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雲遊”思南,文學主播解鎖人文地標

圖片

◆2020年4月23日

(週四)14:00

“雲遊思南:文學閱讀重塑城市生活”全記錄

◆打卡路線

瑞金醫院贈書-思南文學之家-思南公館宴會廳-思南書局-思南小廣場公共藝術空間-周公館-曾樸曾虛白父子寓所-梅蘭芳寓所-皋蘭路詩歌書店

◆聯合主辦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 上海市作家協會文匯報社 中共黃浦區委宣傳部

◆承辦

思南公館

圖片

今年4.23世界讀書日,恰逢上海思南讀書會六週年之際,以“文學閱讀重塑城市生活 ”為主題的雲遊思南系列直播活動,即將拉開大幕……

雖然疫情給思南讀書會等線下活動按下暫停鍵,但我們依然可以因閱讀而重逢“雲端”,跟隨文學“主播天團”解鎖書香思南人文中軸。

“雲遊思南”全記錄將於4月23日在文匯APP獨家首播,完整視頻還將於4月24日20:00-21:00作為“閱讀的力量”特別節目,在澎湃、B站、喜馬拉雅、東方網、看看新聞、一條等十餘個平臺同步推出。

說起如今上海市民的公共閱讀文化生活,思南公館及其周邊是濃墨重彩的一頁,歷史建築和文學交流於此交織,培育了思南讀書會、思南紀實空間、思南賞藝會、思南城市空間藝術節、思南書局、思南文學選刊、思南露天博物館等一批品牌項目和活動,持續用創意點亮公共空間,傳遞城市溫度。

圖片

“文化思南”致敬瑞金醫院“戰疫天使”贈予書香禮包是直播“重頭戲”之一

身為上海書展·上海國際文學周、思南讀書會的幕後推手之一,作家孫甘露的身影活躍在書香上海的多個角落,他告訴文匯報記者,作為“ 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 ”特別網聚的延伸,雲遊思南系列直播活動聯合文匯報新媒體等平臺,在2020年這一特殊時刻,繼續拓展思南讀書會的活動方式,融匯了“建築可閱讀,街區宜漫步,城市始終有溫度”的文化理念,陪伴讀者、作家、出版人探索新型的閱讀生活,重建美好的精神日常。

圖片

領銜此次“雲遊”的主播們,也是思南讀書會忠實讀者們再熟悉不過的面孔——思南讀書會幕後策劃團隊聚齊,這一特別的“閱讀男團”正式“出道”,將接力導覽書香地標,聊聊建築背後的歷史與故事,推薦自己心愛的書。

圖片

上海文藝出版社副社長李偉長坦言:他在思南文學之家收穫最多的,不是主持了多少期活動,推薦了多少書和作家,而是讓所有人慢慢認識、瞭解了這座城市積澱最深的文化脈絡。“希望通過這次直播,重建溫情美好的閱讀日常生活”。

青年作家王若虛打了個比方:閱讀就像走迷宮,出口不止一個;當你讀得足夠多,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出口。

《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評論家黃德海給出八個字——保持耐心,追求卓越。“無論是歷史建築融入城市更新,還是閱讀推廣線下線上同步,都讓城市更具人文溫度。”

《上海文化》副主編、詩人張定浩認為:閱讀的習慣幫助我們身處變動時代也做到專注和耐心,在屬於自己的領域中默默勞作,抵抗各種各樣的渙散。

圖片

思南讀書會自2014年2月15日啟動至今,已舉辦337期,迎來了近1200位學者、作者、出版人共赴“文學饕餮盛宴”,參加現場活動的讀者逾5萬人。6年多來,幾乎每週六風雨無阻,成為上海的城市文化名片。疫情之下,思南與讀者的情緣仍在線上延續……

圖片

如今的復興中路505號,不僅是一個地名,更是上海文化地標,是愛書人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上海城市文化生態的亮麗風景。走過作家莫言題詞的思南文學之家,欣賞旋轉90度的優美建築思南公館宴會廳,參觀有著最美城市公共空間榮譽的思南書局,處處散發著文藝時尚的勃勃生機。

