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大家談:通州居民支招如何讓垃圾分類落地

文明常見之於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又形成於日復一日的堅持。5月1日起,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垃圾分類便成了這樣一件關乎文明和城市建設的“小事”。

是否在家中就自覺做到垃圾分類?能否正確投放垃圾?點外賣時會要求商家提供一次性餐具嗎?有哪些垃圾分類小妙招?該如何促進垃圾分類更好落地……針對這些問題,不少通州市民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城市建設大家談:通州居民支招如何讓垃圾分類落地

將易混淆垃圾製成表格

隨著垃圾分類“大考”的正式到來,“惡補”垃圾分類知識的市民不在少數,先分清“綠桶桶”“藍桶桶”“紅桶桶”“灰桶桶”各自的“職責”,再將它們可以“吸納”的垃圾進行梳理。

最近,不少市民就在朋友圈分享了常見垃圾的分類表格,並戲謔“學它”“盤它”。“如果分不清有的垃圾應該算是哪類的話,可以將印有垃圾分類的報紙或者宣傳頁貼在垃圾桶周圍,方便投放時確認。”市民滕女士介紹了自己的垃圾分類小妙招。“其實大多數垃圾我們都能正確分類,只是有一些如大棒骨、一次性電池、毛絨玩具等易混淆的,我覺得可以專門做個‘易混淆垃圾分類表’,能起到提醒作用。”馬女士最近正在努力學習北京市垃圾分類具體知識。


購置設備克服“懶癌”

垃圾分類雖然是件小事,但不少市民坦言,此前並不能完全做到從源頭分類或正確投放。

“‘懶癌’犯了,就把果皮扔到了‘其他垃圾’的垃圾桶裡。”賈女士說,因為家中放廚餘垃圾的垃圾桶在廚房,所以在廚房產生的廚餘垃圾很容易就能正確投放,但如果在客廳或臥室吃點兒水果,剩下的果皮、果核有時就會懶得再跑到廚房扔,而是扔到其他房間的垃圾桶裡。因此要想做好垃圾分類,家中可能需要再增加幾個垃圾桶,她已經網購了網紅多功能合一垃圾桶,方便將垃圾分類進行到底。“買個垃圾處理器就不用分了,產生的廚餘垃圾直接處理後經下水道就排走了。”市民鍾先生認為這樣既省事兒又幹淨。

城市建設大家談:通州居民支招如何讓垃圾分類落地

垃圾分類過程更智能

“希望以後可以有智能分類垃圾桶或垃圾分類機器人。”市民陳先生說,隨著科技手段的發展,未來或許會有機器幫助人們做更多節能環保方面的事情。

也有市民建議,從源頭努力做好垃圾分類的同時,垃圾設施的配備,垃圾的分類收集、運輸、處置也需要更加完備、更加智能化,保證各類垃圾“物盡其用”。“垃圾分類這件事需要全體市民聯動才有效,就像疫情防控一樣,每個人都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每個人都努力從自身做起,這件事才能做成。”市民楊先生認為,在推廣垃圾分類的過程中,基層的宣傳、鼓勵和一定的獎懲措施很重要。“我們可以做的不僅是正確投放垃圾,還有少用一次性餐具,不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住酒店自帶洗漱用品等。”市民黃先生說。

與此同時,不少市民也表示,隨著垃圾分類新政的正式實施,其所在單位也積極行動,加強宣傳,並倡導垃圾減量,如工作中提倡無紙化辦公,儘量不用一次性紙杯等。事不在難易,齊心可成。相信在全民參與下,利國利民、造福千秋萬代的垃圾分類將紮根華夏。

城市建設大家談:通州居民支招如何讓垃圾分類落地

記者 馮維靜 陳冬菊

編輯 耿海燕

攝影 黨維婷 唐建

責任編輯 杜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