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時光》:從影片的抒情手法與色彩運用,談談如何關愛老年人

《午後時光》於2019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提名。這部影片是由愛爾蘭導演露易絲·巴格諾爾執導,講述了一個患有老年痴呆的老奶奶在短暫的下午茶時光,沉入回憶漩渦的故事。她看到兒時的自己和父親在海邊的夏日時光,也看到年少的自己騎車穿過秋日樹林,以及遇到另一半與他共建幸福家庭的故事。

這些斷裂的碎片化記憶不停的在老奶奶的記憶中浮現,包含了老奶奶的一生。但她渾然不知這就是自己的人生,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記憶就是紀錄青春的錄影帶,但在這裡我們卻無法用自然的眼光去看待影片所傳達出來的感情。

影片搭配五彩繽紛的色彩,時而溫馨,時而俏皮,時而浪漫,時而感傷,讓我們通過色彩的運用加深了對影片的瞭解。這部短片不同於其他,全程配有聲音,另外輕緩的輕音樂貫穿整部影片,讓我們在觀影之餘也頗具享受。

這部影片刻畫了一個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在喪失所有記憶之後,依靠碎片化的記憶記起了女兒的名字,最終她們母女幸福的擁抱在一起。影片傳達給我們的思想不僅在於喚回“親情”的記憶,還教育我們要善待老人。本文我就從影片的抒情手法、色彩運用分析影片傳達給我們的思想,希望能引起更多的人關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午後時光》:從影片的抒情手法與色彩運用,談談如何關愛老年人

01、三處借物抒情的表達方式,勾勒出影片獨具特色的視覺感受,讓我們充分了解老奶奶的一生的同時也為她的晚年生活感到同情和無奈

影片中老奶奶通過三樣物品展開了回憶漩渦的故事,這三處每一處都是前者的後續,也都是後續的鋪墊。當我再觀影之時不時的被物品所傳達出的情感而感動,可以說這三樣物品貫穿整部影片的同時也直接映射了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片段。

  • “餅乾”:隱喻自由快樂的童年時光

影片開頭便是一個孤獨的老奶奶暗自坐在一張綠色沙發上,她的頭髮花白,卻穿著一身紅色的上衣,在屋內暗黃色的氛圍下顯得格外的引人注目。

當她的女兒手捧著一杯茶走了進來,老奶奶問道:“那是茶嗎?我也想來一杯。”當她的女兒把茶放在一邊,老奶奶又問:“你這裡有餅乾嗎?”女兒便用盤子裝了一塊餅乾放在旁邊。老奶奶拿起餅乾的一端將另外一端沒在茶裡攪動,正準備拿起來吃的時候發現浸入茶裡的半塊餅乾已經被茶融化了。

這時候老奶奶看著茶碗裡的餅乾在水中慢慢融化,她的思緒也跟著進去了,這時候只見一個輪廓尚可分明的小女孩在不停的游來游去,但此她全身潔白,輪廓也只是幾組線條拼湊而成,唯易可見的是她的臉上掛著笑容。正當她遊走中看到了一輪紅日,擁抱過去時猛然已經是另一個情境,小女孩身穿紅裙,棕色秀髮,在沙灘上不停奔跑,近處是碧綠的海水,遠處有一艘船正在海面行駛。

小女孩在沙灘上用樹杈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只見海浪上岸小女孩急忙跑向父親的身旁,並好奇的問父親,遠處的船要去哪裡?父親一邊看著報紙一邊對小女孩說:“等你上學了就知道了。”小女孩已不再問而是跑去小石潭玩耍,她伸手在潭裡摸了一塊鵝卵石,這時候她嘴裡喊著:“餅乾。”然後畫面回到了現在,老奶奶手裡仍然拿著半塊餅乾。

這裡的“餅乾”就像是童年時候的糖果,飽含滿滿的童年快意。畫風的轉變,從白到紅,再到青綠,都是童年時期最絢爛的色彩。小女孩與父親的問答,也正是孩童時期懵懵懂懂卻要對萬事好奇的心態。小女孩的問題雖然沒有答案,但是父親的回答卻頗有深意,一艘船要去哪兒,就像問一個人要去哪兒。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正是對人生中何去何從的最好回答,也許只有當我們真正瞭解到自己想做的事想確定的方向才會知道“這艘船要去哪裡。”

在我看來,餅乾的寓意就是對小女孩孩童時期的完美呈現,她的童年是快樂的,所以即便當下的她年老痴呆,但是那些美好的時光她也曾擁有過,縱使她自己已經忘記,但是在猛然回首間卻仍然記得這些令她歡愉的時光。


