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驅動 指創未來 平安基金、平安產險舉辦“新能車特工大會”

12月8日,中國平安旗下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平安基金”)和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平安產險”)聯合雪球、招商證券共同舉辦的“新能車特工大會”在深圳舉辦。平安基金副總理汪濤、平安基金ETF指數投資部總監成鈞、平安產險車險創新產品開發總監王鵬、招商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李懿洋及雪球大V望京博格參與了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以 “新能驅動,指創未來”為主題。大會上,各方就新能源汽車行業情況與前景、行業投資價值、投資新能源汽車ETF優勢及新能源汽車保險發展情況等主題進行討論。此外,會上,平安基金還推出了國內首隻新能源汽車產業主題ETF——平安新能車ETF(場內簡稱:新能車;證券代碼:515700;申贖代碼:515701;認購代碼:515703),並對該產品進行了介紹。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各國堅定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該行業的中長期成長潛力逐漸顯現。目前,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針對新能源汽車銷售出臺了財政補貼、稅費減免等支持措施,將助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汪濤表示:“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的落地,我們判斷,2020年或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速的關鍵年份,行業投資或迎來風口。一方面,從全球視角看,中國電動化供應鏈最為完善,尤其是鋰電池及其關鍵原材料等環節格局明晰,頭部企業已具備全球競爭力;另一方面,目前,新能源汽車板塊估值處於較低位置,具備顯著的投資價值。不少聰明資金已開始低位佈局A股新能源汽車板塊。”

12月3日,工信部發布《2021年-2035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當年汽車總銷量的25%。對此,成鈞表示,政府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至關重要。政府的早期支持,使得公司能夠發展出在價格上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迎來大發展的機遇。

據李懿洋介紹,綜合來看,中國企業在電動化浪潮中具有先發優勢。中國電動化起步最早,並且中國已經成長為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市場,2018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105萬臺(同比增長84%),首次突破百萬量級,佔全球銷量比例達到52%。從產業鏈角度,部分國內中游企業已掌握了核心技術,並且已經進入海外車企供應鏈體系,在全球化賽道上,中國企業在電動化趨勢中有望持續保持競爭力。

望京博格表示,投資新能源汽車板塊,可以選擇指數投資的方式。一方面,很多主題ETF的指數會跟蹤全產業鏈,跟隨指數可分享到該產業全鏈條的發展紅利;另一方面,指數投資天然具有分散化的優勢,還具有優勝劣汰的功能,會不斷把好的公司納入進來,把差的公司給剔除出去。通過指數投資,投資者可以比精選個股耗費更少的經歷,同時擁有更高的勝率。

據悉,平安新能車ETF即將於12月9日至24日正式發行,其管理費為0.15%,託管費為0.05%,處於行業較低水平,充分讓利投資者。平安新能車ETF擬任基金經理錢晶表示,作為國內首隻新能源汽車產業主題ETF,該產品緊密跟蹤中證新能源汽車產業指數(代碼:930997),該指數覆蓋新能源汽車上、中、下游,可分享全產業鏈增長紅利。

2017年以來,平安基金開始佈局並大力發展ETF業務。截至目前,該公司的產品線覆蓋寬基指數、債券指數、主題指數、策略指數、境外指數和貨幣基金六大產品線,在產品研發與指數編制方面創下多個國內第一。

會上,來自平安產險的王鵬亦對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與技術,以及新能源車險進行了介紹。他認為,我國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與國外差距不大,因此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力並不弱;而目前針對新能源汽車的保險,在實操層面是在沿用傳統的車險條款,但基本風險都能夠有效覆蓋。平安產險非常重視並很早就開始研究、佈局新能源汽車保險,以“客戶+車輛”的數據為驅動力,從“產品+服務”兩個角度,藉助公司“平安好車主”和“團E寶”兩個線上化平臺,全方位服務我們的C端和B端客戶,同時也為國家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做出產險應有的貢獻。

平安產險開發、經營的主險已超過1000種,經營業務範圍涵蓋車險、企財險、工程險等法定產險業務及國際再保險業務,為個人、家庭、企業提供全方位的保險保障服務,在建設社會風險管理和保障體系,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完善新技術、支持創新戰略方面切實發揮“保險姓保”的職能。自1993年正式開辦車險以來,平安產險始終秉持以客戶為中心不斷開拓創新,獲得長足發展,現今車險規模佔整體車險市場的23.2%,客戶數量達到5537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