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丨養"氣"的決竅


問道丨養


問道丨養


養氣,練功的主要過程就是養氣,這個是基礎,通過養氣得到先天氣,然後才有充足的能量進入下一步。

忘言守,由守入手漸而忘守。如果心裡面記掛著守,那就會時不時提醒自己,在心裡面跟自己說,要注意守丹田。練功切記五字一個虛字,一個靜字,一個忘字,一個定字,一個松字。

忘言守,就是把這個過程忘了,進入恍兮乎兮的狀態,這樣才能夠得到先天氣。

所以一開始要守,不然會散亂,但是不能一直守,由守而忘守,才能進入恍惚的狀態。

守竅的要妙,在於守而不守,既非死守,又非不守。假如死守一處,則易氣機凝滯,淤塞不通,恐生弊端。假如失心不守,則易散漫無際,氣機不聚,恐落空亡。

因此強調守竅之功,妙在有無之間,謂曰:“著意頭頭錯,全無又落空。”又日:“真意往來不間斷,知而不守是功夫。”總之不可用意太過。亦不可完全無意。

問道丨養


問道丨養


具體做法,開始可將意念守於竅位,等龍虎二氣相合交融過程中去感知去體會,上丹田真氣非常強烈,百穴打開,感知皮膚都在呼吸中,可將守丹田意念逐漸忘掉,但又不可全忘,還要時時照顧。

練功之決要:“先存後忘,知而不守。”這就是練功之精要,其中精微,還要個人仔細悟解。

降心為不為。

降:墮四肢,拙聰明。

心:識神。降心就是識神退隱。

為不為:由有為而入無為,無為而為,關鍵是誰在為這個無為?

降心以求識神退,元神現則為不為。

問道丨養


問道丨養


動靜知宗主:在動與靜的變化之機中感知萬物的源頭,靜中生動的地方,即是玄關,即是天地根。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穀道中真炁不脫,才能成為化生大道的母體。化生大道母體的門戶,就是天根和地根。任其真息往來,纏纏綿綿,若有若無,不可刻意求之。“守中”就是心中有丹田,人的肉身就是一大丹跳出外觀全身平時經常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要若存若無的目的在於使“穀神不死”,自我之所以能夠孕育真樸,全賴此火候。

玄:道體。天地根,天根和地根。綿綿若存:天地相接,二氣相交,纏纏綿綿,不要過於執著。“用之不勤”:強調應有所剋制,不可操之過急。

無事更尋誰:找到了這個,保持這樣修行就行了,不需要再尋找什麼其他方法。

文章來源/道教,更多好文請關注公眾平臺

問道丨養


問道丨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