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雷雨》:东西方悲剧命运色彩下,人性内涵的相同

我是小墨谈,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击上方名片添加关注。

《俄狄浦斯王》《雷雨》:东西方悲剧命运色彩下,人性内涵的相同


悲剧,作为最古老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戏剧题材,是一种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悲剧通常是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反思和深化内心的目的。

鲁迅先生对悲剧有一句精辟的概括: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揭露了人类的生活丑态,也改变人们很多乐观的想法,从而使人们不得不面对现实。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经典之作,被亚里士多德盛赞为“十全十美”的悲剧。作为一出典型的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我国现代戏剧的成熟是以曹禺先生的《雷雨》为标志,它开创了我国近代剧作的先风,不仅继承了希腊悲剧的特点,更是在此基础上结合了中国的社会现状,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至今仍是中国悲剧史难以逾越的高峰。

《俄狄浦斯王》主要描述了古希腊时期,俄狄浦斯想要逃离“杀父娶母”的神谕,却还是阴差阳错下“杀父娶母”这样一个复杂的故事。《雷雨》讲述是中国近代封建制度大家庭里,周家和鲁家两代人错综复杂的恩怨情仇。

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这两部来自东西方的不同作品,都给人带来了同样强烈的震撼。因为对人类命运的共同关怀,《俄狄浦斯王》和《雷雨》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位身处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作家,在东西方悲剧命运色彩下,通过相同和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现出同样的人性内涵。

《俄狄浦斯王》《雷雨》:东西方悲剧命运色彩下,人性内涵的相同

相同的叙事手法,不同的叙事线条

①相同的叙事手法:追溯法、“三一律”

《俄狄浦斯王》在故事的开始就告诉我们瘟疫降临到了忒拜城:

因为这城邦,像你亲眼看见的,正在血红的波浪里颠簸着,抬不起头来;田间的麦穗枯萎了,牧场上的牛瘟死了,妇人流产了;最可恨的带火的瘟神降临到这城邦,使卡德摩斯的家园变为一片荒凉,幽暗的冥土里倒充满了悲叹和哭声。

作为国王的俄狄浦斯在得知瘟疫降临的原因是没有为前任国王复仇时,他决定按照神的旨意追查杀害前任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以此来解除瘟疫,拯救这个国度的人民。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一场追查元凶的行动展开了,随着追查活动的展开,戏剧的冲突也一次次地被推向高潮,戏剧前半部分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在戏剧开始之时已被略去,而是通过剧中人物的回忆和追溯得以展示。

《雷雨》的开场便是通过教堂尼姑和一对姐弟引出故事的人物:周先生、疯了的女人、屋子里曾经死去的三个人。作者曹禺巧妙地将周、鲁两家30多年的恩恩怨怨以及所有的人物的命运集中在一幕,通过剧中人物的回忆将周公馆的罪恶和周家人物内心世界的苦痛淋漓尽致地揭露出来。

我们不难看出,《俄狄浦斯王》和《雷雨》在叙事上采用了相同的手法,那就是“追溯法”和“三一律”。

“追溯法”又称“追溯式”、“回顾式”和“锁闭式”,是戏剧创作中所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把一部戏剧的高潮安排在开场前夕。当大幕拉开的时候,整个戏剧的情节已经发展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剧中比较重要的事件、比较关键的矛盾都已经形成,整个剧情正处于大爆发的时刻。就剧情的本身矛盾冲突而言,仿佛戏剧一开场就进入了高潮,并且“迫不及待”地就走向了结局。

在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三一律”,即剧情发生在同一天,同一地点,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指出,戏剧必须满足情节、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只有满足了“三一律”,戏剧才是完整的。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使剧情集中、紧凑,将故事的矛盾集中爆发出来,从而达到高潮。

《俄狄浦斯王》《雷雨》:东西方悲剧命运色彩下,人性内涵的相同

②不同的叙事线条:单一线条下的二元对立和多线条下的多元对立

《俄狄浦斯王》通过追溯往事以寻找杀害忒拜前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在剧中追溯线索是单一的、个体的。剧中的主要人物只有一个,就是俄狄浦斯,他的行为是整个剧本的核心,整个故事围绕着命运对他的戏弄和他与命运的抗争展开,

