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八十多,賠錢吧”熊孩子超市偷吃車釐子,媽媽做法令人不屑

老話說:"三歲看到老",指的就是孩子小時候的性格將會延續到未來一生。所以在這個階段裡,父母的教育非常重要。

“一斤八十多,賠錢吧”熊孩子超市偷吃車釐子,媽媽做法令人不屑

孩子出現錯誤的行為,一般父母最正確的做法就是批評教育孩子,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及時改正避免養成不好的習慣。但是生活中總有一些熊孩子經常惹出事端,作為熊孩子背後的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的態度呢?往往都是令人始料不及的。

熊孩子超市偷吃車釐子,媽媽做法令人不屑

有一個孩子的媽媽帶著孩子在超市購物,中途就發生的一件事,就讓人引發了思考。

“一斤八十多,賠錢吧”熊孩子超市偷吃車釐子,媽媽做法令人不屑

當時母子倆在生鮮區購物,孩子很活潑一直到處跑, 還時不時的用手摸摸這個,再摸摸那個。

儘管寶媽看在眼裡,卻沒有出手阻止的意思,依舊自顧自的挑東西。過了一會兒,她突然聽到了孩子的哭聲,於是趕緊走過去看是怎麼回事。

“一斤八十多,賠錢吧”熊孩子超市偷吃車釐子,媽媽做法令人不屑

這時候這名寶媽看到一名營業員正在訓斥孩子,而

孩子手裡還拿著一顆沒有吃完的車釐子。

原來是小孩淘氣,把一包進口的車釐子給拆開了,而且還毫不客氣的吃了起來,被營業員發現了。

寶媽看到之後不但沒有責備自己的孩子,反而衝營業員嚷嚷:你一個大人欺負我家小孩是怎麼回事?

營業員聽了以後火氣更大了:他沒買單就拆開了,你這個大人怎麼看的小孩。

“一斤八十多,賠錢吧”熊孩子超市偷吃車釐子,媽媽做法令人不屑

這時候旁邊的圍觀人群多了起來,但寶媽依舊嘴硬:吃了就吃了,有什麼大不了。

聽完這句話,營業員表示:一斤80多,賠錢吧,沒想到寶媽卻驚叫了起來:你搶錢啊,一斤要80。

就這樣寶媽和營業員在超市裡爭吵裡起來,最後還是工作人員帶到了辦公室處理解決。

“一斤八十多,賠錢吧”熊孩子超市偷吃車釐子,媽媽做法令人不屑

熊孩子超市偷吃車釐子,原本是家長管束不到位,應該負起全部責任。可是這位寶媽的做法卻引起了熱議,不少路人表示寶媽的做法非常令人不齒。

有不少網友看過以後表示:偷吃超市的東西本來就不對,怎麼做錯事情的人還理直氣壯。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應該怎麼正確教導

“一斤八十多,賠錢吧”熊孩子超市偷吃車釐子,媽媽做法令人不屑

1、讓孩子主動承認錯誤

孩子做錯事情,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做錯了就是錯了,作為父母該引導孩子承認錯誤。但是承認錯誤的目的在於避免以後再犯,只有從孩子內心真正認識到自己錯誤了才會有效避免同樣的錯誤再犯第二次。所以說如果孩子做錯事情,只是口頭上的承認錯誤是沒有效果的,要孩子認識到錯誤的嚴重性才是必要。

“一斤八十多,賠錢吧”熊孩子超市偷吃車釐子,媽媽做法令人不屑

2、不出現偏袒孩子的行為

就比如說文中孩子偷吃車釐子的行為,如果大人不存在僥倖心理,在孩子要犯錯誤的那一瞬間及時制止,也就不會有後面的事情發生了。

但是事情的本質就是孩子確實做錯了,作為父母這時候就不應該再繼續偏袒孩子,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以後就不會發生類似行為。但是父母的偏袒讓孩子覺得他並沒有什麼錯,那麼將來孩子很有可能就不是偷吃東西那麼簡單了。

“一斤八十多,賠錢吧”熊孩子超市偷吃車釐子,媽媽做法令人不屑

3、給孩子灌輸事情對錯的重要性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犯錯的初衷可能僅僅是因為好奇心作祟,因為孩子不知道對錯的概念,及時發生錯誤也是不以為然的。作為父母平時該教會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比如說不違反交通規則,不偷吃超市的東西,不做損人利己的種種事情。當孩子明白對與錯後,那麼即便發生錯誤行為孩子也會適可而止。

“一斤八十多,賠錢吧”熊孩子超市偷吃車釐子,媽媽做法令人不屑

愛玩愛鬧是孩子的天性,但若是這份天性建立在不加以管束,任其自由發展的基礎上,未來很有可能會失控。

因此,建議每一位家長都要肩負起教育監督孩子的責任,這樣外出的時候才不會給他人添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