碼。她無視了太子耶律倍具有合法繼承權這一事實,將契丹的文臣武將聚集起來,讓他們在自己的兩個兒子太子耶律倍和耶律德光之間,“選舉”出一個人來,繼承契丹的汗位。看上去,這似乎是一件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的“民主選舉”,必將產生深遠的歷史意義,如果真是如此,其意義將不下於西方的總統大選。然而遺憾的是,這只是一場政治作“秀”。“秀”的前提是一場極其殘忍的策劃,她以“為我達語於先帝”為藉口,殘忍而又果斷地下令殺掉了數以百計的耶律倍的支持者,基本肅清了耶律德光在“民主選舉”中可能落選的障礙。所以,在這一場“民主選舉”的“秀”中,具有法定繼承權的太子耶律倍被文臣武將拋棄,“選舉”落敗,耶律德光“選舉”獲勝,得以繼承汗位。為了報答母親,繼位後的耶律德光尊述律平為皇太后。

遼國蕭太后述律平,她的一個決定,讓宋朝吃盡了苦頭受盡了屈辱

遼太宗耶律德光(圖片來自網絡)

那麼,蕭太后述律平何德何能居然能夠更改“祖制”,影響文臣武將的“投票”,進而廢黜掉太子耶律倍的“繼承權”呢?

蕭太后出身非凡。《遼史·后妃傳》記載她的出身:

太祖淳欽皇后述律氏,諱平,小字月理朵。其先回鶻人糯思,生魏寧舍利,魏寧生慎思梅里,慎思生婆姑梅里,婆姑娶勻德恝王女,生後於契丹右大部。婆姑名月碗,仕遙輦氏為阿紥割只。

蕭太后有僅次於耶律阿保機的崇高地位。《遼史·太祖本紀》記載:

元年春正月庚寅,命有司設壇於如迂王集會堝,燔柴告天,即皇帝位。尊母蕭氏為皇太后,立皇后蕭氏。北宰相蕭轄剌、南宰相耶律歐里思率群臣上尊號曰天皇帝,後曰地皇后。

遼國蕭太后述律平,她的一個決定,讓宋朝吃盡了苦頭受盡了屈辱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遼史》(圖片來自網絡)

蕭太后掌握著屬於自己的兩萬騎兵,每當耶律阿保機率部出征的時候,她是當然的後方主帥,坐鎮契丹國內,維護著後方的穩定。《后妃傳》中就明確記載:

太祖嘗渡磧擊党項,黃頭、臭泊二室韋乘虛襲之;後知,勒兵以待,奮擊,大破之,名震諸夷。

蕭太后“簡重果斷,有雄略”在遼太祖壯大和統一契丹的過程中,她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后妃傳》中就記載:

時晉王李存勖欲結援,以叔母事後。幽州劉守光遣韓延徽求援,不拜,太祖怒,留之,使牧馬。後曰:“守節不屈,賢者也,宜禮用之。”太祖乃召延徽與語,大悅,以為謀主。吳主李掞獻猛火油,以水沃之愈熾。太祖選三萬騎以攻幽州,後曰:“豈有試油而攻人國者?”指帳前樹曰:“無皮可以生乎?”太祖曰:“不可。”後曰:“幽州之有土有民,亦猶是耳。吾以三千騎掠其四野,不過數年,困而歸我矣,何必為此?萬一不勝,為中國笑,吾部落不亦解體乎!”其平渤海,後與有謀。

正是因為蕭太后在契丹,也就是後來的遼國,擁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擁有著強勁的實力,擁有著崇高的地位,還功勳卓著,因此在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死後,才能“稱制,攝軍國事”,她說的話才“管事兒”,也才有資格和能力,硬生生地左右了遼國曆史的走向。

作為具有極強權力慾望的蕭太后述律平,影響或者說左右遼國發展的事情,當然不僅僅是這一件,還有許多,比如參與決斷太宗朝的軍政大事、通過婚姻加強耶律氏與蕭氏的關係等。但唯獨支持耶律德光繼承契丹可汗這件事,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遼國蕭太后述律平,她的一個決定,讓宋朝吃盡了苦頭受盡了屈辱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圖片來自網絡)

被蕭太后推上汗位的耶律德光,雄心壯志不下於其父親耶律阿保機。

天顯十年(公元935),耶律德光趁著後唐內亂之際,應石敬瑭的請求,率兵5萬,出雁門關南下,幫助石敬瑭擊敗了後唐的主力。石敬瑭向契丹稱臣,接受冊封為後晉皇帝,自稱“兒皇帝”,並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幽雲十六州被契丹所控制,意味著中原王朝失去了北方的防禦屏障,也意味著北方少數民族掌握了防禦中原王朝進攻的所有戰略關隘,獲得了隨時可以放馬南下入侵中原的便利。受此傷害最深刻的,莫過於整個宋朝,遼、金、元輪番馬踏中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沒有了幽雲十六州,沒有了防守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入侵的屏障。

遼國蕭太后述律平,她的一個決定,讓宋朝吃盡了苦頭受盡了屈辱

兒皇帝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圖片來自網絡)

大同元年(公元947),耶律德光以後晉皇帝石重貴對其不敬為名,率軍15萬南下,迫使石重貴派兒子持國寶投降。耶律德光得意洋洋的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開封,在後晉雄偉的宮殿裡宣佈建立遼國,並以漢族的禮儀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拜。遼國的建立,比宋朝的建立,整整早了53年。

建立了遼國後的耶律德光,不僅在後方大力使用漢人,包括官吏、工匠、文人、僧尼等等,還創造性地使用了“漢人制漢”的策略,讓漢人治理所佔領的中原領土,使遼國成為了一個半漢化的國家,極大地推進了遼國的發展。

遼國蕭太后述律平,她的一個決定,讓宋朝吃盡了苦頭受盡了屈辱

契丹、後晉、幽雲十六州的地圖(圖片來自網路)

雖然後來的耶律德光因為自我膨脹的原因,沒能長久地佔據開封,但畢竟實現了其父親耶律阿保機的南下願望,從這一點上來講,蕭太后推耶律德光而不是耶律倍為契丹可汗,其識人之明是非常值得稱道的。她也以其卓越的才能,對契丹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所以,我說她的一個決定,讓宋朝吃盡了苦頭,受盡了屈辱,也直接影響了後世中原王朝後世數百年的歷史進程,並不為過。#青雲計劃#

遼國蕭太后述律平,她的一個決定,讓宋朝吃盡了苦頭受盡了屈辱

我是who看who說史,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