《午後時光》:從影片的抒情手法與色彩運用,談談如何關愛老年人

  • “書頁”:寓意時光飛逝的青春歲月

當老奶奶再次回到現實生活中,她的女兒正在收拾她的舊物,便把一摞書放在了母親面前讓她隨便翻翻用來打發時間。老奶奶將書頁翻開,她的思緒又隨著書頁回到了過去。

當老奶奶的思緒再次回到從前,這時候背景色不再是單調的白色,而是變成了粉紅色,周圍漂浮著五顏六色的氣球。這時候的她正處於學生時代,正在和朋友一起騎車到郊外遊玩。當她們走到大樹下面觀看風景,這時候她已經不自覺的長大,原本站在樹下的她已經可以伸手摸到樹梢,這時候她拿起來一個紫色的行李箱,正在向前奔跑,但是顯然她遲到了。

老奶奶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當她伸手呼喊著“等等。”此刻她已經回到了現實,這時候女兒聽到她急促的呼吸聲走到了她面前,老奶奶和女兒的手拉在了一起,她說道:“希望我沒有遲到太久,我總說不守時。”

此處老奶奶所說的守時與時間的飛逝相互襯托,寓意著時間總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流逝。書頁就像一本日曆,一頁頁翻過日子也在悄無聲息的變化,這正是青春歲月的最好寫照,最美的時光總是過得最快的。

  • “相框”:飽含幸福快樂的家庭生活

當老奶奶拿起包裹的相冊,裡面正是她與丈夫的合影,相框的玻璃印入了年邁的臉龐,她不由的一驚,思緒又跟著回到了從前。

這一次她不再是向上而是緩緩向下墜落,背景色則變為紫色,周圍滿是五顏六色的星光,最終她墜入了一條金黃色的河裡。轉眼她已經隨著一輛火車奔跑,這時候一個男人伸出手拉她上了車兩人相擁在一起。

後來她生了一個女兒,當她陪著女兒在沙灘玩耍,和小時候一樣的海灘,一樣的海水,女兒也頑皮的拿著樹椏在沙灘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這時候老奶奶看著沙灘上的名字不停的呼喊,慢慢的思緒又回到了現在,她嘴裡念著女兒的名字並奔向了女兒,最終她們相擁在一起。

此處老奶奶的思緒回到了自己戀愛-結婚-生子的幸福生活,這裡她完成了人生的蛻變,最終擁有了幸福的生活。相框在此處的運用則是將情感推向了高潮,老奶奶也因此記起了你女兒的名字。


《午後時光》:從影片的抒情手法與色彩運用,談談如何關愛老年人

02、色彩的多種運用,讓影片的視覺效果格外出彩,加強了我們對影片的理解與感悟

影片中色彩的運用豐富而多彩,不僅加強了觀影的樂趣也增加了內容的趣味。接下來我將帶領大家一同感受影片帶給我們的視覺感受。

  • 現實的淡黃色:暗含老奶奶老年的孤獨時光

影片中老奶奶生活的房子都籠罩著淡淡地黃色,彷彿夕陽西下的餘輝更像是歲月積累下的斑駁,這裡暗示著老奶奶的年邁和孤單。

家裡的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一個人孤獨的坐在沙發上,她不僅孤單至極,對一切都全無記憶。此處淡黃色的運用,讓我們一眼便能感受到落寞和寂寥,不禁深深的同情老奶奶孤單的處境。

這與後期老奶奶思緒裡回憶的生活色彩形成了鮮明對比,也正是在色彩的衝擊之下,更加重了老年人晚年的孤獨感和無奈感。

  • 紅色的裙子、黃色的海灘、青綠的海水:童年時期的無憂無慮

老奶奶的第一段回憶中正是她快樂的童年時光,童年三色彩的運用,雖然簡單,但是幾筆便勾勒出了孩子童真的內心世界。

紅色的裙子代表著童年時期的天真,黃色的沙灘代表著奔放的內心,青綠色的海水則是對未知的好奇。此處顏色的運用,讓我們感受到老奶奶童年時光的歡愉,即便當下她已經年老,但是曾經她也曾擁有過快樂的童年時光。

童年時光裡有天真有奔放也有對未知世界的好奇,但是童年也是人的一生中最簡單的時候,沒有多餘的雜質,可以說這時色彩的運用恰如其分,讓我們在觀影之餘不禁也沉浸其中。


《午後時光》:從影片的抒情手法與色彩運用,談談如何關愛老年人

  • 五彩繽紛顏色:青春歲月裡的轟轟烈烈

老奶奶第二段回憶的是她轟轟烈烈的青春時光。這時候色彩的運用不再單一。五彩繽紛的顏色中,正是青春歲月裡的最好寫照。

青春歲月中我們每個人從成長到蛻變,當中不乏快樂也充滿挑戰。這個時期對世界的認知不再單一,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矛盾,每個人的心智也是在此刻得到成長。老奶奶說她總是不能守時,其實這正是她青春歲月裡最大的挑戰。也許她曾經因為不能守時錯過很多,但其實每個人都曾有過“不守時”,所以當我們在回憶過去時不免對青春時期留有的遺憾最多。

