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旅遊+扶貧”美了鄉村富了民-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寧夏:“旅遊+扶貧”美了鄉村富了民

航拍寧夏涇源縣冶家村。 於晶 攝

中新網寧夏涇源4月23日電(於晶)“每逢節假日,景區就人來車往,我們也跟著沾了光,辦起了農家樂,2019年的收入增加了近萬元,日子越來越好了……”23日,寧夏涇源縣冶家村村民劉秀倉說話時神情透著滿足感。在寧夏,有不少村民和劉秀倉一樣,靠念“旅遊經”致富,這也是寧夏發展全域旅遊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真實寫照。

據瞭解,2019年“十一”期間,石嘴山市大武口區龍泉村共接待遊客30萬人次成了網紅村。位於六盤山腳下的涇源縣冶家村是建檔立卡的旅遊扶貧重點村共有農家樂127戶,帶動相關就業人員1000餘人,戶均接待收入達7萬元,成為寧夏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實現脫貧致富的典範村。西吉縣龍王壩村作為寧夏旅遊扶貧重點村和特色產業示範村,通過實施“1234”脫貧模式,為208個建檔立卡貧困戶解決了就業,走出了一條農村脫貧致富發展新路子。

近年來,寧夏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的重要抓手,持續提升鄉村旅遊的規模、檔次和效益,讓藏在“深閨”的貧困村煥然一新,迎接八方遊客。截至2019年底,寧夏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人數達1458.76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0.2億元。

受經濟效益帶動,外出務工的村民紛紛回鄉,辦起了農家樂、特色種植、休閒採摘等項目,端上旅遊“金”飯碗……如今,寧夏共有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9個,特色產業示範村10個,星級農家樂共516家,鄉村旅遊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帶動就業10萬餘人。

近四年來,寧夏文化和旅遊廳共安排專項資金1.3億元,用於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基礎設施,扶持貧困戶發展農家樂,並採取以獎代補、財政支持等方式,盤活利用農村閒置房屋、土地等資源,發展具有歷史記憶、地域特點、民風民俗的特色小村。

下一步,寧夏文旅廳將根據《寧夏鄉村旅遊三年行動方案》,力爭到2022年,創建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全區鄉村文化旅遊特色村50個、三星級以上鄉村旅遊示範點100個、以鄉村旅遊為主題的3A級以上景區5家以上,培育發展精品民宿30家以上,鄉村旅遊點達到600家以上。(於晶)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