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天舉:曾是鋒線球員的標杆,飽受傷病困擾,還能步入正軌嗎?

2018年的夏天屬於遼寧男籃,在捧起總冠軍獎盃的那一刻,每一個遼寧球員的臉上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當然,也有淚水。得到總冠軍本就是一件喜極而泣的事情,但是對於賀天舉,他的內心或許有一絲惆悵。由於傷病影響,那個賽季的賀天舉打的十分謹慎,主教練也有意壓縮他的上場時間,以至於那年賀天舉對於遼寧隊沒有產生實質性幫助,甚至在許多比賽中,賀天舉被長時間按在板凳席上。

賀天舉:曾是鋒線球員的標杆,飽受傷病困擾,還能步入正軌嗎?

板凳席上的賀天舉

沒有上場時間,沒有足夠的關注度,賀天舉像一名看客看著球場上奔襲的隊友,久而久之,他的內心便不自覺地湧上陣陣酸楚。好在這種酸楚沒有長時間延續,隨著時間的推移,賀天舉漸漸從傷病的困擾中走出,在出場時間和個人數據都得到一定改善的前提下,賀天舉的身影又一次浮現在球迷眼前。現在,他仍是遼寧隊的重要球員,仍是郭士強教練的得意弟子。

只是與以往不同,重返賽場的賀天舉有了更大的傷病隱患,而在未來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制約下,外界也不避免地出現了議論聲:曾經CBA鋒線球員的標杆人物,飽受傷病困擾的賀天舉,還能步入正軌嗎?下面,我們就解讀一下這名榮耀與苦難並行的球員。

曾是鋒線球員的標杆,卻因傷病致使職業生涯起起伏伏

賀天舉:曾是鋒線球員的標杆,飽受傷病困擾,還能步入正軌嗎?

賀天舉練習投籃

賀天舉的職業生涯可謂是波折起伏,從初入聯盟到巔峰、從巔峰到落幕、從落幕到狀態回暖,賀天舉經歷了這一切。對於賀天舉來說,他的職業生涯本應該是平步青雲,可是因為無情的傷病,所有的一切都被改變了……

2009年,賀天舉進入遼寧男籃,但是初出茅廬因為技能和心智都不成熟,因此冷板凳也成為他這一整年的“歸宿”。然而賀天舉並不甘心,他在當年夏天苦練球技,並且於10-11賽季搏得輪換機會,這個賽季,賀天舉出戰28場,出場時間瞬間從3.8分鐘提升至23分鐘,場均12.9分4.1籃板更是對主教練和遼寧隊最大的回饋。於是,一切都順水推舟,下一年賀天舉成為了首發,在上場時間再度提升的前提下,他的數據和影響力也漸漸達到了巔峰,並且這種巔峰一直持續著。

賀天舉:曾是鋒線球員的標杆,飽受傷病困擾,還能步入正軌嗎?

賀天舉

不可否認,在8年前,幾乎遼寧球迷都知曉賀天舉,他們也盼望著賀天舉更近一步。然而不曾想到,傷病卻讓這種美好的期盼一次次破碎。由於手掌和髕骨骨折,賀天舉在16-17賽季僅僅打了一場比賽,而髕骨的恢復又延續至17-18賽季,以至於在遼寧隊奪冠的那一刻,賀天舉竟然感受不到一絲存在感。就這樣,在賀天舉將近2年的恢復中,他的名字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然而就當球迷們忘卻賀天舉時,他又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返回賽場——18-19賽季,他依然是球隊的重要輪換,雖然上場時間不多,雖然得分不多,但他得到了郭士強教練的信任;19-20賽季,賀天舉的時間和數據相較於去年有了不俗的漲進,他也在向世界表明:曾經CBA鋒線球員的標杆人物,又回來了!

賀天舉:曾是鋒線球員的標杆,飽受傷病困擾,還能步入正軌嗎?

本賽季賀天舉的主要數據圖

小結:可以看出,賀天舉的職業生涯並不平凡,如果不是因為傷病,賀天舉很有可能已經成為球隊的巨星了,然而沒有如果,在傷病的摧殘下,賀天舉經歷了職業生涯最黑暗的兩年。好在隨著時間流逝,賀天舉逐漸找回了原先的自我,並且現在的他仍在遼寧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進攻自信,防守積極,本賽季的賀天舉正恢復狀態

從本賽季賀天舉的數據分析,場均5.9分2.1籃板並不突出,甚至放眼整個聯盟,能企及這樣高度的球員比比皆是。但不同於其他球員,賀天舉在比賽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競技面貌十分高昂,他在攻防兩端所呈現出來的求勝欲也是許多球員難以達到的。正因為這種表現,賀天舉才又一次被球迷記在心裡。

賀天舉:曾是鋒線球員的標杆,飽受傷病困擾,還能步入正軌嗎?

