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縣:三“復”天溫暖戰“疫”路

“旺溪景區提前完工,瑤王古寨完成了水源地徵地工作,崇木凼新區項目建設遷墳工作進展順利……”

4月19日,隆回縣土地增減掛鉤和花瑤旅遊項目指揮部所轄的8個重點項目彙報了復工復產情況。該指揮部所轄的8個重點項目全部復工復產;一季度完成投資16370萬元,為年度投資34.32%,其中旺溪景區建設全面完工。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隆回縣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復產,全力推進企業、商業、農業復工復產;實現企業天天覆工,商業天天覆市,農業天天覆耕的目標。據統計,隆回縣開工規模工業企業140家,開工率100%,到崗人員25897人,人員到崗率100%;135個重點項目全部復工復;全縣10417家五小門店全部營業;全縣農業全部復耕,全縣糧食播種面積超108.4萬畝,早稻面積16.31萬畝,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可插大田面積2萬畝。

三個“搶先”激活企業復工復產

搶先出臺了加大援企穩崗力度等15項政策措施。隆回縣率先出臺了15條支持企業的硬措施,企業用於慈善活動、公益事業的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12%部分3年內扣除);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失業保險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承租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房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中小企業,可以減半3個月的房租。本年度新增技術改造投資在500萬元以上並經省級認定的工業企業,按設備投資額的2%進行配套獎勵,最高不超過30萬元;對規模工業企業當年新增研發投入10萬元以上的,按當年新增量的3%進行補貼。開闢“綠色通道”,幫助銀行與企業牽線搭橋,緩解企業融資壓力,10家銀行與57家企業簽約貸款23.829億元。

搶先護送農民工返崗。免費開通了6條城區企業公交專線,7條城鄉公交專線,免費包了100臺次大客車送2600餘名農民工外出務工;並開通了隆回至廣州高鐵的免費返崗專列,免費包10輛高鐵護送6000民工返崗,免費包車到湖北接民工返崗。

搶先建立企業復工復產臨時黨支部。選派96名優秀幹部到企業擔任防疫聯絡員,指導復工復產後的疫情防控工作。全縣26個重點項目指揮部都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搭建線上招聘平臺,推進人崗“不見面”精準對接,聯絡組織招聘企業在“隆回就業網”微信公眾號上註冊登記44家,招聘崗位15519餘個,求職者註冊登記18000人,與企業達成求職意向的15000人。

落實促進消費激勵政策。自今年正月以來,全縣共關停機關食堂180餘家。在嚴格做好餐飲行業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的同時,縣委書記王永紅、縣長劉軍帶頭到餐飲店消費,全縣每天有1萬餘幹部職工到粉面店吃早餐,盤活餐飲店600餘家,一季度餐飲業營業額突破1.3億元。給全縣機關幹部職工發放工會消費券,僅限到商店、超市等消費;限期在5月4日前消費完。

落實復工復產指導。強化復工復產標準,確保各餐飲單位堅決做到“六到位”,即主體責任落實到位,防控方案制定到位,員工信息摸排到位,聯防聯控機制到位,防控物資儲備到位,安全生產保障到位。相關部門靠前服務,指導完善防控措施,開展經營場所、後廚徹底清理打掃並消毒,保障食品安全。從村、社區和群眾選聘了10417名志願者,對全縣所有五小門店進行巡邏,指導消毒等防疫工作。

落實監督檢查措施。強化疫情防控措施,對復工復產餐飲單位開展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監督檢查,要求各餐飲單位嚴格控制進店人數,嚴格落實體溫測量,做到分散就餐,鼓勵企業以外賣送餐為主。印發《餐飲單位復工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告知書》,及時發現和糾正餐飲單位經營過程中的不規範行為。加大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宣傳力度,印製了3萬餘份五小門店復工復產溫馨提示和注意事項,努力提高從業人員防控意識。

三個“上門”激活農業復耕復產

上門送技術。邀請湖南農業大學教授來隆回舉辦水稻機拋秧培訓,派出農技人員1260餘人次,採取“線上+線下”模式進行技術指導,全面檢修40多家農機合作社和60多戶農機大戶的機具,現農機擁有量完全可以滿足春耕生產的需要。

上門送春耕物資。開展上門送水稻種子、玉米種子活動。辣椒種子已播種到位,烤煙育苗2500萬株,各類蔬菜種子庫存充足。縣級庫存化肥4500噸,配送到鄉鎮15720噸。組織60餘名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強化田間管理。帶動銷售扶貧農產品671萬元。發揮網上平臺優勢,幫助銷售龍牙百合等扶貧產品600餘萬元。

上門簽訂代耕合同。成立村級互助合作社572個,互助合作社社員4萬餘人,代耕代種面積達18.37萬畝,解決人員外出土地無人耕種問題。目前全縣落實糧食播種面積超108.4萬畝,落實早稻面積16.31萬畝,落實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可插大田面積2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