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給自己的靈魂減負,成就一顆善待自己的心

臨近中午,我在廚房洗菜,心中思量著要如何烹飪出一頓滿足長幼需求的飯菜,正在流水聲中思量著菜單和其中配料搭配的時候,母親過來拍拍我的肩,輕聲的說:“炒青菜別加那麼多七七八八的調料,一點鹽就行了。”


我猛地抬頭,頗有些莫名其妙,為何母親要突然這樣說,難道是覺得我做的菜不好吃。

學會給自己的靈魂減負,成就一顆善待自己的心

母親從我的表情中明白了我的想法,解釋到:吃菜就是要吃它本身的味道,你加了生抽醋什麼的,就蓋住了它自己的味道,只剩醬油和醋這些調料的鮮香了,雖然好吃,但是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母親一向是個睿智又懂生活的人,我聽進去了,既然母親這樣交待,我便按吩咐做了,期間還有些擔心缺少了那些調料之後,菜品的味道是不是會變差,擔心大家會覺得難吃。

學會給自己的靈魂減負,成就一顆善待自己的心

我從開始學做菜起,看著那些五花八門的菜譜,都提到要如何搭配,如何加調味品,我跟著它做,甚至精確到克,總算是沒有人對我這個廚房新手做的菜帶有抱怨,一直以來也習慣了做一道菜將各種能用到的配料放遍,力求味道豐富美味,始終沒有覺得哪裡不對,今天母親這麼一說,讓我突然有些感觸。

好在飯桌上,大家並沒有覺得不好,我細心的覺察到菜吃得挺快,剩下得很少。

收拾完碗筷,我問正在沙發上看電視的孩子說,今天做的飯怎麼樣,孩子說挺好,味道沒那麼重了。

學會給自己的靈魂減負,成就一顆善待自己的心

我突然倍感欣慰,從初為人母,學著料理家務,就一直擔心著會有人不滿,戰戰兢兢,飯食就是一個集中的體現。

但今天這件事讓我突然想,是不是我給自己太多負擔了,總是在按著模式地去做事,強迫自己按教科書般的學習做一個妻子、一個母親、一個媳婦兒,書架中總是堆滿了五花八門的教材,去讓自己做一些不是屬於的自己的事。

學會給自己的靈魂減負,成就一顆善待自己的心

生活中也總是不知覺的計較著毫釐,比較收入、比較家庭、比較孩子····似乎這些東西算作資本加諸幾身,就更有底氣一樣。

時刻都感覺到是累的,當收入不如人,但孩子成績不如人,當丈夫地位不如人,似乎一切都不順心一樣。

有時候也生出抱怨,明明自己已經做了這麼多的事,為什麼還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似乎上天待自己不公。

學會給自己的靈魂減負,成就一顆善待自己的心

現在想想,原來是自己給自己的靈魂加上了沉重的枷鎖,那些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那些計較不滿都是源於自己的心染上了塵埃,繁繁濁世,還是應保持本心,守著靈臺清明,想著去修一顆善待自己的心。

正如席慕蓉說的那樣:人的一生應該為自己而活,應該喜歡自己,也不要太在意別人怎麼看我,或者別人怎麼想我。其實,別人如何衡量你也全在於你自己如何衡量自己。

少些慾望,少些繁瑣,讓生活更加簡單;多些自信,多些明慧,讓心更加舒暢。

你總是學會去給自己的靈魂減負,成就一顆善待自己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