剧中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俄狄浦斯和他父亲之间的二元对立。

因为神谕,忒拜国王拉伊俄斯担心会被自己的儿子杀死,于是他将自己的儿子小俄狄浦斯扔到了野外抛弃,希冀用残酷的自然之力将他杀死。俄狄浦斯被邻国国王收养长大,并不知自己的身世,为了逃脱“杀父娶母”的神咒,他离开了养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自己的亲生父亲,并在无意中杀死他成为新的国王。

整个故事中的人物矛盾和对立,基本都体现在俄狄浦斯和他的生父拉伊俄斯之间,是一种单一线条的二元对立模式。

《雷雨》的追溯线索却是多重的、群体的,它所涉及到的事件和人物更多,故事情节更复杂。从侍萍的追溯暴露了周家从前的罪恶,从蘩漪的追溯暴露了周家后来的罪恶。而鲁贵的追溯则把侍萍和蘩漪的悲剧联成了一体,使发生在周家的故事变得完整、丰富。这些线索串联起来,将事件的前因后果一一展示出来,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

剧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多重人物矛盾形成了多元对立。故事中不止一对不伦之恋:周萍和蘩漪继子和后母的恋情、周萍和四凤异父兄妹之间的恋情、周朴园和侍萍少爷侍女之间的恋情。这在当时的社会,无一不是违背伦理道德和社会制度,为世间所不容的感情。不伦之恋与封建礼教对抗下产生的爱恨情仇,让原本复杂的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变得更加刺激、尖锐、多元化,从而一步步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俄狄浦斯王》《雷雨》:东西方悲剧命运色彩下,人性内涵的相同

相同的悲剧结尾,不同的矛盾冲突

①相同的悲剧结尾:完美的毁灭性悲剧结尾

《俄狄浦斯王》里,随着调查的深入,得知真相的王后在罪责中自尽,俄狄浦斯则自刺双目,同一对儿女远离忒拜城四处流浪,以此来赎罪。

《雷雨》最后一幕,原文中是这样写的:

雷电交加之夜,两家人又聚集于周家客厅。周朴园以沉痛的口吻宣布了真相,并令周萍去认母认弟。此时周萍意识到了四凤是自己的妹妹,大海是自己的亲弟弟。四凤羞愧难当,逃出客厅触电而死,周冲出来寻找四凤也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大海出走,侍萍和蘩漪经受不住打击而疯,周朴园则一个人在悲痛中深深忏悔。

三死两疯,一人不堪现实逃避出走,一人忏悔终生。

《俄狄浦斯王》和《雷雨》,恰恰都是以完美的毁灭性悲剧结尾。主人公经历了命运的沉浮与挣扎,本以为找到了灵魂的救赎、生命之光,如依旧逃不过陨落的命运。这就是悲剧的内核,在一次次失望和挣扎中走向毁灭。

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美好的东西毁灭得越彻底,越能激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命运的恐惧,由此得到对感情的净化和对人生的思考。

《俄狄浦斯王》《雷雨》:东西方悲剧命运色彩下,人性内涵的相同

②不同的矛盾冲突:命运冲突和社会冲突

《俄狄浦斯王》中,从头到尾,俄狄浦斯的命运都在被神控制着。从神谕宣判他“杀父娶母”,他为了逃避神谕出走,到最终阴差阳错下还是犯下“杀父娶母”的“罪行”。不管他怎么抗争,似乎都逃不脱命运的怪圈,

这是典型的命运悲剧,剧中的矛盾来自于人和神,个体和命运之间的冲突。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

与《俄狄浦斯王》不同的是,《雷雨》是一部社会悲剧。作者曹禺立足于现实生活,不是从超自然的力量中去探寻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而是把人物的悲剧命运融入到社会现状当中。造成剧中人物悲剧的原因,表面上看是造化弄人,实际上是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对人性的压抑。剧中主要的冲突来自于人与社会,在个人力量与社会力量的抗衡下,人物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毁灭。

