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一生受盡坎坷,36歲那年,被宦官劉瑾陷害,被打了80大板,旁人這80大板可能就沒命了,但是王陽明還是活了下來,後來劉瑾再發力,王陽明被貶到貴州龍場,當時的劉瑾認為,像龍場這樣的人間地獄,王陽明早晚也得活活悶死!
沒料到,王陽明又再次生存下來,心學在龍場誕生,從此王陽明從人間地獄走向了萬丈光芒!
王陽明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真正的聰明人,他一輩子都用智慧來生存,於是他成為了聖人!
有人說,只要能學到王陽明的一半智慧和成就,就非常了不起了!
真正聰明的人,有2不管
不管閒事
無事則存心養性,有事則事上磨練,就是告訴我們,要專注於自己的事情和內心,別人的事情與你無關,不要去管,你若是沒有那個本事,管不了還會遭人嫌棄。
俗話說:“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幫忙和管閒事其實只有一線之隔,幫忙幫到了點上就會讓朋友心生溫暖、充滿感激,而管閒事只會讓朋友哭笑不得、尷尬不已,甚至會反目成仇。
不管能力範圍外的事
王陽明一輩子只專注於修心養性,就在龍場那樣的人間地獄悟出了致良知,知行合一。
有人曾說世上只有兩件事:關你屁事,關我屁事。而那些你辦不到的事情,就是超出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
王陽明:當行則行,當止則止;當生則生,當死則死
一個真正有見識、“致良知”的人,便會有分辨真相的能力和自我選擇的魄力。
真正聰明的人,有3不問
不問過去
過去的輝煌終究是過去的事情,總是沉浸在自己以前的成就中,難免會麻痺了自己。
王陽明曾說:“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很多時候,我們對過去發生的事情感到遺憾和擔心,把現在的不快樂歸咎於過去。毫無疑問,我們用不可彌補的錯誤懲罰自己,也用新的希望摧毀現在。
不問結果
有人說過程比結果重要,有人說結果比過程重要,王陽明提出來,做事情不要問結果,不然你的重心都放在了結果壓力上,哪還有心思專心做事情呢?
不問天意
王陽明說,不猜天意,不問人心,這裡說的就是人性的複雜,和天意麵前的無奈。
曾國藩曾說: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一個人成功與否,是天意和個人努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常說,盡人事,而後聽天命。
把天意難測當成藉口,只會叫人逃避現實、放棄努力;而過分在意得失,又會讓人心生執念,更容易誤入歧途。
因此,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天地雖大,只要心存良知、心懷善念,哪怕只是凡夫俗子,也有可能成為聖賢。
人生早一點讀王陽明,就能少走很多彎路
縱觀王陽明的一生,他歷經坎坷,但最後卻成為了承認,秘訣就是修心!
修心能讓你的身體以及精神狀態處於最樂觀的狀態,只要內心強大,才能砥礪前行。
王陽明心學自誕生以來,影響了中國,更影響了世界!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王陽明的“心學”更流傳到東亞,成為日本民治維新的重要推手,引領日本迅速崛起,曾經有人長嘆:
“中日的差距,就在一個王陽明”。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但現在在中國,很少人能記得王陽明。
想要讀王陽明的,老顧建議大家讀一讀《傳習錄》,
《傳習錄》堪稱“心學”第一書,《傳習錄》在陽明心學中地位究竟有多高呢?差不多相當於《聖經》在基督教中的地位。後世所有與陽明心學相關的東西,基本都是從《傳習錄》衍生出來的。
怪不得有讀者說:
即便已經看了5遍以上的《傳習錄》,但每讀一次,都能感受到心學思想的博大精深,受益無窮。隨便摘取片段,便能領略到心學思想的偉大。另外一本是《知行合一》,這本書可以說是王陽明的人物傳記,讓你瞭解到他的一生,有輝煌有坎坷,裡面有王陽明一生中精彩有趣的故事,就像是一本人物傳記,讀起來有趣還能學到智慧,能輕鬆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兩本智慧才79元,也就是一頓飯錢,卻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代代相傳,真的非常有價值!
想看的朋友,點擊下圖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