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建築行業復工影不影響農民工工資,農民工的待遇會不會漲?

往年,建築工人一般在正月十五後開始返工,農曆二月二後全面開工。今年受疫情影響,正月結束了,工地復工依然亮著“黃燈”。

隨著全國企業陸續進入復工中,建築工地也在緩慢推進復工進度:工人回不來,上游材料供應不上,防疫物資儲備不足,每一個環節都影響工地的正常運轉。

2月26日,住建部辦公廳發佈《關於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序推動企業開復工工作的通知》,明確要分區分級推動企業和項目開復工,全面落實建築工人實名制,工地實行體溫檢測制度,防疫費用計入工程造價等。

然而,對於建築工地來說,復工之路依然坎坷。工地復工進展不僅影響著工程進展,而且也影響著房企的銷售和交付。由此形成的鏈條傳導效應造成的一系列影響目前還暫時無法評估。


疫情後建築行業復工影不影響農民工工資,農民工的待遇會不會漲?


1.工人短缺

多個房地產項目工程負責人向經濟觀察網表示,目前工人是影響工地復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河南、湖南、四川、貴州、安徽等勞務輸出大省的工人跨區域流動依然困難。

目前各地進出要求並不相同,甚至一個地區各個村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部分地區要求工人去醫院拍CT和血常規檢測,檢測體溫,或企業方開具用人證明,村一級方允許開具健康證明和出村證明。只要工人提出需要公司證明,能配合的儘量配合,目前工地儘量先讓本地工人先幹著。

按照規定,外地工人回到項目所在地需要自行隔離14天,“工人想法很簡單,幹活,賺錢。”餘堅透露,工人隔離期間沒有收入,考慮到返程不便及傳染風險,許多工人選擇留在老家。“工人返工意願並不強。”

目前,海南、青島等地發佈政策,對工人隔離期間給予生活補助,如三亞市按海南省每月最低工資標準1670元,即隔離期間每人每天76元。此外,濟南、大連、福建等地為推動工人返崗,允許客運包車和定製化交通等返工人員不用隔離14天。

他進一步表示,一個項目涉及多個工序,並不是所有工人返工後都能迅速開展工作,“建築是個系統工程,需要上一個工序完成,才能開展下一個工序。

“什麼時候復工?要隔離嗎?”成了工人詢問工頭最頻繁的問題。2月25日,多名來自四川、湖南、貴州等地跨省復工的工人,無論是自行駕車、火車或飛機,工人都未進行14天的隔離,只需要提供一份健康證明。


疫情後建築行業復工影不影響農民工工資,農民工的待遇會不會漲?


2、工期不緊張

由於建築行業:工人回不來,上游材料供應不上,防疫物資儲備不足,每一個環節都影響工地的正常運轉。

相對於其他行業開工的速度相對較,很多工程項目都會趕工期,所以會意味加時,現在對農民工的工資做問題很嚴格的政策,加時那麼企業就必須支付相對的工資,可以日薪提高到500元一天。

對於建築行業來說,他們不開工看似沒有影響,實際上工地上的設備多半都是租賃的,每天都會產生一筆很高的費用。

對於工人來說,他們都會第一時間出去抓緊時間工作賺錢,生活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