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孩子有多大的仇?要這樣詛咒他!

你跟孩子有多大的仇?要這樣詛咒他!

01

兒子在一歲零八個月的時候,無法從1數到10,他爸說:將來數學肯定不好!

碰到不太熟的鄰居老頭老太太,讓兒子喊“爺爺奶奶”,兒子便害羞的躲在大人的身後,我補一句:我家孩子膽小、害羞,不愛喊人。

雖說我的話是不經意間就說出來的,但我發現有些人的話比我的更“狠”更“毒”。直接把兒子定義為:沒禮貌!

兒子不肯分享自己愛吃的零食給別人,奶奶說:這孩子真自私!不懂得分享!

兒子調皮,在家爬上爬下的鬧翻天,有時候說也不聽,他爸說:這孩子現在就這樣還了得?那以後絕對不讓大人省心,不讓省心是小事兒,要是殺人放火可是想管也來不及了……

……

等等諸如此類的事件,在兒子成長的兩年多中數不勝數,但不否認,很多話真的是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我需要檢討,也需要制止身邊的人不能這樣給兒子“貼標籤”,無關乎大人的面子,只關乎孩子的未來。

什麼是“貼標籤”呢?就是說,當某一個人被貼上某個詞語的標籤之後,他就會做自我印象管理,做出向著該標籤限定的方向發展,使自己儘可能符合標籤的要求,這種行為是因為從被貼上標籤開始的,故稱之為“標籤效應”。

你跟孩子有多大的仇?要這樣詛咒他!

02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是個孩子,當我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知道大人的話對我們影響巨大,他們隨口一說的話會在我們幼小的心靈中產生巨蕩,讓我們的長處越來越長,短處越來越短。

沒人會去譴責這種做法,沒人會去譴責這些隨意給孩子貼標籤的人,因為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乃至學校教育中,這種做法太普遍了!

我們小時候被家長、老師貼著標籤,等我們為人父母,很不幸的又繼承了上一輩的做法,繼續給我們的孩子貼標籤:笨蛋、害羞、沒禮貌、調皮搗蛋、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沒用……

然而,有多少人想過,這種語言的暗示會讓壞的事情真的發生,你說孩子笨蛋,孩子將來真的會成為一個“笨蛋”,你說孩子害羞,孩子將來就真的不願與人交往,你說孩子沒禮貌,孩子以後就真的“粗魯沒教養”,你說孩子沒用,孩子就會真的“沒用”。

真的不是嚇唬誰,孩子自身思維能力發展較為緩慢,當別人尤其是父母給孩子貼上某一特定的標籤的時候,孩子就會不自覺的產生一種認同感,然後向著標籤所指定的方向發展。

當家長對孩子的某一方面的能力做出負面的評價時,孩子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從而斷定自己在這一方面能力有所欠缺,是無論付出多大的努力都無法把這件事情做好的,因為孩子已經認同了父母給他貼上的標籤,因為父母在孩子心理的威信越強,給孩子貼的負面標籤的威力越大,產生的影響就越大。

曾經看過一本書《遇見未知的自己》,裡面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標籤化能讓社會與他人更快的認識自己,是為了快速尋找認同感與存在感。然而有時候,過分沉迷於自己的標籤,會逐漸迷失真正的自己。

“我媽媽說我膽小,我就是膽小啊”

“爸爸說我沒出息,反正我就是這樣,那就這樣吧”

……

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說:永遠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話對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孩子的大腦還沒有建立起成熟的認知模式,還處在學習、模仿階段,也就是說,他們就像鏡子一樣,你告訴他“你不是個好孩子”,他就漸漸的根深蒂固的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孩子,甚至自暴自棄!你認為孩子是個聰明的人,他真的就會成為一個聰明人。

你跟孩子有多大的仇?要這樣詛咒他!

03

孩子的成長具有無限的可能性,不應該被“標籤”所固定,但你隨意的一個暗示,孩子的未來就被界定在你這個暗示中。

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我也相信每一個家長,也不會只看到孩子的負面的一面,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暗示,孩子才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孩子做錯了,沒關係,引導就可以了。但請不要再公共場所嘲笑孩子的缺點,當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現不足時,作為父母要幫他分析原因,尋求解決辦法,而不是奚落、貼標籤。

不要再給孩子亂貼標籤,除非你希望孩子真的那樣,不然這種標籤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世上擺脫不掉的“詛咒”!

要貼,就貼積極向上的標籤吧,就算是“拔高”,也比負面標籤強了一萬倍!

ps:

我也是第一次當媽,孩子的很多行為,我還讀不懂,只能一步一步一點一點的去學習,但我知道,我的學習進度遠遠趕不上孩子的成長速度,當我還來不及解讀一個行為時,下一個新的行為又出現了,只能跟著孩子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