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一齣戲中最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丑角

丑角

京劇界有句話叫做“無醜不成戲”,說的就是醜行的重要性。被尊為戲曲祖師爺的唐玄宗據說就是扮丑角的。

由於傳說當年唐玄宗非常喜歡演戲,下場演戲時就扮演丑角,在宮中,他為逗楊貴妃開心,親自扮演丑角,一代皇帝扮演丑角未免有損國威,於是就在鼻子上掛一塊白玉,因此後來丑角臉上便抹上白粉,而且上場時丑角總是第一個被化妝,丑角一般不重唱,以唸白和做工為主,唸白和其他角色也不同,一般用普通口語,京劇中所謂"京白",各個劇種的劃分又有所不同。

京劇一齣戲中最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丑角

丑角臉譜的特點

丑角又叫“小花臉”,這是相對於淨行“大花臉”來說的。淨行的臉譜精美寫意,這小花臉卻只在鼻子上畫個“豆腐塊”。不過,千萬別把這“豆腐塊”想簡單了,就這白粉塊,也有好幾種不同形狀,比如,方形、元寶形、腰子形、棗核形……不同的人物性格特點,畫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豆腐塊。

京劇一齣戲中最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丑角

丑角所代表的人物

京劇中的“醜”絕不是“醜陋”的意思,丑角在中國戲劇的一種程序化的角色行當,一般扮演插科打諢比較滑稽的角色,類似於現在影視演員中的喜劇明星,或者“諧星”,是非常具有喜劇感的角色。醜行演的大多是地位不高的小人物。雖然有的陰臉交猾、貪婪自私,但還有很多角色是機智幽默、熱心助人、正直善良,就是時常會鬧向小實話。比如傳統戲《女起解》裡的崇公道,就是個非常忠厚、善良,有正義感的者差役。醜行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男女老少,不分大小,忠奸善惡通通可以演。他們又活潑又風趣,滑稽搞笑,既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又讓觀眾愉快輕鬆。

京劇一齣戲中最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丑角

丑角的分類

文丑:以做工為主,旦行中的彩旦按照表演來說,也屬於文丑的範圍。

武丑:又叫“開口跳”,除了口齒伶俐,善於唸白和表演,武功還要非常精湛,騰跳翻躍,動作輕靈敏捷。武丑演繹的角色大多性格詼諧,既聰明又機警,表演的也大多是歷代傳記中赫赫有名的江湖英雄。比如《三岔口》裡疾惡如仇、見義勇為的小店主劉利華,《連環套》裡幽默詼諧、武功高強的朱光祖,《巴駱和》中冷麵熱心、仗義助人的胡裡,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