賀天舉在各個位置的投籃頻率和效率

  • 進攻端的自信,主要體現在外線投射方面

在賀天舉場均5.9分中,三分球佔據了很大比例,他平均每場比賽要出手4.4次,其中就有3次三分出手,雖然出手次數不是很多,但38.8%的三分球命中率卻直接表現出賀天舉外線的威懾力。在賀天舉外線炮臺的影響下,他的進攻效率也達到了125.4(聯盟第41位)。或許在很多人看來,賀天舉對於遼寧進攻端的幫助是微弱的,孰不知,他的存在給予了球隊更多的進攻選擇性。

我們知道,遼寧的進攻主要還是以內外結合為主,在郭艾倫和趙繼偉等人的策動下,在韓德君高大內線的影響下,遼寧隊有多種進攻發起的方式。但每一種方式的發起都要結合外線的火力配合,賀天舉就是站在三分線外的那個球員。某種程度上,他的職責雖然簡單,但賀天舉十分自信,他有信心不辜負隊友的信任,從而將三分球投進籃筐。

賀天舉:曾是鋒線球員的標杆,飽受傷病困擾,還能步入正軌嗎?

賀天舉的投籃分佈圖

  • 防守積極,敢於對抗,但移動速度還受傷病影響

傷愈歸來的賀天舉十分渴望展現自我,除過進攻端把握機會外,賀天舉在防守端也表現地十分積極,尤其是在對抗方面,賀天舉一度呈現出不能吃虧的樣子,畢竟他身長2.05米,體重也有103公斤,壯碩的身體素質也給予了他充足的對抗條件。很多時候,進攻球員在低位背打賀天舉時,往往面臨頂不動的尷尬局面。

但對於賀天舉來說,髕骨骨折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傷病,即便現在恢復了,可重返賽場的他多少還受這方面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就在他防守時的腳步移動速度上。不可否認,在對抗方面賀天舉不吃虧,但在防守時一旦面對小個子球員,賀天舉的速度劣勢就暴露出來了,在髕骨的制約下,賀天舉往往也表現出力不從心的樣貌。這樣一來,本賽季他的防守效率值也來到了99.4,聯盟第139名的位置。

賀天舉:曾是鋒線球員的標杆,飽受傷病困擾,還能步入正軌嗎?

賀天舉的防守效率值

小結:從攻防兩端的表現來看,本賽季賀天舉正努力找回曾經的狀態,進攻端自信出手,防守端積極對抗。但因為髕骨恢復期太長,以至於現在的賀天舉還不能做到完美,當然也不能成為聯盟鋒線球員的標杆人物了。

要想重新步入正軌,賀天舉還需要完善什麼?

近兩個賽季,也就是賀天舉傷愈復出後的這兩年,他的上場時間和個人數據都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以至於球迷們開始相信賀天舉步入了正軌,並且如果增加賀天舉的出場時間,那麼他將有很大的機會更進一步,重返巔峰狀態也不是沒有可能。但落實到實處,對於賀天舉來說,要想真正步入正軌完成“重生”,他還要完善一些具象的點。

1、增加三分球出手次數

本賽季,賀天舉場均出手三分次數僅有3.0次,孰不知,他最高一季的三分球出手次數竟達到了8.0次,並且從賀天舉整個職業生涯來看,他的三分球投籃命中率都保持的不錯。儘管傷病讓他的速度受限,但賀天舉仍然保持著較高的投籃效率,而如果這時候賀天舉能增加三分球出手次數,那麼在個人外線攻擊火力釋放的同時,遼寧隊的外線威脅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賀天舉:曾是鋒線球員的標杆,飽受傷病困擾,還能步入正軌嗎?

賀天舉投籃熱圖

2、加強腳步移動速度

眾所周知,髕骨骨折對於運動員移動速度的影響是巨大的,儘管賀天舉漸漸恢復,但在大的層面上,賀天舉還是難以達到當年的防守強度。對於賀天舉而言,CBA的停賽給予了他很多的鍛鍊時間,在醫生的囑咐下,賀天舉應進行適當鍛鍊,加強腳步移動速度,進而完善現存的防守弱點,擴大單體防守的威懾力。某種程度上,待賀天舉“滿血復活”時,他便是遼寧隊的主力鋒線,屆時其防守狀態的好與壞也決定了賀天舉未來的生存空間。

3、保持健康,避免傷病再次發生

迄今為止,賀天舉遭遇了兩次重大傷病,在傷病的摧殘下,賀天舉的狀態嚴重下滑,以至於現在的賀天舉再也經不起傷病了,他所做的一切也都應以健康為前提,畢竟身體康健才是打球的基礎。為了避免傷病再次發生,郭士強教練要控制賀天舉的上場時間,賀天舉也應減少高強度的對抗,儘量用簡單的投籃和積極腳步移動來完成他在攻防兩端的職責。

賀天舉:曾是鋒線球員的標杆,飽受傷病困擾,還能步入正軌嗎?

賀天舉

小結:由此來看,飽受傷病困擾的賀天舉要想重新步入正軌,還需要他完善一些方面:增加三分球出手、加強腳步移動、保持健康,其中健康是一切的前提,因為只有健康得到保障,賀天舉才有步入正軌的機會,他的狀態才能得到真正的復甦。

結束語

賀天舉,曾是聯盟鋒線球員的標杆,在未來發展一片光明的前景下,卻遭遇了嚴重的傷病侵襲,這讓原本有機會成為聯盟巨星的他不得不停賽養傷。好在傷病終究會過去,本賽季的賀天舉依舊展現出了他的攻防價值,只是這份價值比較微薄罷了,而這也在另一角度表明賀天舉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這些完善的點決定了賀天舉未來的高度,也決定了他後續職業生涯的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