这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古希腊时期,人们信奉神的力量。而到了中国近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关心的已不再是来自自然界力量的威胁,而是各种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和桎梏。

《俄狄浦斯王》《雷雨》:东西方悲剧命运色彩下,人性内涵的相同

相同的人物命运,不同的人物态度

①相同的人物命运:在恋母情结的不伦之恋中走向毁灭

《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和母亲之间的不伦之恋,开创了近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名词:俄狄浦斯情结。心理学上用它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跟父亲作对来竞争母亲,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

《雷雨》中的主人公周萍与继母蘩漪之间畸形的恋爱关系,恰恰也是一段具有恋母色彩的不伦之恋。周萍恋母情结的产生,根源在于其成长过程中“母亲”这一角色的不在场。母爱的缺失进而加强了他成年后对母性依恋的渴望,同时他又在父亲缺席的成长环境中长大。长大后周萍对父亲周朴园的畏惧、反叛以及深刻的恨意也是周萍对蘩漪畸恋的推动力。

剧中周萍曾说,“我恨我的父亲,我愿他死,就算犯了灭伦的罪也干”。面对一家之主周朴园,周萍只能选择屈从,而和蘩漪的不伦之恋,让他觉得自己用另一种方式战胜了父亲,心理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这种“杀父娶母”的心理倾向,是周萍身上俄狄浦斯情结的进一步佐证。

从蘩漪到四凤,周萍自始至终都在这两个女人身上寻找童年缺失的“母亲”的影子,不管是爱上继母的知情 ,还是恋上妹妹的不知情,周萍的两次恋爱历程,都只能说明他永远无法逃脱心灵深处浓郁的“恋母情结”。而这两段不伦之恋,最终引领他走向毁灭。

《俄狄浦斯王》《雷雨》:东西方悲剧命运色彩下,人性内涵的相同

②不同的人物态度:反抗和屈服

《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选择了反抗命运以维护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人格。他具备承担罪责的责任感,也有反抗命运的勇气。在这种极富反抗性的精神中,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的激发。所以我们常说:古希腊悲剧的基调大多是悲壮的。这种悲壮的背后,是勇于反抗的英雄主义精神。

《雷雨》对主要人物的塑造和《俄狄浦斯王》是迥然不同的。剧中的蘩漪是个极具争议性和矛盾性的人物,成为周朴园的妻子,便是其悲剧的开端。按她的话说,“我忍了多少年了,我在这个死地方,监狱似的周公馆,陪着一个阎王十八年了。”

蘩漪无疑是一个被深深压抑的人物,可是她没有反抗的勇气,只能听天由命地任自己在痛苦中沉沦,直到她遇到了继子周萍。周萍身上透露出的新气息给蘩漪死气沉沉的生命带了生机,这种久违的生机进而成为她安全感与踏实感的来源。蘩漪通过周萍来摆脱这种无力的现状,周萍爱上四凤也是同样的道理。

剧中写道:他要把自己拯救起来,他需要新的力,无论是什么,只要能帮助他,把他由冲突的苦海中救出来,他愿意找现在他不得不爱四凤了,他要死心塌地地爱她,他想这样子忘了自己。

他追求四凤的动机原本就是不纯的,是他从心理上摆脱蘩漪、拯救自己的手段。这一点是《雷雨》与《俄狄浦斯王》最大的区别:一个是在不断积极地去争取,而另一个却只是在等待着别人的拯救。

如果说《俄狄浦斯王》是一曲高亢悲壮的赞歌的话,那么《雷雨》更像是一首低沉悲凉的挽歌。

《俄狄浦斯王》《雷雨》:东西方悲剧命运色彩下,人性内涵的相同

结语

《俄狄浦斯王》和《雷雨》,这是两部在东西方文学史上有着同等重要地位的戏剧作品。尽管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现状不同,但从悲剧的人性内涵上来说,二者是殊途同归的,那就是:在悲剧中超越自己,从悲剧中陶冶情操,在悲剧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