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一出戏中最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丑角

丑角

京剧界有句话叫做“无丑不成戏”,说的就是丑行的重要性。被尊为戏曲祖师爷的唐玄宗据说就是扮丑角的。

由于传说当年唐玄宗非常喜欢演戏,下场演戏时就扮演丑角,在宫中,他为逗杨贵妃开心,亲自扮演丑角,一代皇帝扮演丑角未免有损国威,于是就在鼻子上挂一块白玉,因此后来丑角脸上便抹上白粉,而且上场时丑角总是第一个被化妆,丑角一般不重唱,以念白和做工为主,念白和其他角色也不同,一般用普通口语,京剧中所谓"京白",各个剧种的划分又有所不同。

京剧一出戏中最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丑角

丑角脸谱的特点

丑角又叫“小花脸”,这是相对于净行“大花脸”来说的。净行的脸谱精美写意,这小花脸却只在鼻子上画个“豆腐块”。不过,千万别把这“豆腐块”想简单了,就这白粉块,也有好几种不同形状,比如,方形、元宝形、腰子形、枣核形……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豆腐块。

京剧一出戏中最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丑角

丑角所代表的人物

京剧中的“丑”绝不是“丑陋”的意思,丑角在中国戏剧的一种程序化的角色行当,一般扮演插科打诨比较滑稽的角色,类似于现在影视演员中的喜剧明星,或者“谐星”,是非常具有喜剧感的角色。丑行演的大多是地位不高的小人物。虽然有的阴脸交猾、贪婪自私,但还有很多角色是机智幽默、热心助人、正直善良,就是时常会闹向小实话。比如传统戏《女起解》里的崇公道,就是个非常忠厚、善良,有正义感的者差役。丑行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男女老少,不分大小,忠奸善恶通通可以演。他们又活泼又风趣,滑稽搞笑,既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让观众愉快轻松。

京剧一出戏中最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丑角

丑角的分类

文丑:以做工为主,旦行中的彩旦按照表演来说,也属于文丑的范围。

武丑:又叫“开口跳”,除了口齿伶俐,善于念白和表演,武功还要非常精湛,腾跳翻跃,动作轻灵敏捷。武丑演绎的角色大多性格诙谐,既聪明又机警,表演的也大多是历代传记中赫赫有名的江湖英雄。比如《三岔口》里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小店主刘利华,《连环套》里幽默诙谐、武功高强的朱光祖,《巴骆和》中冷面热心、仗义助人的胡里,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