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重要嗎?當然!但是有一樣比成績還要重要

成績重要嗎?當然!但是有一樣比成績還要重要

我們先來看兩份簡歷:

一個曾是,全國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二等獎,省三好學生,某211工程名牌大學就讀;

另一個曾經是,某市中考全校第一,進入市重點高中,高二時獲得高中獎學金,高考時被北大提前錄取,大學期間擔任班長,獲北大三好學生稱號,並獲校獎學金。

這兩份簡歷隨便一份都可謂是極其優秀,單論成績應該是無數家長心中的夙願,和對自家孩子的培養方向,尤其是第二份,對大多數家長來說,甚至有些可望而不可即的。無不望而興嘆“人家家長是怎麼培養孩子的”。可能大家只看到了光鮮的表面,卻沒有人關心這些孩子背後的辛酸和苦痛。這倆份簡歷裡面的前一個孩子叫馬加爵,後一個叫吳謝宇。兩人都曾經是高考考場上的佼佼者,不知各位父親母親看到名字以後心裡作何感想。

  • 2004年,馬加爵在雲大宿舍內,連續殺害4名大學同學,隨後馬加爵殺人事件轟動全國。
  • 2015年,吳謝宇在家中將母親殺害,並於2019年4月被捕,隨後北大學霸弒母案件轟動全國。
  • 2019年,湖南某校大一學生因厭世,網購匕首刺死當地一名四十三歲的滴滴司機,隨後自首,本案將於2020年1月3日開庭。

據中國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對馬加爵做的分析報告結果顯示,貧窮並不是問題的起點,真正導致馬加爵犯罪的,是他強烈壓抑的情緒,扭曲的人生觀,還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缺陷,以及不能真實、準確地瞭解別人對他的想法和感受。

成績重要嗎?當然!但是有一樣比成績還要重要

大學生為何屢屢出事?

當今社會,競爭和壓力無處不在,這些壓力會通過不同路徑以不同的方式傳遞給孩子,導致各種極端事件時有發生,而這背後的“心理健康”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從其影響因素來看,既有遺傳的影響,更有環境的影響,而幼兒時期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影響之大,卻為大多數家長們所忽略的,正如那句“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要靠一生來治癒”,可見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之重要。而可悲的是,前面所提及的兩個孩子,背後的心理問題之嚴重,所及事件影響之大,甚至都沒有機會用其一生來為自己治癒了。


成績重要嗎?當然!但是有一樣比成績還要重要

今天我們就一同來談一個,比成績還要重要,卻被廣大家長朋友們忽略的問題,童年時期的心理健康。

什麼是心理健康?廣義上,是一種持續高效而滿意的心理狀態;狹義上,指的是認知、情感、意志、人格和行為等基本心理活動的完整和統一,能夠形成完善協調的人格,並能對社會環境適應良好的心理狀態。

成績重要嗎?當然!但是有一樣比成績還要重要

而業內普遍認可的幼兒心理健康標準為如下六個部分:

  • 動作發展正常;
  • 認知發展正常;
  • 情緒積極向上;
  • 人際關係融洽;
  • 自我意識良好;
  • 沒有嚴重的心理衛生問題。

然而縱觀現在的家庭教育,當兒童的動作發展與認知發展出現異常的時候,家長們尤其關注,但對於情緒、人際關係等卻不太當回事兒,總以為再長大點,懂事兒了就好了。一個朋友的孩子,人際交往問題尤其嚴重,總是打人,以至於後來沒有孩子敢和他在一起玩兒,而孩子的父母則認為孩子在外面受不了欺負挺好的,每次孩子奶奶帶著孩子下樓,總是善意又無奈地提前給旁邊的人打招呼,“離我們家孩子稍遠點兒,小心被他打。”2005年,據哈爾濱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專家介紹,一份調查顯示,32.7%的兒童有睡眠問題,17.7%的兒童有抑鬱表現,10.5%的兒童存在焦慮,11.4%的兒童訴說身體不適,14.0%的兒童存在多動問題,12.9%的兒童存在社會退縮問題。所有這些表現對於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急需引起幼兒撫育者的關注。那麼作為家長,該如何去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又該如何做起呢?