有的人悔恨自己沒有好好學習,有的人悔恨自己沒能選擇好的就業方向···其實,每個人都曾錯過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東西,因為青春歲月中總是收穫與失去並存。所以此處各種色彩的運用,非常符合青春時期對各種情感基調,讓我們在色彩的帶動中不僅感受到了美好也感受到了難過。

  • 紫色到黃色再到紅色:飽含墜入愛河的歡愉和共建家庭的幸福

老奶奶第三段回憶的是她從戀愛-結婚-生子的幸福生活。這裡影片用紫色代表著愛情的神聖與偉大,當老奶奶不斷下墜最終掉進了黃色的河水中,暗示著她從此墜入愛河,紅色的運用表示她已經身為人母,隱喻著母愛的光輝與對女兒疼愛。

此處是老奶奶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她從一個人變成兩個人再到三個人,這是她為人妻為人母的光輝時刻。影片用神聖的紫色、光輝的黃色、熱情的紅色,將老奶奶甜蜜幸福的家庭生活描繪的恰到好處。

這裡的記憶埋藏著老奶奶最深沉最偉大的愛,不論是對丈夫還是對女兒她都從未真的忘記。導演運用色彩的能力非常獨到,老奶奶墜入愛河的歡愉與共建家庭的幸福在色彩中被完美的呈現出來。


《午後時光》:從影片的抒情手法與色彩運用,談談如何關愛老年人


03、結合影片,談談我們應當如何關注老年人生活

影片以老年人的視角看待世界,讓我們從她們的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人生。相比較影片出彩的色彩運用,影片給予我們的思考也更加深刻。

  • 關愛老年人,讓他們快樂安享晚年

老奶奶因為老年痴呆已經喪失了記憶,即便是自己的女兒她也不認識了。影片中老奶奶孤獨的坐在沙發上,她的眼神呆滯,滿頭的白髮暗含著她飽經歲月的風霜。雖然影片用三段回憶向我們展現了老奶奶年輕時的快樂和幸福,但是對比當下,我們不免更加點悲憫她孤獨的晚年。

《都挺好》裡的蘇大強和影片中的老奶奶一樣,他也喪失了所有的記憶,每次出門都找不到回家的路。雖然蘇明玉曾經和父親的感情很不好,但是她最終選擇陪伴父親走完最後的時光。她辭掉了工作,原本從沒有過做飯經驗的她也開始為父親親自下廚準備一日三餐。

老年人是很容易被我們忽視的一個群體,兒女從小依靠父母成長,卻從未想到過自己長大了她們也老了。比起金錢上的付出老年人更希望有子女可以時常相伴左右。影片中老奶奶的女兒雖然知道母親已經忘記了她,但是她仍然精心照顧母親,最終母親在她細心的照料下記起了她。

可能還有很多像影片裡一樣的老人,他們年邁痴呆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希望更多人能夠多觀眾老年人的生活,畢竟我們都曾被他們養育,將來我們每個人也都會成為他們。

  • 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才能減少遺憾

影片中老奶奶說:“希望我沒有遲到太久,我總是不能守時。”這句話總是縈繞在我的耳旁,不能守時可能讓老奶奶錯失很多,但是很多時候有些錯過也許我們都是自己導致的。

老奶奶的遺憾,也曾是我們每個人的的遺憾,如何能夠減少遺憾,或許才是我們觀影之餘應該思考的。在我看來,生活中的好與壞都是我們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關鍵在於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要珍惜當下的生活。因為當下遲早也會成為過去,我們只有盡力做好當下,才不會在未來一邊回憶一邊感傷。

讓我們一起珍惜當下的生活,不論是與父母的相互陪伴,還是一個人倔強成長,要做到少有遺憾,那就是牢牢的抓住當下。

  • 親情的相互扶持,讓家庭更幸福

我們與父母之間的感情深刻而雋永,但我們更多的是習慣依靠他們卻很少想到回饋。我們終會長大而父母也將老去,家庭幸福離不開彼此的相互扶持,只有做到彼此支持相互理解才能讓家庭更幸福。

當父母從小用心良苦教育我們成長,當他們老了我們也應該理解他們的不容易,多一份理解就一分幸福。影片中老奶奶雖然孤獨喪失記憶,但是她的女兒始終沒有放棄她,可以說老奶奶是幸福的。

家庭的幸福離不開親人的相互扶持,多換位思考,可以讓我們瞭解彼此的不容易。


《午後時光》:從影片的抒情手法與色彩運用,談談如何關愛老年人


寫在最後:

《午後時光》是一部治癒系的影片,幫我們瞭解了老年人的內心世界,同時也為父輩與子女搭了一座感情上的橋樑。影片通過對“借物抒情”與色彩的運用向我們呈現了父母眼中的世界,影片中的情感更讓我們彼此的內心深處得到了新的認知和洗禮。

讓我們一起關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讓彼此的心更近一點,也通過此處給我們自己的生活多一些思考,多一份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