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原》:這道原,那道原,造就出一位白鹿原的孩子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故土,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讓人魂牽夢繞。

以《白鹿原》成名的陳忠實先生同樣也有一片故土,故土承載了了兒時的快樂,求學的艱辛,高考的失利,人生的起起伏伏,他的這邊故土便是白鹿原。

《兒時的原》:這道原,那道原,造就出一位白鹿原的孩子

陳忠實

小說中的白鹿原講述的白鹿兩家祖孫三代的爭鬥,表現出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兒時的原》:這道原,那道原,造就出一位白鹿原的孩子

影視劇《白鹿原》劇照

主人公白嘉軒一生娶了七個妻子,最後一個陪伴他終生,並且還育有三兒一女,白孝文,白孝武,白孝義,白靈。白家人中規中矩,但是他的長工鹿三的兒子黑娃卻是一個不安守分的一個人。黑娃長大後外出務工,認識了東家的女人田小娥,並且將之帶回家中。但是受到族中人排斥,不得已黑娃帶著田小娥住在村外的破窯洞中。黑娃投奔了革命軍,又成為土匪,在一次搶劫中指使手下打斷白嘉軒的腰。

黑娃的父親,以田小娥為恥,將其殺死,白孝文吸食鴉片,為吸食鴉片,變賣房產,外出務工,後來重新振作,終有一番作為,百靈加入共產黨,在肅反運動中,懷有身孕,讓人活埋。

走出小說的白鹿原,我們來到現實中的原上。從這本《兒時的原》中,我們可以窺見少時的陳忠實是怎樣面對生活的艱辛,怎樣堅持心中作家的夢想。

《兒時的原》:這道原,那道原,造就出一位白鹿原的孩子

書籍《兒時的原》

這本書講述了陳忠實兒時的故土,求學的艱辛,以及寫作道路的故事。這本書中我們能夠看到活生生的陳忠實,看到命運起伏跌宕的陳忠實。

從七八歲時候起,陳忠實已經開始自愛田地裡幹活,那個時候,同其他孩子一樣,陳忠實每天割草飼餵家裡的牛羊。到了夏天,頂著火熱的太陽,前往田地裡摟麥穗。

望著田地大片的麥穗,心裡一直盤算還有多少。毒辣辣的太陽,摟不完的麥穗,成為了陳忠實難忘的回憶,即使在晚年回憶起樓麥穗的經歷,陳忠實先生依然感到“心有餘悸”。

如果說摟麥穗是一種傷痛的話,上學的艱辛讓這種傷痛顯得微不足道。

記得參加初中考試的時候,班主任帶著他們班裡二十幾個同學前往鎮子上考試,剛興致衝中走上幾里路,腳跟變磨破了血,脫下鞋子一看,才發現,原來鞋底早就磨透了,每向前走一步,路上的石子鑽心痛。本想大聲哭泣,但是內心的自尊心,讓他強忍住淚水。為了能夠繼續向前走路,把擦臉的布巾,樹上的葉子,書本放在鞋子裡,但是毫無用處。

望著前行的路,不知怎麼辦才好時候,突然一聲火車汽笛打破了沉悶的思緒,一個與自己一般大的孩子把手伸出火車窗外,盡情的享受著飛快的世界,讓陳忠實為之一振,自己的努力不正是如此嗎,不正是為了改變自己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嗎,人的一生不正是要不斷地經歷痛苦,才能實現夢想嗎。

《兒時的原》:這道原,那道原,造就出一位白鹿原的孩子

正是這樣的經歷,讓陳忠實以後人生中,無論面對怎樣的苦難,不再輕易流淚,敢於直面慘淡的讓人生。

每個人都會經歷苦難,在苦難中我們才會遇到天使。

上初中的時候,父親實在供不起兩個孩子,迫不得已決定讓陳忠實休學回家一年。自提出申請時候,陳忠實內心著實忐忑不安,小小年紀,已經懂得貧窮雖給予的自卑的滋味。

班主任面對休學的申請,勉強勸誡了幾句,但是深知一個家庭做出這樣的決定肯定迫不得已,經過再三思考,決定同意。陳忠實拿著老師們籤的字,前往教務處,找到一位年輕的女老師,申請開一張休學申請書。

看到陳忠實的申請書,女老師有些驚訝,一個始終在班級前三名的孩子,居然要休學一年。問及緣由,方知家庭貧困所致,父親供養兩個初中生頗為艱難,只待哥哥上完初中,報考師範學院,家庭便會寬鬆許多,此時繼續前來上學。聽完陳忠實的敘述,女老師心裡頗為不捨,眼睛竟然溼潤起來。

看著老師溼潤的眼睛,陳忠實這樣寫到:

我看著那雙磁浮著憂鬱氣色的眼睛,忽然想到姐姐的眼神。這種眼神足以使任何痛苦折磨的心平靜下來,足以使任何被痛苦的折磨得心力交瘁的靈魂得到撫慰,足以使沉靜地忍受著痛苦和劫難而不至於沉淪。

離開之際,女老師親自把陳忠實送出校門,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弄丟了休學證書,明年一定要來繼續上學,明年務必還是來找他。看著這位素未平生的老師,陳忠實心裡感動一塌糊塗,以至於在以後的生涯中,面對寫作的寂寞,高考的失利,命運的起伏跌宕,依然能偶坦然面對,內心不斷感謝當年這位關心自己的老師。

過了一年,陳忠實繼續上學讀書,待到他這一屆,由於國家貧困,大學錄取人數大大減少,四個班級考上大學不到十人,而他上一屆錄取率居然達到百分之五十。

陳忠實曾經埋怨過父親,倘若當年如果正常上學,可能自己人生的命運將要被改寫,可是想起那位素未平生的女老師,陳忠實相信一切還有改變的可能。

高考失利之後,陳忠實前往一所學校教學,老師的職業生涯讓他對於寫作有了新的認識,對於生命有了新的感悟,從當老師的那一刻起,才發現一個老師對於一名學生影響是多麼重要。老師所傳授的人生哲理,足以能夠改變數千萬的人。

為了方面寫作,陳忠實主要前往圖書館上班。在館所裡,有了更多時間寫作、思考,有了更多的精力同命運再一次抗爭。

他的艱辛,他對宿命的不甘,他心中的作家夢,在成長道路中遭遇的挫折,收穫的感動,造就了這個後來寫出《白鹿原》的孩子。

陳忠實先生是不平凡的,因為他寫出了一部偉大的作品,但是他又是及其平凡的一位,因為在那個時候,在那個物質極其貧乏年代,每個人都在努力,都在努力同命運做鬥爭,每個人都是《白鹿原》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