成績重要嗎?當然!但是有一樣比成績還要重要

首先,從意識上要重視。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教育不能只關注於知識的灌輸和成績的提高,而更應該重視心理的健康教育和人格的培養。曾經有一次在地鐵上我旁邊站著一對母子,座位上一個青年給她們讓座,這位母親卻沒有道一聲謝,也沒有讓孩子道謝,卻只顧著埋頭教孩子背古詩,青年見我也看到了這一幕,只是無奈地笑著搖了搖頭。想必孩子也會認為,別人給他讓座是理所應當的,卻未必會想到因為自己小,更未必會想到這是因為別人的禮貌和素質,而被別人讓座給自己,那是自己應得的,如此的話怎麼會有感恩之心。在這種只注重成績忽視其他的養育方式下,孩子將來的人際互動早晚會出現問題的。家長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能為社會所接受的,什麼是不能的。

成績重要嗎?當然!但是有一樣比成績還要重要

其次,從態度上要接納。當幼兒出現情緒、人際等問題的時候,不要隨意簡單粗暴地給孩子貼標籤,比如這孩子就嘴欠、討人厭、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當孩子某方面稍差或稍弱於同齡孩子時,更不要隨意地評價孩子笨、傻、蠢等。從發展的角度來講,每個個體都是有差異的,父母首先從態度上要接納和理解幼兒的差異;而對於情緒、人際等問題出現的時候,父母首先應該是接納,然後是自省。都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其實孩子很多的行為都是來自於對親人的模仿。家長們試想,孩子喜歡發脾氣,是不是自己稍有不順就愛發脾氣;孩子不善於人際交往,自己平常是不是也比較宅,不喜歡和人打交道,也不會帶孩子出去,給孩子製造交往的機會。

成績重要嗎?當然!但是有一樣比成績還要重要

第三,從方法上要變化。我們作為成人,人格已基本成形,但由於受原生家庭教養模式的影響,還有個人成長環境的影響,每個人自身都沒有那麼完美,在對孩子教育上更是缺乏科學系統的方法。也正是由於這點,有一種說法總會被人們提及,那就是世上唯一不需要資格證,但其實最需要資格證的是父母這個職業。確實,很多時候,父母掏心窩地想對孩子好,卻不知道自己的做法很多時候對於孩子而言是一種傷害。是否是真正的愛,不是由付出者決定,而是由接受者決定。很多父母在孩子還是胎兒或者剛出生的時候,唯一的願望是孩子能夠平安健康地長大,很少有父母此時此刻的想法是要讓孩子出人頭地,但是當孩子來到我們身邊的時候,隨著他的成長,家長的初心卻被遺忘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家長們以“為你好”的名義,不斷地剝奪孩子的健康成長。習慣於為孩子清除路障,習慣於為孩子包辦一切,習慣於讓孩子心無旁騖地用知識武裝自己,唯獨忽視了孩子心理的基本需求,忽視了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長。

成績重要嗎?當然!但是有一樣比成績還要重要

家長要建立和諧平等的家庭氛圍。一個是家境一般但家庭氛圍溫暖,另一個是家境殷實但缺愛的家庭氛圍,顯而易見,生活在前者環境下的孩子更要幸福,心理上能夠獲得的支持更多。因此,建立一個和諧平等的家庭氛圍對於孩子來講,遠比給他提供優越的經濟條件要更重要。和諧的夫妻關係、親密的親子關係甚至溫情的婆媳關係,都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正面的影響,讓孩子從中感受愛,讓孩子獲得安全感,並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尊重孩子個性,給孩子平等的地位,讓他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按著自己本身的意願去學習和成長,他才會有積極的情緒和清晰的自我認識,才會有自信心,才不容易發生心理問題。

成績重要嗎?當然!但是有一樣比成績還要重要

家長要學會覺察,學會等待。孩子畢竟是不成熟的個體,作為父母,應學會覺察和了解孩子,並耐心地陪伴他的成長,給他機會和時間去學習。因此,家長首先要學會覺察孩子的情緒和心理狀態,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在覺察的基礎上,積極引導,用心營造適當的機會與環境,讓孩子獲得充分的體驗,並在體驗中有思考的空間,而不是包辦一切的心態。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為人父母,要學會等待和守候,而不是包辦一切。當將冰壺推出後,運動員努力在冰壺前邊打磨滑道,以讓冰壺順利滑向其期望的地方。這種被稱為冰壺父母,指的是那些為孩子安排好條件,但讓孩子按照自己意願發展的父母。而相對比的,對於那些過度關注子女的父母,則被稱為直升機型父母,形容其會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子女四周,隨時準備空降幫孩子解決問題。我們儘量去做冰壺型父母,而不是直升機型父母。

成績重要嗎?當然!但是有一樣比成績還要重要

家長要教會孩子悅納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有很多的心理問題源於對自己的不接納,比如相貌、身高、缺陷或是能力。當個體不能接納自己,無法產生自我認同時,自然無法建立自信心,人際關係上會退縮或表現攻擊性,久而久之會引發更多的行為問題和心理問題。因此家長在接納孩子的基礎上應該教會孩子悅納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坦然面對。

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陪著他長大,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可能不會那麼簡單。家長首先要健全自己的人格,從意識、態度和方法上加強自我的修煉,才能引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讓我們期待能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能關注孩子心理健康,讓每個幼小的心靈都能夠自由成長!

成績重要嗎?當然!但是有一樣比成績還要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