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貼標籤一定不好嗎?問題關鍵是:貼什麼標籤和如何貼標籤

本文是@玄鳥歌唱 原創作品


給孩子貼標籤一定不好嗎?問題關鍵是:貼什麼標籤和如何貼標籤

給孩子貼標籤一定不好嗎?問題關鍵是:貼什麼標籤和如何貼標籤

晚飯的時候,兒子還不太餓,就坐在餐椅上玩。

他把他的水杯打開,剝玉米粒放進去,泡著。然後再仔細看看裡面的玉米粒,拿起水杯搖一搖,好像我們平時衝咖啡那樣。

我說:“你為什麼要搖杯子啊。”

兒子說:“我搖一搖看看是什麼飲料。”

然後更加大幅地搖著,水開始從杯口濺出來。我看著兒子,示意他不要再搖了。

他自己也發現手背上濺上了水,便把水杯放下,讓我給他擦手:“媽媽,手溼了,擦擦。”

我一邊用紙巾給他擦手,一邊跟他說:“寶寶乖,不搖杯子,水會灑出來的。好不好?”

兒子說:“好。”

可是手剛擦乾,他又開始搖杯子,一邊搖一邊說:“我看看什麼飲料。”

我抓住他搖杯子的小手對他說:“我們把杯蓋蓋起來再搖好嗎?”

他同意了。可是等我把杯子蓋子蓋起來的時候,他又不高興,非要打開。

我在打開的時候,跟他認真地說:“我可以給你打開,但是你必須答應我,不能再搖杯子了,好嗎?”

他回答:“好。”

於是我給他把杯子蓋子取下來。他把杯子拿到手上就開始搖。

給孩子貼標籤一定不好嗎?問題關鍵是:貼什麼標籤和如何貼標籤

這時候,忍了半天的婆婆實在忍不住了對兒子說:“你不聽話,是個壞孩子了!”

我小聲對婆婆說:“媽,讓我來跟他說。”便轉臉對兒子說:“寶寶還是個好孩子,只是剛才答應媽媽不搖杯子,怎麼又搖了呢,你看水都灑出來了,餐椅溼了,小手溼了,寶寶的衣服也溼了。”

兒子睜著眼睛看著我,說:“寶寶是好孩子,寶寶不是壞孩子。”

我說:“對,寶寶是好孩子,寶寶不再搖晃水杯了對嗎?”

兒子說:“對。”

其實我知道,他可能還會搖杯子,這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我們主要是考慮衣服會溼掉,家裡正好沒有防水的護衣,下回要給他買一件,可以玩玩水,不至於著涼。

給孩子貼標籤一定不好嗎?問題關鍵是:貼什麼標籤和如何貼標籤

我之所以在婆婆說“你不聽話,是個壞孩子”的時候及時和孩子岔開了話題,是因為害怕這樣的“標籤”會讓孩子產生對自我的負面評價。

每個孩子在形成自我的過程中,都是看著最親近的人如何對待自己、如何評價自己,然後他會得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家裡來客人,孩子在寫作業沒有叫人,通常媽媽就會說孩子“沒禮貌”;孩子不敢跨過一條溝,就會說孩子“膽小鬼”;簡單的題目做錯了,會批評孩子“笨死了”“太馬虎”……

給孩子貼標籤一定不好嗎?問題關鍵是:貼什麼標籤和如何貼標籤

這些是不是很常見?無論在家庭教育中,還是學校教育中,都是屢見不鮮的。其實這些都是在給孩子貼標籤。

在心理學上有個標籤效應,百度百科是這麼解釋的:

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認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心理學家在招募的一批行為不良、紀律散漫、不聽指揮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實驗:讓他們每人每月向家人寫一封說自己在前線如何遵守紀律、聽從指揮、奮勇殺敵、立功受獎等內容的信。結果,半年後這些士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真的像信上所說的那樣去努力了。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標籤效應。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籤後面引起的,故稱為“標籤效應”。

對孩子來說,也是這樣。你怎麼定義孩子,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然後逐漸朝這個方向去發展。

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說:“永遠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話對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所以,如果貼標籤都是在貼負面評價,孩子便會變成一個你最不想他成為的樣子。

給孩子貼標籤一定不好嗎?問題關鍵是:貼什麼標籤和如何貼標籤

給孩子貼標籤一定不好嗎?問題關鍵是:貼什麼標籤和如何貼標籤

那麼,既然給孩子貼負面的標籤對孩子的影響不好,那是不是給孩子多貼正面標籤就一定有好的效果呢?

未必,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貼什麼標籤和如何貼標籤。

給孩子貼標籤一定不好嗎?問題關鍵是:貼什麼標籤和如何貼標籤

偉大的心理學家、《終身成長》的作者卡羅爾·德韋克用她的一系列科研成果證明了給孩子的正面評價的方式不同,可以導致不同的結果。

比如,表揚孩子聰明,可以一時激發孩子的情緒,但是很難長久維持。並且被誇聰明的孩子通常不願意接受更大難度的挑戰,因為他們怕因為挑戰失敗而失去“聰明”的評價。

因此,如何給予孩子正面評價才能促使他成為更好的自己,並且可以一直有勇氣去挑戰自我?

德韋克的答案是,不要誇讚孩子聰明、漂亮等那些他無法用自己能力去改變的東西,而要讓孩子注意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績之間的聯繫,他們不是因為聰明而被誇獎,而是因為努力而被誇獎。

這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哪怕在難度很大的挑戰面前,都有可能維持積極與努力的態度,因為,他們認為,努力這個被認可的品質是憑自己能力可以培養的。

給孩子貼標籤一定不好嗎?問題關鍵是:貼什麼標籤和如何貼標籤

還有那些泛泛的讚揚,也不要給予孩子。

現在提倡要鼓勵孩子,所以父母們不遺餘力地表揚孩子,哪怕並沒有什麼好讚揚的,也會說一句:“你真棒!”

這往往讓孩子不知所措:“我哪裡棒?我要怎麼做才能再次得到表揚?”

所以,在表揚孩子的時候,第一,要表揚他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可以達到的品質;第二,表揚的時候要精確的告訴孩子,你欣賞的是什麼行為或者什麼品質,具體在那件事上體現出來。

給孩子貼標籤一定不好嗎?問題關鍵是:貼什麼標籤和如何貼標籤

今天談的標籤效應很重要,我們切記不能給我們的孩子貼負面的標籤,這會導致孩子朝向你最不希望的方向發展;如果要給予正面評價塑造孩子,要注意選擇的品質和行為是孩子可控的,並且要具體,不能泛泛而談。

教育孩子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工作,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做父母咱們都沒有持證上崗,那只有保持終身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態度去成長自己,儘量科學地育兒。

給孩子貼標籤一定不好嗎?問題關鍵是:貼什麼標籤和如何貼標籤

---------------

我是@玄鳥歌唱,80後高校教師,中文副教授。願和你分享我的閱讀體驗和生活感悟。歡迎關注和評論,謝謝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