當“思南IP”的品牌矩陣日益升級,恰如思南公館總經理李海宇所期待的:在傳承城市歷史文脈中舒展新生,在街區漫步中感受城市溫度,在文化活動中迸發出蓬勃生命力。

圖片

作為目前上海市中心唯一以成片花園洋房保留保護為特色的歷史風貌保護項目,思南公館街區以復興中路以南,思南路兩側,以及重慶南路以西為界。51幢歷史保留保護建築,薈萃了多種上海近代歷史居住建築類型,周恩來、梅蘭芳、曾樸、柳亞子、薛篤弼等都曾居住於此。

當中外文化在此交織、碰撞、融匯、沉澱,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僅在於摩天大樓,更來源於公共文化空間以海納百川的氣度,打造城市書香客廳,擁抱每一個路過的人。

圖片

思南讀書會讀者代表馬葉昀、許樹建、嚴正清(從左至右)

讀者最有發言權。三位思南讀書會讀者代表也將加入“雲遊思南”直播導覽,分享心聲。

72歲退休市民許樹建,是思南讀書會最高頻的訪客,和同好們建了微信群,現場分工拍照、速記、整理……“讀書會讓我這個門外漢迷上了文學,書裡的世界之大、道理之深是過去不曾想象的。閱讀,讓我聆聽不同的聲音,淨化心靈,提升素養。”他真情告白:讀書會彷彿一把鑰匙,打開心中的另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了更加廣博的世界,也讓我學會去品味人生。

“漫步在思南路,老建築散發出獨特韻味,美好的閱讀氛圍令我如痴如醉。”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大一學生馬葉昀,慶幸自己在最美好的年華與文學邂逅,與思南結緣。

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大三學生嚴正清說:讀書會,是我的文學夢開始的地方,不僅帶來知識的洗禮,更是人生境界的昇華……

圖片

圖片

越來越多互動開放包容的公共文化活動在思南一帶不斷上演。成立兩週年的思南書局、去年底的人氣詩歌書店、重新迴歸的思南露天書集,都策劃了一系列線上活動,無不是城市書香地標輻射力的生動呈現。

圖片

圖片

圖片

漫步思南人文中軸,有哪些書香亮點?

◆思南文學之家(復興中路505號)

2014年2月15日,思南讀書會和思南書集成立。6年多來337期場“思南讀書會”,邀來1200多位學者、作家、出版人,參加現場活動的讀者逾6萬人。2019年11月,思南讀書會獲2019全國全民閱讀優秀項目。

◆思南書局(復興中路517號)

“梧桐樹下,人文心臟”——2018年4月23日,思南書局開業,面積約545平方米,集閱讀購書、文藝展覽、文創手作、休閒茶飲、培訓講座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新型閱讀文化空間。

圖片

◆思南小廣場 公共藝術空間

2016年12月30日,中國第一個露天博物館“思南露天博物館”開放,一個永遠開放、永不落幕,卻又日日更新的百年人文博物館;2017年至今連續3年的思南城市空間藝術——上海城市空間藝術節、思南書局快閃店、法國移動歌劇、朗讀者線下活動朗讀亭……吸引眾多市民打卡。

◆《思南文學選刊》

2017年2月25日,思南讀書會三週年活動現場,《思南文學選刊》創刊號發佈。作為一本針對漢語文學的綜合性選刊,填補了滬上文學選刊的空缺,完整了上海文學期刊的種類,在新媒體閱讀大潮的沖刷下,“逆流而上”。刊物與讀書會結合,為申城添書香。

◆《海上思南》

創刊於2013年夏季,為一年四期的春、夏、秋、冬季刊,以現場客觀的視角解讀思南公館街區的變化發展。

圖片

思南文學“天團”主播們

與你相約4.23世界讀書日

不見不散!

圖片

圖文 / 文匯報

編輯 / 高磊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圖片

疫情防控,每日大轉盤活動暫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